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坏的是没有爱/青年原创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真正意义上的孤独的人并不多,很多所谓的孤独其实还远远没有上升到孤独的层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郁闷的人最先出现的苗头是无聊,无所事事;然后出现的是空虚,浑浑噩噩;再后出现的是寂寞,郁郁寡欢;最后出现的是消极的和积极的孤独,消极的孤独坐立不安,积极的孤独静如止水。这有点像倒金字塔形状,越开始的时候,人数越庞大,逐级递减。换句话说,人们因为无聊走向了空虚,因为空虚走向了寂寞。又因为寂寞,一部分人走向了消极的孤独,走向了放纵,走向了声色犬马;还有一部分人走向了积极的孤独,走向了独处,走向了思想的丰盛、灵魂的充盈。

热爱交际的人最怕孤独,热爱孤独的人也最怕交际。有没有一种孤独是与交际不冲突的?我的回答是:没有。所有与交际沾边的都站在了孤独的对立面,婚姻也是。婚姻关系是一种最小范围的交际,也是一种最旷日持久的交际。如果一个人既要享受孤独的美妙,又要享受婚姻的好处,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道德的。新的问题来了,那些已经有了婚姻又需要享受孤独的人怎么办?要么自己妥协,暂时压制享受孤独的想法,要么婚姻的另一半妥协,支持配偶去享受孤独。这是一个两难的命题。如此看来,倘若想彻底地享受孤独,只能远离婚姻,或者逃离婚姻了。

热爱表现的人最怕孤独,热爱孤独的人也最怕表现。这种表现体现在,在众人面前的表演、表达、表情,通过别人的关注以期达到自我实现,自我陶醉,自我感觉良好,一旦失去了表现的土壤,就会浑身不适,更无法忍受巨大的空寂和安静,这又是孤独的前提所在。热爱演讲是热爱表现的一种形式,大庭广众之下的滔滔不绝、信马由缰,大会小会争抢发言机会,都是在掩饰自己的畏惧孤独,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很多时候,娱乐是孤独的反义词,是诱惑孤独的吗啡。娱乐是大众的,孤独是小众的,笨拙的人不喜欢娱乐,更不喜欢成为娱乐的对象;严谨的人不喜欢娱乐,这会破坏严肃和谨慎;守旧的人不喜欢娱乐,娱乐从来都是新潮的、时髦的、前卫的,缺少规矩。儒学的人不喜欢娱乐,学问中自有全部的娱乐。文化少的地方,娱乐方式就多;文化少的节目,搞笑成分就多;文化少的内心,娱乐心思就多;文化少的商品,廉价售卖就多。我指的文化是高端的文化,我指的娱乐是大众的娱乐。娱乐也是分等级的,最低级的娱乐形态是身体的娱乐,满足生理需要的娱乐,比如吃喝拉撒睡。尤其吃和睡,更是娱乐的一道重要节目,而吃什么、如何吃、和谁睡、怎么睡,更是很多世俗之人趋之若鹜的向往。低级往往也是低俗的同义词。次之的娱乐形态是物质娱乐,浮在精神表层,就像于风和日丽的海边,于清纯的海水中带上呼吸管,优雅地浮潜,姿势翩翩。典型的物质娱乐还有电影、电视、MTV、酒吧、茶馆、咖啡厅以及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浮在精神表层的物质娱乐也是世俗的娱乐,也是拥趸者众多、已经普及或正在普及的娱乐。高级意义上的娱乐则是带有一种贵族气息或一种高雅品位的精神娱乐,比如打高尔夫,比如滑雪,比如弹琴,比如去欣赏非通俗的音乐会、歌剧和戏剧,比如读书和写作,比如高品位的交谈,比如一切带有私人色彩和私密兴致的聚会活动。这既是一种心灵的娱乐,更是一种严肃的生活。严肃的生活有时候是需要一点娱乐精神的。高级意义上的娱乐会和孤独很近,因为惺惺相惜,“曲高和寡”。

每个时代都会存在孤独的人群,都会看见娱乐的影子,但有三种时代下,娱乐的作用举足轻重:一种是悲惨的时代,比如万恶的旧社会,好在学一点阿Q的娱乐精神就能够自我解嘲,让物质的问题变小。一种是动荡的时代,比如战争的乌云密布,好在娱乐可以带来有限的短暂的欢愉,借以忘记生活的痛苦。一种是和平的时代,比如当代,娱乐会以几何的速度攻城略地,袭击着人们的视野和身心,比如有的卫视推出不仅是热闹还是吵闹和喧嚣的综艺类节目,看这样的节目肯定孤独不起来。不能说作为始作俑者的电视台不对,存在即合理,毕竟这样的电视台要生存,要走向市场,要赢得大众口味,要吸引广告主投放。低俗、世俗、脱俗,这三种娱乐形态构成了我们当今的娱乐社会。但很多时候出现最为广泛的浅薄的精神,只会让社会浮躁,变成浅薄的社会,继而渗透到生活,成为浅薄的生活。

有了热烈,就有了孤独;有了浓郁,就有了孤独;有了伤心,就有了孤独;有了美丽,就有了孤独。一个陷入爱情的甜蜜与忧伤的人,无疑更能体会孤独的滋味,皆因有了牵挂,有了想念。一个失去亲人后悲痛万分的人,无疑会彻骨感受孤独的存在,皆因有了绝望,有了无助。

有两种孤独是迥然不同、截然相反的:一种是形而上的孤独,也是高级的贵族式的深刻的孤独;一种是形而下的孤独,也是低级的平民化的肤浅的孤独。前者可以长久地保持孤独的形状,后者往往一不留神就滑回了寂寞、空虚和无聊的精神谷底。

孤僻可能是孤独,但孤独绝不是孤僻。孤僻是性格的产物,真正的孤独是心灵的产物。孤僻是一种障碍,是一种问题。真正的孤独是一种光环、一种美感、一种修养、一种典范。不管孤独的真相和真意如何,已经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当做一种时髦、一种标榜。于是,言过其实的孤独、乏味的孤独、泛泛的孤独、虚妄的孤独,渐渐在我们这个时代大行其道,被喜欢附会的人津津乐道。

让一个喜欢孤独的人“一意孤行”,有条件的时候适时进入孤独,深入孤独,总比让一个不喜欢孤独的人意气风发、志得意满,更能体现人性的深度。

P15-17

后记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自2008年4月起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推出并启动了“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青年写作爱好者的作品纷至沓来。我们组织专家委员会和出版单位反复审读、严格把关,遴选出优秀作品,以“青年原创书系”的形式陆续扶持出版。

组织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是政府行政部门推出的一种出版创新模式,目的在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不仅是出版成果的消费者,更是出版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实践者。青年人激情飞扬、勇于开拓、熟悉生活、热爱生活,是出版业的未来和希望。当前,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机制和出版业向市场转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出版存在原创活力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现象突出,原创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不鲜明,原创作品和人才低迷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持久地实施这项工程,为青年写作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实现理想与梦想的广阔渠道与空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着力发掘培植一批有潜质的写作新人,为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培育新生力量,丰富出版资源。

为深入推进“出版原创推新工程”,进一步拓展作品征集范围和形式,提升征集作品质量和数量,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与盛大文学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青年原创作品的发掘与出版。从此,凡发表在起点中文网出版频道的原创作品,均将参与“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由盛大文学公司评选后进入“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的遴选程序。此举,为广大青年原创作者施展才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畅通的渠道。

“青年原创书系”推出的这些作品,一方面显示出了青年作者们不凡的创作潜质;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新”,所以在艺术创作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相信,有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有青年写作爱好者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原创书系”一定会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原创作品,“出版原创推新工程”也一定会朝着“推出新人、打造精品、引领导向、繁荣出版”的目标迈进!

目录

◎序:灵感来自心中至爱/1

一、哲学的藤蔓

◎快乐与忧郁的哲学意味/003

◎完美可求不可遇/005

◎距离的形态/007

◎平等的相对论/009

◎付出与回报/011

◎算计“算计”/013

◎孤独是一种能力/015

◎论自由/018

◎节制欲念/020

◎苦难是我们余生的老师/022

◎幸福是来自灵魂的努力/026

二、生活的露珠

◎你有什么样的朋友/033

◎爱好是一种生活方式/035

◎浪漫是自觉的行动/038

◎告别年轻/041

◎漫谈成熟/043

◎崇尚清高/045

◎难得清醒/047

◎快乐教育是一种心理营养/049

◎你是节水分子吗/051

◎治病不如防病/053

◎小的也是美的/056

◎慢的才是稳的/060

三、文化的贝壳

◎大运河:一个被风化的地理名词/065

◎亲近玉石/067

◎喝咖啡还是喝情调?/069

◎带着思考去阅读/072

◎在文字中行走/074

◎品味大师/076

◎静谧的夜倾心读物/078

◎话剧未必都高雅/080

◎假字真来真字假/083

◎东亚国家为何不唯汉字马首是瞻

 ——解读汉字文化圈的兴衰/087

四、身体的行走

◎热爱生活才能热爱生命/095

◎忙碌是一种生活态度/097

◎我们都是都市里的风筝/099

◎一个人看海/101

◎放逐烦恼/103

◎向往危险/105

◎在游戏中锻炼体魄/107

◎织网学,不好学/109

◎忧郁的人喜欢安静之地/111

◎心灵向南,身体向北/113

◎粘在邮轮上/115

五、情感的洼地

◎错误的经典/121

◎人是一种可怜的动物/123

◎不愿去潇洒/125

◎成长缺少快乐的元素/127

◎恶劣环境容易扼杀快乐/129

◎亲人疏离带来亲情缺失/131

◎不是人人都爱过节/133

◎不恋红唇/135

◎躲避太阳/137

◎走出失意的阴霾/139

◎人生是一次艰苦的航行/141

◎淡泊名利不易/143

六、内心的花园

◎最坏的是没有爱/149

◎缺少音乐照耀的人生苍白无力/152

◎我们丢失,我们寻觅/155

◎和谁一起生长,和谁一起吟唱/157

◎当身体不能离开 当心灵不能独处/159

◎换一种表情/161

◎爱别来/163

◎秋天深了/165

◎独自安静/167

◎往事如墙/169

◎回声嘹亮/171

◎感恩生活/173

七、财富面面观

◎有什么别有股 没什么别没房/177

◎留出生活的备份/180

◎管好自己的心理账户/182  

◎投资理财要摸清宏观经济的命脉/184

◎学会购买时间/187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不同/189

◎沉着减少生活成本/191

◎富人为什么会成功/193

◎如果有钱/196

◎将赌博拒之门外/198

◎企业“变脸”实为变钱/200

◎律师青睐非诉讼业务/202

八、男女观象台

◎拒绝融化/207

◎恋爱模式/209

◎恋爱的节奏/211

◎同心圆/213

◎重视婚姻项目/215

◎左手是男,右手是女/217

◎奔放的女人/219

◎细腻的男人/221

◎女人中性化容易成功/223

◎男色消费的时代来临/225

九、解读记者圈

◎“编前会”让记者头疼也让记者期待/229

◎记者应是多面手/232

◎记者入门指南:漫谈采写基本功/234

◎做记者的利与弊/240

◎有偿新闻为何屡禁不止/243

◎房地产记者危险与诱惑并存/246

◎资深记者容易成为“枪手”/248

◎记者要对得起头上的光环/250

◎记者对政治面貌的诉求不可或缺/252

◎写作舒展了压抑的心灵(代跋)/254

◎后记/273

序言

饶有兴趣地通读了朱晨辉先生的新著《最坏的是没有爱》全稿,觉得是一部既充满生活热情又具较深社会意义、既富于哲思又不乏诗质的散文随笔集。它所关注的问题既有时代感和时尚性,又对人们尤其是年轻朋友如何观照人生、处理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起到释疑作用。

我感到本集特别值得称道之处是: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而绮丽,在力避单调、注重变化中呈现出较强的表现力。这一特质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时下许多谈社会谈人生的时兴文章:有章而无文,或虽有文而乏精。晨辉先生之文章,总的说来是理由思生,情文兼具。作为一位青年作家,达到这一层次可谓基础之基础;也是进一步向成熟作家迈进时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我不详知作者在他的成长历程中下过多少不可或缺的工夫,但可判断出有此文字底蕴是不容易的,而且很多篇什已经达到了作为成熟作家应该具备的水准。

我注意到,作者依文章的内容与行文风格将作品分为几个板块,其题目无不具有鲜明的提示性:偏重于探索精神和理想世界的《哲学的藤蔓》、《思想的露珠》、《内心的花园》等,偏重于探索物质和现实世界的《男人和女人》、《赚钱面面观》、《身体的行走》等。无论是何种类,总的特点是篇幅大都比较精短,意旨明确却并不直白,有时也不乏委婉善诱,而最终还是意顺旨明,读来绝无隐晦艰涩之弊。由是,亦可以从中看到行文者之性格,从而演化为鲜明无误的文格文风。

晨辉先生的散文固然是一种诗性的散文,而他的随笔也是文学性很强的随笔(他的许多散文与随笔文字亦不需截然区分)。因此,即使在他的说理性散文中,也绝无那种干巴巴的说教,而是充满智性的思考自心中涓流而出,给人以感染,以领悟,以共鸣。这样的篇章比比皆是。《内心的花园》一辑中之“最坏的是没有爱”(也是书名),作者在文中将“爱”赋予了更广阔、更深挚、更崇高的内涵。这样的爱,其本质正是人生最美好的目标,最忠贞的寄托,最可靠的依恋;而任何人的生命中如果全无这种爱的追求,那就失去了最纯真的内容,最美好的素质,生活也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味。这种爱当然不仅限于男女之爱、亲人之爱,而是一切纯美之情,激人向上之力的蕴含;也是一个人生命之质的增值和延伸。在另一篇“品味大师”中,作者对此命题也有独特的见解与非同凡俗的发现。对于大师,社会人群中存在着并非一致的态度,固然有对真伪高下的审度,但也有纵属真正权威的尊重与否的问题。而在作者的心目中,不仅承认有真正大师的存在,而且以非常敬仰的心情肯定真正的大师所具有的丰碑的价值。我在读这篇文字时,深感作者在认定大师具有的丰厚渊博非同一般的具体学养而外,且从更高的角度,崇尚真正的大师所能担当的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风范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于文化,对于人类共同智慧乃至构建心灵家园所应致力追求的目标。同样,作者在表述自己的见解时,也不乏诗质的心智和抒情的笔调,不是在告诉读者说“你必须怎么样”,而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如上所述,作者极富哲思,视野开阔,博学强记,对哲学、美学、心理学等造诣颇丰,善写思辨色彩很浓的散文和随笔。自然,既是自己的思考,文自独家胸臆涌出,就不可能是人云亦云、了无新意,而是字里行间爬满了“哲学的藤蔓”和凝结的“生活的露珠”,闪烁着带有特点的心智的光色。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如“热爱生活才能热爱生命”一文,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与生命关系的深切而不俗的理解:只有无限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真正感知生命存在的价值。在这里,作者将客体的广义上的生活与主体的个人的生命融会得密不可分,绝无游离。无疑,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观,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又如“难得清醒”,是一篇很有自主意识的、富于创见的佳作,一反“难得糊涂”被滥用成座右铭,而是毫不含糊地力主清醒地直面人生,不故意回避,不装糊涂,不欺世亦不自欺,活出真诚来,活出一个尽可能无愧无悔的人生。

我赞赏晨辉先生在语言表达上的认真态度与以真正的文学语言作“心灵倾诉”的坚持,如本集中一些旨在探讨与追寻人生尤其是情爱世界之真谛的篇章,这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所关注的领域,如性爱的秋千》一辑(另外结集出版——作者注),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人性的需要,坦率不失个性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善于发现问题并致匀于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很难得出“最后的终结性”结论,但也不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与诠释,哪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好。如果单从普及性生活知识、提倡性生活健康的角度,倒也开卷有益,可以兼收并蓄。

作者由于常年写诗,诗歌的功底较为深厚,游走在现代和传统之间的诸多诗歌,或朗朗上口或意蕴深刻,一些诗作极富启发性,不亚于本集中的散文随笔。《散文诗情》一辑(另外结集出版——作者注)中随处可见情深意切的容易打动年轻人的文字,当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与所需的形式趋向统一时,自如地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以致流泻出“雪之恋”、“雨之魅”、“虹之殇”、“花之香”等;很自然地凝神发问“那样的一天还有多远”;怅然间,“思念在奋力地飘飞”……好读的是:这一切都不造作,遣词造句均得心应手。而《一个人看海》、《拒绝融化》、《在文字中行走》、《秋天深了》、《往事如墙》,等美文,均能反照诗的光华与热度。

作为一位青年作家,朱晨辉一直从事着新闻媒体记者的工作,他对记者生涯同样有着至亲般的钟爱,而且将工作中所感触到的甚有意义和颇有意味的问题诉诸笔端,形成不仅带有职业气息却同样是文学意味很浓的“解读记者圈”一辑中的一篇篇文字,仍然在时时提醒着读者:这是一位记者中的作家,又是一位作家型的记者。

最后,我从这部集子中内容和形式、作者倾注的心思和风格中,概括提炼出一句话:“这一切都是他的真爱。”随后我竟发现,也与晨辉的书名的意思大致相近,不谋而合。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朱晨辉先生的散文随笔集。朱晨辉先生的散文固然是一种诗性的散文,而他的随笔也是文学性很强的随笔。全书共分九个部分,内容包括:哲学的藤蔓;生活的露珠;文化的贝壳;身体的行走;情感的洼地;内心的花园;财富面面观;男女观象台;解读记者圈等。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既充满生活热情又具较深社会意义、既富于哲思又不乏诗质的散文随笔集。它所关注的问题既有时代感和时尚性,又对人们尤其是年轻朋友如何观照人生、处理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起到释疑作用。全书共分九个部分,内容包括:哲学的藤蔓;生活的露珠;文化的贝壳;身体的行走;情感的洼地;内心的花园;财富面面观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坏的是没有爱/青年原创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晨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97679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