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贵族的黄昏(孔子和他生活的时代)
内容
编辑推荐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本书运用诸多史料,依时间顺序再现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及其主要弟子的事迹。此外,本书还描绘了春秋晚期的列国政治局势,以及久已消失的贵族社会的种种礼俗、风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展现孔子生活的时代和社会风貌。

内容推荐

这部传记依时间顺序再现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及其主要弟子的事迹。此外,本书还描绘了春秋晚期的列国政治局势,以及久已消失的贵族社会的种种礼俗、风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展现孔子生活的时代和社会风貌,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其人其事。

在史料运用方面,关于孔子事迹、言行,以《春秋左传》《史记》和《论语》为基础,旁及儒经(主要是《仪礼》《礼记》《诗经》)和战国诸子书(如《孟子》《庄子》《墨子》)。对产生于司马迁之后的关于孔子的种种传说故事,基本不予采纳,但有些会在辨析中提到。其他关于社会背景、时代特色的内容,则兼采各种史料,并运用了一些考古学成果。

对于孔子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本书作者努力避免各种先入之见,不神化,也不戏说、漫画化,以理解之同情来讲述孔子以及同时代其他人的命运际遇、悲欢离合。书中的孔子,是更符合历史客观的孔子,也是更真实、更鲜活的孔子。

目录

第一章 童年(1-15岁)

 生长在姥姥家的穷孩子

 贵族父亲的家史

 终于认祖归宗

 附录:

一、西汉及其以前下层民众的家庭观念——卫青、霍去病家族的例子

二、孔子时代的贵族阶级

第二章 青年(15-35岁)

 学着当贵族

 和阳虎的冲突

 成家立业

 附录:贵族的姓和氏

第三章 追随鲁昭公逃亡(35-40岁)

 春秋贵族政治的难题

 两个人的战争

 流亡在齐国

 四十而不惑

 附录:鲁昭公出亡事件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 阳虎时代的孔子(40-50岁)

 阳虎的邀请

 又一场内战

 孔子的社会主张

 孔子的课程:六艺

 孔子的学术:六经

 敬鬼神而远之

 附录:孔子时代的祭祖先

第五章 从政生涯(50-56岁)

 三桓的难题

 孔子的政治事业

 从政心路:适应和难以适应

 政治斗争,黯然下野

第六章 卫灵公门下(56-57岁)

 “东方反晋联盟”

 南子夫人和蒯聩太子

 疑似阳虎

 当哲学家遇到女人

 附录:晋国扩张史

第七章 周游列国(57-59岁)

 游历和南下

 故乡宋国:和同性恋的冲突

 周道倭迟岂不怀归

 郑国也没机会

 陈国与回归

 黄河啊黄河

 附录:贵族社会的同性恋风气

第八章 第二次南行(59-63岁)

 安闲的陈国,战乱的北方

 小国寡民

 孔子的苦恼

 颜回和子贡的较量

 北归

第九章 卫鲁晚年(63-73岁)

 后“东方反晋联盟”时代的鲁卫

 晚年心境

 哲人其萎

尾声 孔子身后事

附录 《史记·孔子世家》

试读章节

生长在姥姥家的穷孩子

说孔子,先得说孔子的家庭。

说孔子的家庭,得从孔子的母亲说起,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家世和出生: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日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暂不说老孔家在鲁国的家谱,就说孔子的来历。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两位本不认识,一次偶然在野外的邂逅而已,近似今天的“一夜情”。此后,这两位大概也再没见过面。

孔子自幼是跟着母亲,在姥姥家长大的。孔子姥姥家是农民,穷老百姓。孔子的娘是一辈子没嫁人,还是早年死了丈夫、一直守寡?不知道。反正孔子从小过的是没爹的农家日子。

孔子娘家是“颜氏”。严格说,当时老百姓没有姓氏,只有贵族才有。那孔子家这个“颜氏”是怎么回事?

因为鲁国有户贵族是颜氏。大概孔子娘家这个村庄,就是这位颜氏老爷的封地。他的农奴们,非要认个姓氏的话,就随自己的老爷。这样,孔子娘家的老乡亲们,说起来也都是颜氏。这个村庄,我们叫它“颜家庄”也未尝不可。

后来,孔子混牛了,跟着他混的,很多都是他娘家——颜家的老亲戚,有名的比如颜回父子。

孔子小时候,就在这么个小村落里长大。农民整天在田里干活,孩子都从小没人管教,光着屁股到处跑,稍微大点,到六七岁,就要帮着家里干农活。所以,孔子后来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鄙事”就是下贱人干的活儿。穷人孩子早当家,这是没办法的事。

《史记》说,孔子小时候就喜欢玩祭祖宗的游戏,“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但这种夸孩子的话,未必可信,往往是倒着来的。大了干哪行,老乡们就会回忆:“这孩子,打小就好干个啥啥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啊!”不能认真。

对小时候这些经历,孔子不太忌讳,也不拿着当吹牛的资本。他成了大学问家后,有个学生想跟他学种庄稼,他说:“吾不如老农。”在他看来,当农民没什么好的,又穷又低贱。能不当,尽量不当。

小时候这些年里,孔子不会想到自己姓“孔”,他就是老颜家的人。孔子还有哥哥姐姐,这些哥哥姐姐,是他娘跟别的男人生的,具体哪位,无法考证了。

贵族父亲的家史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孔子那位很不称职的父亲——孔家的“叔梁纥”。

现代人看这名字有点怪。这是名纥,字叔梁。字和名放一起,不提姓氏,是尊敬的称呼。正式地说,他就叫孔纥。

孔纥是个小贵族。他的封邑,也在孔子家乡陬邑,大概离颜家庄不太远。所以,要说孔子爹娘素不相识,也不确切。因为叔梁纥这种小贵族,在十里八乡老百姓里还是有点名气,孔子的娘估计认得这位孔纥老爷。

贵族吃得好,遗传条件也好,所以孔子个头很高,成年后身高九尺六寸,按现在的尺子,也过一米九了,那时人给他外号叫“长人”。孔子的哥哥,就没这体面相。

所以后人对孔子不恭敬,叫他“孔老二”,但没人提过“孔老大”,为什么?就因为老大不是孔家的种,是他娘跟别的男人生的。孔子后来认祖归宗姓了孔,但他哥还是老颜家的人。

这个孔氏家族是早年间从宋国一位公子繁衍出来的,世代在宋国掌大权。在孔子出生前一百六十年,宋国发生一场内战,他的先辈被杀,子女逃亡,其中一位辗转到了鲁国安了家。

当时,贵族身份是硬通货,到哪国都吃得开。所以,孔家在鲁国,也还是有点地位的贵族。只是孔家一直人丁不兴旺,政治上也没太大建树,到孔纥老爷这一辈,已经是有点没落了。

鲁国有一家大贵族——孟孙氏。孔子父亲孔纥,就投在孟孙氏门下做封臣,当一名低级小贵族。

孔纥老爷的事迹,《左传》记载了一次。在孔子出生前十二年,中原的超级大国晋国带着鲁国等几个小国,去攻打一个蛮夷小国——倡阳。鲁国带兵参加联军的是孟孙氏的孟献子,孔纥自然要跟着封主参战。

联军攻城时,敌人耍了个花招,先把城门拉起来。这城门是那种水闸一样的拉闸门,联军先头部队刚冲进去,闸门突然又放了下来。那些被关在城里的,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这时,孔纥老爷冲了上去(我们不知道他是给关城里还是城外了),把闸门生生给搬起来,用肩头扛住,城里的联军趁机都逃了出去。

关于孔纥老爷,我们就知道这么一次壮举,还有就是那桩野合韵事。这个人的形象大概和欧洲那位著名的骑士——堂吉诃德比较像,都是最低级的小贵族,有几亩薄田的世袭小产业,整天梦想着打大仗,立大功,混成大贵族。还有就是,他们似乎都是老光棍,起码是没有孩子。

那次野合后不久,孔老爷就去世了,他不知道自己居然有个儿子。

终于认祖归宗

大概在孔子十五岁那年,母亲去世了。按农村的标准,此时她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老颜家祖坟也是现成的,办个农家规格的丧事不成问题。

但这桩丧事,要是像颜家庄无数先祖那样顺顺利利、波澜不惊地办完,中国的历史一定和现在不一样了。

事情就出在这个当口。

我们推测,是孔子娘临终前,对孔子说了关于他生身父亲的事。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贵族的黄昏(孔子和他生活的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46038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