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内容
编辑推荐

谋略,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源于战争、政治斗争,又关乎人类生活的点滴。

一般人对智谋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也因此导致对谋略产生误解,以为谋略就是彼此勾心斗角的算计,要不然就是使诡、耍诈的伎俩,是用来害人骗人的。这些只不过是谋略的糟粕,孙朦编著的《品国学,谈生活智谋》所讲的谋略绝不等同于这些。

内容推荐

在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儒家的仁、义、礼、德,道家的无为与淡然以及法家、纵横家的处世哲学与智谋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国学中的精髓,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实用的宝典,今天我们在这里对于这些进行探寻、品读,目的是学习其中的智谋,借鉴先人的智慧,古为今用,丰富自己的头脑。

孙朦编著的《品国学,谈生活智谋》对博大精深的国学中的各种成功谋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剖析,精选了大量权威、实用、典型的案例,并结合时代特点阐述其要义,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品国学,谈生活智谋》力求为读者朋友们构建成功人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目录

上篇 修身篇

第一章 自知者明,择善而从/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4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7

 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己/10

 自视甚高不可取/13

 找到自己的指路人/17

 克己修身,尽善尽美/20

 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23

第二章 以德立业,内外兼修/27

 真诚做人,诚实做事/28

 多一些仁爱,少一些私心/31

 人不能言而无信/34

 以德立身,是通往成功的阶梯/37

 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的过错/41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44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47

 忠诚,为人之本/49

 信誉是你的独特魅力/52

第三章 坚持操守,知足常乐/57

 贪心使人陷入深渊/58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1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64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67

 保持名节,名传天下/7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75

 大事要精明,小事要糊涂/78

第四章 器量宏深,姿度广大/81

 乐于忘记别人的错误/82

 陷人困境是抱怨的结果/85

 人至察则无徒/88

 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91

 向竞争对手学习/94

 保持平和的心态/97

 人到无求品自高/100

 不强求才是好谋略/103

中篇 交友篇

第五章 揣情摩意,获取人心/109

 察言观色,探知人心/110

 见其表,更要探其里/112

 宜言宜行,必得人心/115

 自知更要知人、识人/118

 善于观察,捕捉有用信息/122

 认清自己的朋友/125

第六章 将心比心,广交朋友/129

 君子之交淡如水/130

 择邻择友从善从仁/133

 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136

 记住给别人一些好处/141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144

 要做好感情投资/146

 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149

第七章 识人用人,成就大事/153

 善用敏锐眼光,慧眼识才/154

 知人善任,任人之长/158

 赏罚分明,方得人心/161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164

 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167

 爱护人才,征服人心/172

 和下属要保持适当距离/176

 以身作则,做好表率/179

 举贤不避亲,也不要任人唯亲/182

第八章 欲取反予,欲擒故纵/185

 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186

 抓住关键,则事半功倍/189

 以逸待劳,抓住主动权/192

 虚虚实实,转移对方的注意力/196

 以柔克刚,使对方无用武之地/199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202

 反其道而行之/205

下篇 成事篇

第九章 运筹帷幄,掌握大局/211

 审时度势,把握大局/212

 关键的机遇要把握住/215

 精心盘算,不可莽撞行事/219

 做事情要有远见/222

 做事果断,抢占先机/225

 循序渐进,步步为营/229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232

 绝不打没把握之仗/235

第十章 坚持不懈,一往无前/239

 有决心才能成功/240

 成功要靠一步步走出来/243

 想要成功就要敢于尝试/246

 善始善终,不可半途而废/250

 面对逆境,永不言败253

 善谋主动,成就事业/256

 不拘一格,大胆创新/260

 找好靠山,借局布势/263

第十一章 灵话变通,进退自如/267

 学会为自己留有余地/268

 暂时示弱,以退为进/271

 另辟蹊径反而大获成功/274

 利用时机,果断出击/277

 学会变通,做事不可死板/280

 后发制人,夺取主动权/283

 虚晃一枪,转移对手注意力/287

 韬光养晦,以曲求伸/290

第十二章 君子慎独,低调为人/293

 君子慎其独也/294

 不与小人为邻,不要得罪小人/297

 谦虚谨慎,不可居功自傲/300

 做人要圆融通达,不要锋芒毕露/303

 小不忍则乱大谋/306

 得意时不要忘形/309

 忍耐是做人的基本功/312

 掌握说话的分寸/315

第十三章 善用谋略,以智取胜/319

 善用反间之计/320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24

 攻其要害,让对方自相矛盾/328

 扰乱对方视线,乘机出击/330

 兵不厌诈,见招拆招/333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336

 以“奇”制胜/340

 置之死地而后生/344

参考文献/347

试读章节

人不能言而无信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人,是吴国国君的小儿子。他博学多才,品行高尚,甚至自己在心里许下的诺言,也要竭尽全力去做。

一次,季札遵照国君的旨意出使各诸侯国。他中途经过徐国,受到徐国国君的热情款待。两人意气相投,谈古论今,十分投机。

几天后,季札要离开徐国继续赶路,徐国国君设宴为他送行。宴席上不但有美酒佳肴,而且还有优雅动听的音乐,这一切令季札十分陶醉。酒喝到兴处,季札起身,抽出佩剑,一边唱歌一边舞剑,以助酒兴,表示对徐国国君盛情款待的感谢。

这把佩剑不是一般的剑,剑鞘精美大方,上面雕刻着蛟龙戏珠的图案,镶嵌着上等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致。剑锋犀利,是用上好的钢制成的,看起来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挥舞起来更是银光万道,威力无穷。徐国国君禁不住连声称赞:“好剑!好剑!”

季札看得出徐国国君非常喜欢这把宝剑,便想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作纪念。可是,这是出使前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才能被接待。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能把剑送给别人呢?

徐国国君心里明白季札的难处,尽管十分喜欢这把宝剑,却始终没有说出,以免让季札为难。

临分手的时候,徐国国君又送给季札许多礼物作为纪念,季札对徐国国君的体谅非常感激,于是在心里许下诺言:等我出使列国归来,一定要将这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

几个月后,季札完成使命,踏上归途。一到徐国,他顾不得旅途的劳累,直接去找徐国国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徐国国君不久前暴病身亡。

季札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徐国国君的墓前,三行大礼之后,对着国君的墓说:“徐君,我来晚了,我知道你喜欢这把宝剑,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将这把剑送给你了。”说完,解下佩剑,双手敬到墓前,然后郑重地把剑挂到了墓前的松树上。

跟在一旁的随从不解地问:“大人,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你把剑送给他,他也看不到,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

季札说:“在离开徐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许下诺言,要将这把剑送给徐君。从那时起,这把剑已经不属于我了。这段时间以来,我只不过是借用,现在是来把剑还给徐君。”

信用在为人的行为作担保,一旦别人不再信任一个失去信用的人,那么这个人将失去的是精神上的寄托,同样,信用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拿信用当成儿戏。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陷于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

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乘机问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逼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滕公说:“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皇上召见,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你若想成功,就该不断地向别人证明你是一个可靠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人们只有相信了你,才会去相信你的观点、思想或产品。一个人拥有了诚信,就会赢得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合作者和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一家企业拥有了诚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步为营,节节胜利。

摩根财团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巨型公司,有华尔街金融帝国主宰者之称。1835年,美国一家名为伊特纳的火灾保险公司组建。当时,面临困境的摩根也报名当上了股东。不凑巧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一家客户不慎起了大火。公司如果按规定全部付清这家客户的赔偿金,那就意味着破产。消息传出,股东们悲观失望,纷纷要求退还股金。面对困境,摩根把信誉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筹措款项,把要求退股的股东股份全部低价收购,终于使投保的客户一分不少地得到了赔偿金。摩根虽然当上了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老板,可公司却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为了拯救公司,他只好硬着头皮做广告说: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出乎意料的是,前来投保的客户络绎不绝。原来,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诚信第一的诺言。摩根的公司从此走出困境,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当时不少大的保险公司。

P34-37

序言

成大事需要大谋略,做小事也需要有小计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计谋,可以使我们办事更加容易成功。处理同一件事情,深谙韬略、巧用计谋的人往往比那些疏于筹算者更胜一筹。

所以说,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做人做事中,我们都要学会熟练地运用计谋,这样你才能做到事业有成、工作顺利。

我国国学文化素以博大精深著称于世,儒、道、法等传统思想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正是被这种传统的国学文化所熏染,中华民族才在思维方式、处世原则、智慧谋略等方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在传统的国学文化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总结出。做人做事的计谋,并涌现了一批批精通计谋的谋略家,如孙武、李斯、诸葛亮、曾国藩等。他们的谋略思想不仅仅是军事战争中重要指导,更是我们生活中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实用计谋。

生活中的计谋,并不只是人与人相互暗算的诡计,也不是汲汲于名利的诡道,而是人与人智慧的碰撞。在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儒家的仁、义、礼、德,道家的无为与淡然以及法家、纵横家的处世哲学与智谋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国学中的精髓,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实用的宝典,今天我们在这里对于这些进行品读、探寻,学习其中的智谋,不仅可以借鉴先人的智慧,古为今用,丰富自己的头脑,更能为我们的为人处世出谋划策。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对博大精深的国学中的各种成功谋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剖析,精选了大量权威、实用、典型的案例,并结合时代特点阐述其要义,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力求为读者朋友构建成功人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69548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126-49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