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玛格丽特的秘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悬疑天王经典作品典藏版第4波。

一幅传世肖像画,一卷手绘羊皮书,一位风华绝代的王后,她从画中而来,一夜穿越四百年。

这是前世的未了之缘,还是无处诉说的秘密?

你知道玛格丽特吗?你可懂得她的美丽与哀伤?

那就我们一起翻开蔡骏的这本《玛格丽特的秘密》吧。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

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

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

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与此同时,上海发生的事情更加不可思议:林海在画展结束前夜又去了美术馆,他看到翡翠色眼睛的玛格丽特居然从油画里走了出来……

她是被油画囚禁了四百年的幽灵吗?公元1574年4月30日的巴黎之夜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路易九世之谜”即将揭晓?预知未来的诺查丹玛斯能否更改历史事件?那个天大的秘密,究竟又隐藏在哪里?

玛格丽特——这个历经波澜壮阔的胡格诺战争及“圣巴托罗缪之夜”的玛戈王后所掌握的那个天大秘密果真会就此真相大白?

《玛格丽特的秘密》以法兰西文化为背景,在交错时空的纷繁线索中展开推理,着意体现真爱永匣,神秘浪漫的气氛贯穿始终。

《玛格丽特的秘密》由蔡骏所著。

目录

引子

神秘羊皮书

从上海到巴黎

诺查丹玛斯如是说

尾声

跋:悬念背后的野心

试读章节

2005年4月1日·上海

也许,从四百三十一年前巴黎的那个夜晚起就注定了。这个故事要从公元2005年的愚人节开始说起。

4月1日,星期五,一个阴冷潮湿的上海之春。

直到下午3点33分,当我踏人南京西路某大厦十三层的云间网公司,坐进嘉宾聊天室的时候,我昏昏沉沉的脑子,才像是被什么刺激了一下,突然意识到今天是什么日子。

赶紧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没错,今天是4月1日,而且还是星期五。

我有些狐疑地看了看云间网的编辑MM们,只见她们正在窃窃私语,大概是没想到我会那么年轻吧。

一个编辑MM回头看了看我,嘻嘻笑了笑说:“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为什么选在今天?”

“今天?你是说愚人节吗?呵呵,因为愚人节开玩笑是无罪的,等会儿就算说话夸张点,也没人会怪你的嘛。”

听了她的这番解释,我也只能甘拜下风——幸好今天她们请了我这么个老实人,要是碰上如我的朋友L君、小D、老B诸位,岂不是要吹破了这栋四十层大楼的屋顶?

其实,我并不是太在意愚人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日,只是担心等会儿我作为嘉宾聊天说的话,全被网友们当做愚人节的笑话听了去。  如果你看过《荒村公寓》和《地狱的第19层》两本书,就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担心了,因为这两本书卖得还算可以,引得许多读者和网友纷纷猜测,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我本人是否就是书中的某位男主人公?书中某位女主人公现在还游荡在地铁中吗?

正因为有了那么多的猜测和疑问,所以这家全国有名的门户网站——云间网,特意邀请我作为嘉宾来与全国各地的网友们聊天。虽说我也参加过N次签名售书、电台访谈之类的活动,但面对江湖传闻中美女如云的云间网编辑MM们,确实还是有一些紧张D。

下午3点45分,云间网嘉宾聊天室正式开张。

美女主持人先向网友介绍了我一番,然后又提出了十几个不关痛痒的问题。虽然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但我的回答还是小心谨慎,不能让人家误解了我的意思。

但后面的网友提问就千奇百怪了,有个叫MARZOLINI的网友问:

“我读过你的《地狱的第19层》,我想问问你知道地狱的第20层是什么?”

还有个网友的名字特别恐怖,大号山村贞子,“她”说:“我是在井底看完了你的《荒村公寓》的,我现在正从电视机里往外爬,可是我们这里突然停电了,我身体的一半被卡在电视机屏幕外爬不动了。对了,我想问你个问题——你和小枝又见过面了吗?”

这些网友的ID似乎全是从我的书缝里钻出来的,而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又弄得我焦头烂额,原来这就是愚人节的好处,可以让嘉宾们在聊天室里出尽洋相。

当我像受罪一样度过了两个小时,预定的时间即将到点,准备要早点脱离苦海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德·拉莫尔的网友。

德·拉莫尔?

这个奇怪的名字像幽灵般浮现在屏幕上,使我屏住呼吸怔了好几秒钟,宛如有一根针扎进了我的脑子里。于是我闭上眼睛,绞尽脑汁想着这个名字,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已经认识了这个人。

云间网的编辑MM轻轻拍了拍我:“你没事吧?”

我哆嗦了一下,睁开眼睛,看到屏幕上已经多了一行文字——

网友德·拉莫尔:“我看过你的小说《爱人的头颅》,女主人公抱走了被斩首的爱人的头颅。你为什么要这么写?是因为司汤达的《红与黑》吗?”

看着屏幕上的这段文字,脑子里那根针似乎扎得更深了,让我忘记了刚才的所有问题,眼前似乎只剩下一轮如钩的弯月……

那是不知多少年前的时代,一个白影从红墙碧瓦中闪出来,她的脚步仿佛是丝绸做的,轻得没有一点声音,素衣包裹着撩人的身体,神出鬼没地来到城门下。她将爱人的头颅捧在怀中,那一袭奔丧的孝服,被人头的血渍擦上几点,宛若暗夜绽放的梅花。人头移过她白皙的脖子、胭脂般的红唇和深潭似的眼睛。她大胆地与头颅对视着,直到火热的红唇与爱人死去的嘴唇紧紧贴在一起。

奇怪,在2005年4月1日这个愚人节的下午,在云间网的嘉宾聊天室里,我忽然沉浸到了五年前写的一篇小说之中,以至于几乎不可自拔,忘记了身边几位网站编辑MM的存在。

当我浮出小说的深潭大口呼吸,才看到周围MM们奇怪的神色,她们大概以为我神经质了吧。我尴尬地苦笑了一下:“不好意思,也许我碰到过去的朋友了。请回答他:你猜得没错,知道玛格丽特吗?”

编辑MM停顿了片刻,抬头问我:“只有这点吗?”

“对,就这么回答他吧。”

几分钟后,这场嘉宾聊天终于结束了。本来不想留下来吃晚饭的,但看看周围美女如云,换成谁都无法抵抗,只能随着她们到大厦二楼,在一家杭州菜馆撮了一顿。

面对着一桌的MM们,照理说应该精神抖擞才是,我却心不在焉,人家都说了几个大段子了,可我还不知所云,弄得她们都挺尴尬的。

其实,我心里还想着刚才在聊天室里,那个叫德·拉莫尔的网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女主人公要抱走被斩首的爱人的头颅?

席间我没有碰一滴酒,MM们说的段子我也全没听进去,只有这奇怪的问题一直纠缠着我,就像德·拉莫尔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

不,我不能再留下去了,耳畔似乎总是响着一个声音,不断催促我离开这里。P7-9

序言

十七岁那年,我第一次读司汤达的《红与黑》。

书中第四十章名为“玛格丽特王后”,开头引用了一段《葡萄牙修女书简》——“爱情啊!为了让我们寻得欢乐,你什么样的疯狂达不到呢?”接着,于连就在餐厅里,看见德·拉莫尔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小姐穿着一身重孝的黑色丧服。惊诧的于连不久得到答案——1574年4月30日,当时法国最英俊的青年德·拉莫尔,在巴黎的沙滩广场被斩首。德·拉莫尔是纳瓦尔国王亨利的忠臣,同时却是亨利的妻子——瓦卢瓦王朝的公主玛格丽特王后的情人。德·拉莫尔为了营救亨利国王,率领二百名骑士来到圣日耳曼墙下,结果遭到逮捕,并被下令处死。这位被斩首的德·拉莫尔,就是现在于连所服务的德·拉莫尔的祖先。而真正感动到让玛蒂尔德为之穿戴孝服的,却是瓦卢瓦王朝的末代公主,也是波旁王朝的开国王后——以多情与浪漫著称于史的玛格丽特王后,她在德·拉莫尔被斩首之后,竟然向刽子手要回了爱人的头颅。“第二天午夜,她捧着这颗头颅坐上她的马车,来到蒙玛特尔山脚下的一个小教堂里,亲手把它埋葬了。”因此,“德·拉莫尔小姐的名字叫作‘玛蒂尔德·玛格丽特’。”每年的4月30日,她都会身穿重孝的黑色丧服,纪念当年的祖先与玛格丽特王后。《红与黑》的最后,也是这个痴情大胆的女子玛蒂尔德‘玛格丽特,为死去的于连送终埋葬。我十七岁的脑中,总是挥之不去这段画面——十六世纪的巴黎深夜,一个黑衣女子,肤如白雪,发似乌木,手捧着爱人的头颅,沾着一身的血污,行走在卢浮宫的高墙之下……

2000年,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爱人的头颅》,说的是不知什么年代,有个男人被斩首示众,可这被砍下的头颅却还有意识,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子从皇宫中逃出来,带着人头潜入山林之中隐居。许多年后,当这个女子变老死去,这颗爱人的头颅依然年轻如初。

在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诅咒》里,就用过这样一幅画面作为小说中的话剧海报——我想唯其如此的爱情,才够显示出生离死别的悲惨与壮丽吧。

后来,我依然对《红与黑》与玛格丽特王后的故事念念不忘,再加上正巧看了《玛戈王后》(法国片,阿佳尼主演,玛戈王后即玛格丽特,大仲马为之写过一部传奇的历史小说)的电影,于是想要为之写一部长篇的悬疑小说。

终于,2004年的10月到12月间,我创作完成了《玛格丽特的秘密》。说来让人惭愧的是,本书创作临近尾声之时,正是我那年心情最为郁闷低潮之时,一度中断了创作数周。不过,最后我还是抹去了泪水,继续敲打键盘完成最后几章,也算是告慰了玛格丽特王后与司汤达的在天之灵吧。

至于小说的内容,读过的人自然会记得,没读过的人我也无法剧透。只是,若你能在阅读《玛格丽特的秘密》的过程中,再去查找—下16世纪法国胡格诺战争的资料,包括关于瓦卢瓦王室与波旁王室的历史,你就会更加透彻于历史上主人公的命运,说不定也会联想到这个纷乱的世界中自己的人生。

几乎整个2005年,这部作品都在《萌芽》杂志上连载,直到2006年1月由接力出舸土出版,感谢当时的责任编辑朱娟娟——巧合的是,正当五载之后《玛格丽特的秘密》精装典藏版出版之际,我的最新的长篇小说《谋杀似水年华》也刚刚在《萌芽》杂志上连载。同以前一样也要连载很长时间,整个2011年的上半年你们都会在《萌芽》上看到——不同的在于我已经长大了许多,《谋杀似水年华》也不再是关于历史与解谜的故事,而是关于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社会的反思,是另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情。

当你看完这本《玛格丽特的秘密》的典藏版,就会知道在四百多年前,是谁谋杀了玛格丽特的似水年华。这也是她的全部悲剧的来源。

那么,你是否知道——是谁谋杀了我们的似水年华?

《玛格丽特的秘密》典藏版,还收入本人写于2000年的短篇小说《爱人的头颅》,以及我在2010年最新创作的中篇系列小说的开篇作《沉默兽》(长达六万字)。

最后,感谢你们多年来的陪伴!

如果,愿意继续在我的文字世界里徘徊,请跟随我在2011年揭开《谋杀似水年华》的谜底。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玛格丽特的秘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5494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