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业天才
内容
编辑推荐

天才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要在成熟和新兴的市场探寻最佳发展机遇,要对概念和市场进行创新而非单纯开发产品,要让革新来点燃员工的激情、吸引客户,最关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创意转化成为切实可行的行动和利润。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联系日益紧密的市场上,《商业天才》将带领企业向利润更高、发展更快的目标前进!从Crocs的热潮到Diesel的潇洒;从Kikkoman的秘密到Red Bull的干劲;从Google的远景展望到Current TV的颠覆;从P&G革命到Umpqua银行现象,全球顶尖公司的经营秘诀尽收其中。为今天商业活动的发展铺设了新的规划。

让我们以一种毅然决然的姿态。投身到天才的行列中吧!

内容推荐

《商业天才》将带领企业向利润更高、发展更快的目标前进!从Crocs的热潮到Diesel的潇洒;从Kikkoman的秘密到Red Bull的干劲;从Google的远景展望到Current TV的颠覆;从P&G革命到Umpqua银行现象,全球顶尖公司的经营秘诀尽收其中。为今天商业活动的发展铺设了新的规划。

让我们以一种毅然决然的姿态。投身到天才的行列中吧!

不管你是一名管理专家或者市场研究员,品牌经理或者产品研发人员,营销经理或者首席执行官,投资经理或者个人投资者,这本书都是适合于你的。无论你是在战略部或者财务部,还是销售部或者客服部工作,你都会发现这本书极其有用。它是为每一位在商海中拼搏的人准备的,并必将助其成就一番事业。

目录

第一部分 右脑,左脑

路径1:快速增长

 企业发展的7个阶段

案例1:鳄鱼

 价值创造的发动机

案例2:红牛

 加速增长的平台

案例3:GE

路径2:商业泡沫

 乘着增长的势头

案例4:龟万甲

 商业热点

案例5:第二人生

 打破桎梏.推动增长

案例6:香港利丰

路径3:企业领袖

 7个阶段,7种领袖

案例7:苹果

 企业家、领导者和经理人

案例8:上海滩

新型企业领袖

案例9:乌姆普夸银行

第二部分 由近及远,由远及近

路径4:增长的市场

 先找新市场

案例10:耐克

 与邻居一道发展

案例11:迪士尼

 最佳市场

案例12:沏宝

路径5:更精明的战略

 高目标企业

案例13:迪阿吉奥

 做出正确选择

案例14:自然美

 企业爵士乐

案例15:GUCCI

路径6:企业革新

 全新的视野

案例16:太阳马戏团

 概念的力量

案例17:3M

 颠覆性创造

案例18:ZARA

第三部分 由外而内,由内而外

路径7:顾客的力量

 深入洞察

案例19:迪赛

 站在顾客的角度

案例20:巴塞罗纳足球俱乐部

 做顾客型企业

案例21:世界顶级视听品牌B&O

路径8:品牌主张

 品牌凸显你自已

案例22:珍宝珠

 吸引你的商业主张

案例23:时代啤酒

 让顾客更便利

案例24:泰特现代美术馆

路径9:市场网络

 网络的力量

案例25:购物网站Net aPorter

 顾客网络

案例26:播客网站Current TV

 网络营销

案例27:默多克的“新闻集团”

路径10:激发人们的活力

 点燃人们的激情

案例28:GOOG1E

 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案例29:法拉利

 释放潜能

案例30:联邦快递

路径11:鼓舞人心的变化

 变化日程表

案例31:宝洁公司

 推动变化发生

案例32:英国玛莎百贷

 转型性领导

案例33:海尔

路径12.取得成效

 建设看不见的企业

案例34:Green&B1ack's

 妥善管理,追求高业绩

案例35:保时捷

 寻找竞争优势

案例36:伯克希尔哈撤韦

天才实验室

 天才的造就

 商业头脑扫描仪

 其他“天才”

试读章节

实现增长很容易,是不是?

价格打折,总收入就可以有所增加。你明白,企业还得盈利,于是就把成本降低,利润率马上提高了。你想使增长幅度更大,于是收购了一家公司,企业规模立刻扩大了一倍。可是,这样的增长都不能持久。

持续增长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持久盈利的增长则更难。小企业必须实现大幅度、可持续的增长,这同样也是当今大企业面临的挑战。

你创造过不俗的业绩,于是人们对你产生了期待: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再创辉煌。你要使它持续。投资者要看到你将来不断盈利的实力证明,让他们的投资获得可观的长期收益。客户认识到,这家新生的企业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也纷纷受到吸引。员工知道,企业发展壮大,把蛋糕做大了,自己可以得到更大的份额。

可是,很少有公司能把盈利的增长保持下去。它们就像遇到了拦路虎,在当前世界走到了尽头,好像现有的市场和模式、生产力和雄心抱负、精力和灵感已然消耗殆尽。

它们埋头把各类报表翻得哗哗作响。它们想从当前的市场中榨取更多利润,想把市场份额再提高一个百分点,想再开发一种衍生产品,希望流程效率再高一点,藉此使利润率略有提高。上述举措是管用的,但并不能促成大幅度、可持续的增长。

执迷于利用优化手段和微小的改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倍努力,是实现增长的巨大障碍。优化和改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的危险在于,我们在耕同一块田地,在探索我们最了解的事物,在推出相同的产品,在做一直在做的事,只不过稍微有点改善。

我们对变化的外部世界视若无睹。

结果,我们玩着过时的游戏,对新游戏毫无察觉,不知道已经产生了新的市场、新的客户需求、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喜欢尽量利用已有的东西,于是,当前的商业活动成了阻碍,让我们陷入过去和眼前的成功中不能自拔。真正的危险在于,这种渐进主义导致了盲目的固执。

那么,大大小小的企业怎么实现并保持盈利的增长呢?

我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生而为人,我们具有思考、感知、反应、革新和改变的惊人力量。每个人都有多达100兆的脑细胞,活跃调动的可能只有1%。我们把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实在流于简单化;不过,它们分别体现了我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分析和直觉、连续和通盘思考的能力。

而上述能力两两关联才是真正重要的。就拿爱因斯坦来说,他的大脑多年来一直是科学家迷恋和研究的对象。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它在某些方面异于常人。爱因斯坦的大脑不仅脑量大,而且联接紧密。人脑的灰质是由白质联接的。所以,起关联作用的白质也许为我们理解自己的天才、理解个人和企业成长的最佳机会提供了更多线索。

有些企业成功地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丰富的想象力。其次是敏锐地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今,企业大多受左脑思维支配,而激发创新意识、使之能够放手开发新事物、实现质的飞跃的恰恰是右脑的功能。

企业之所以成功地发展,在于考虑问题视野开阔,即采用全局观念,综合看待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它们看到了广阔的战场,因而看到了许多可以利用的机会、许多能够独树一帜的方式和未来利润的许多来源。

你的选择范围越大,备用方案越多,你找到最佳出路的几率就越高,你利用各种机会时就越具有可持续性。

这听上去也许稍嫌乐观,特别是对于勉强维持的小公司。可是,哪怕只有几个人,也可以专门抽时间聚精会神地进行广泛、深入、清晰的思考。全新的思路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大型企业需要有擅长左脑或右脑思维的人才,最好同时擅长左右脑思维。小公司则须更为谨慎地挑选同事。擅长直观思维、善于创新、直觉敏锐的企业家,如理查德·布兰森和比尔·盖茨等,总是寻找目标专注、擅长分析的管理者来当自己的事业伙伴。

侧重直觉、发散和全盘的思考能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想出别的办法,采取不同的举措;能让我们挑战常规,探索新的可能性,提出别的解决方案。侧重逻辑、融合、具体的思考让我们能选择最佳的市场、产品、顾客和集中资源的方式,在广阔的世界取得成功。

今天,企业的高增长是发挥奇思妙想的结果,把想象力和理性的执著糅合起来,就可以收获不同凡响的结果。

要发挥右脑的想象力。要发挥左脑的理性分析能力。要调动整个大脑。P4-6

序言

众所周知,三十年来,中国营销以其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推动着中国企业的高速增长,说它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第一功臣相信多数企业领导者都能认同。

但在世界经济危机刚刚波及中国时刻,我们的很多行业和企业就已惊慌失措、四处求助,使得我们有必要检讨一下当今中国营销的发展水平。

以当今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作比喻,我对中国营销成长至今的总体评价是——“一个刚踏入社会几年时间尚不知职场深浅的大学毕业生”,其主要特征是“年轻、上进、功利,有些浮躁”。当然,因为中国地大人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出身的企业在素质、能力和实力上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消费品行业、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合资公司已经能够相对从容地面对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周期性生意波动,而煤电油运类行业、经济落后地区和众多中小企业却仍然需要“父母兄长”的大力帮扶或许才能渡过一次危机或一段困境。

无须细述的大量事实佐证,中国营销发展至今,“量”有进步、“质”无飞跃。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探讨,回顾一下营销的本意及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营销的定义——“发现市场需求,调动企业所有资源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去满足它,并长期循环往复”(注:营销的定义虽有多个版本,其核心思想都是相同的)。营销的定义简单明了,但要真正理解并彻底执行,却是企业家和营销人需要用一辈子去追求的目标。

第二,营销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含义、包括哪些工作任务及其责任归属呢?

营销不是一个部门而是整个企业的职能,它至少包括了企业的市场观念和营销能力两个方面。

1.市场观念:按照“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著作中的论述,百年以来,西方企业的市场观念经历了五个逐级进步的发展阶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销售观念、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阶段(注:本人认为,中国营销整体上当今处于销售观念阶段,部分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已经开始进入营销观念阶段)。其中中国营销界一直教条式倡导的营销观念,其含义是指你要站在顾客需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企业所有资源、各项职能和全体员工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企业的盈利自然而来。只要你坚持不懈,同时兼顾其他环境因素,你就会永远活下去并不断成长壮大。反之,如果你只是以企业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你就会被目标顾客所抛弃而以关门告终。

2.营销能力:发现顾客需求并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需要企业拥有全面的、领先的营销能力,这包括不断发现顾客需求(市场机会)的能力,产品(服务)不断创新或保持性价比最优的能力,目标顾客首选的品牌塑造和品牌管理能力,协调4P或4R或4C各要素使之最佳组合的能力,平衡企业利润和顾客满意的能力,组织企业各级各职能顺畅进行营销管理的能力,说服和管理企业各类生意伙伴密切合作的能力,培训和激励企业全员建设共同价值观、坚决行动奔向共同愿景目标的能力,以及与时俱进地不断导入创新营销方法和工具,同时不断提高整个企业管理素质的能力。

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增长的表现,加上此刻源于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我们部分企业和营销人萌生“老子天下第一或第二”的良好感觉。但当我们冷静对比营销的本意和西方公司的百年表现,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在我们中国有几个公司值得大家尊敬和效仿呢?有几个行业和公司能够在这场还不知深浅的经济危机中不需政府帮扶而转危为机呢?又有几个货真价实的专家值得你去恭敬请教呢?即便是最令大家赞赏的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国消费品行业、包括知名企业,三十年来并未积累与资产膨胀相匹配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人才队伍,近几年不断爆出的各类丑闻和面对各种危机时的百样窘态,已足以说明当今我们的企业还是多么的脆弱、道德和法制是多么的欠缺、百炼成钢的人才又是多么的匮乏。进而你可以想象,大家曾经学习效仿过的某些“国产榜样”又曾经积累了多少不可告人的“原罪”(注:比如产品掺水、夸大宣传、忽悠伙伴、玩弄营销杂技、不正当竞争、欺骗性融资、官商勾结……)?

此刻这场波及全球人民的金融危机也同时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反省机会,借用沃伦·巴菲特老先生的话说:“当海水退潮时,你才会发现谁没穿泳裤”。

真诚地祝愿,在未来不断地挑战和磨练中,中国企业及中国营销能够以令人尊敬的进步赶超世界优质企业!

北京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派力营销图书》主编

屈云波

2009年3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业天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菲斯克
译者 夏金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2548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9—4934号
版权提供者 Peter Fisk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