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行政判决的合法性以我国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为切入点,以形式法治为辩论对手,阐述一种实质合法性与实质法治的主张。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司法判决如何获得合法性?进而言之,什么样的法治是理想的法治?
图书 | 实质法治(寻求行政判决的合法性)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寻求行政判决的合法性以我国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为切入点,以形式法治为辩论对手,阐述一种实质合法性与实质法治的主张。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司法判决如何获得合法性?进而言之,什么样的法治是理想的法治? 目录 导言 一 问题和进路:行政判决的合法性 二 分析框架: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三 结构安排和概念辨析 第一章 形式法治的建构逻辑 第一节 行政法治的基本信条 一 有法可依、职权法定 二 有法必依、唯法是从 三 违法必究、依法解决 第二节 我国形式法治的运作体制 一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二 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 三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体制 第三节 形式法治下的“法”概念 一 “法”概念在当代中国的演变 二 为什么“法律是制定出来的”? 三 “哪个级别的规定才叫法?” 四 为什么国务院“通知”不是法? 结语:形式法治的成就和局限 第二章 法治理想下的司法困境 第一节 行政诉讼撤诉考 一 撤诉审查制度与现实的落差 二 原告、被告与法院的博弈 三 在上级法院与地方政府之间 四 行政诉讼的“协调转向” 五 小结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请示考 一 应当请示的情形 二 请示,还是不请示 三 逐级请示与层层截留 四 最高法院对请示的处理 五 小结 结语:呼吁一个独立、权威的司法 第三章 司法能动主义的暗流 第一节 扩张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 “98条”符合立法原意吗? 二 “98条”以前的个别扩张 三 学界的推动和支持 四 法官的行动逻辑 五 小结 第二节 晨光初现的正当程序原则 一 “法定程序”及其初步实践 二 田永案件中一笔带过的程序论据 三 刘燕文案件中的激烈争辩 四 “正当程序”写入判决书 五 正当程序原则的未来 六 小结 结语:对实质法治的诘问 第四章 实质法治下的法与合法性 第一节 作为合法性命题的法 一 司法判决所适用的法 二 合法性命题的情境性和可争性 三 自然法、“实际的法”和软法 第二节 建立统一的合法性概念 一 合法性之外的合理性? 二 合法性之上的合宪性? 三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三节 重构合法性审查的根据 一 现有合法性审查根据的混乱 二 中国法官的偏好与外国法律的归纳 三 司法审查根据的重构 四 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的内容 五 结论 第四节 法律的孪生概念“权利”:一个附论 一 作为起诉条件的“合法权益” 二 “特权”、“反射利益”和宪法权利 三 权利是值得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利益 第五章 作为论据的法律渊源 第一节 重新探讨法律渊源的性质 一 法律渊源作为“依据”的缺陷 二 法律渊源性质的重新探讨 三 作为论据的法律渊源 第二节 行政法的成文法源 一 宪法的司法适用 二 国际条约、公约的适用方式 三 法律解释文件 四 其他规范性文件 五 与制定法有关的背景材料 第三节 行政法的一般原则 一 法律原则的性质 二 行政法一般原则举要 三 行政法原则的运用:以田永案件为例 第四节 行政法的其他渊源 一 先例、惯例和习惯 二 学说、政策与道德 三 比较法 结语:法律渊源论证的不确定性 第六章 作为方法的价值衡量 第一节 价值衡量的实践运用:以举证责任分配 为例 一 “依法认定”的困窘 二 寻求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努力 三 价值衡量的运用:兼评沈岿博士的“个性化研究” 四 价值衡量方法的再次运用:兼评“桑本谦公式” 五 小结 第二节 正当程序原则的正当性 一 “正当程序”有法律根据吗? 二 程序公正的效益和成本 三 法律的形式价值和实质价值 第三节 价值衡量的一般原理 一 价值衡量的适用场合 二 法治的实质价值和形式价值 三 价值权衡与“底线公正” 结语:价值衡量的价值与危机 第七章 作为策略的司法尊让 第一节 行政裁量:来自温斯伯里原则的告诫 一 温斯伯里不合理性原则的诞生 二 从理性原则到比例原则的历程 三 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的区别:史密斯案的检验 四 小结 第二节 事实认定:环球照相公司案件的启示 一 环球照相公司案件基本案情 二 “实质性证据”标准:法院与行政机构 三 “全面考虑案件记录”:行政机构与审查官 四 “在罕见情况下”:最高法院与上诉法院 五 小结 结语:司法尊让的限度 第八章 作为合法性基础的法律共识 第一节 从独自到共识 一 从法律解释到法律议论 二 通过共识获得合法 三 中国的困惑 第二节 法律共同体及其共识 一 法律共同体的范围 二 法律共同体的结构 三 法律共同体的意见 第三节 公众意见与司法判决 一 研究方法与材料 二 公众关注的案件 三 公众的了解和表达 四 公众意见的效果 五 小结 第四节 法律的阳光广场 一 司法过程的公众参与 二 判决理由回应公共议论 结语:不只是一个法治的乌托邦 结论 一 重申司法判决的合法性命题 二 寻求司法判决的实质合法性 三 实质法治的针对性和普适性 附录:本书作者与本书主题相关的著作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实质法治(寻求行政判决的合法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海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002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9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5.318.2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