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的热血男儿,独领风骚的思想巨人,一曲难再的妙曼天音。探究铁戈金马的战国遗迹,追寻万古流芳的诸子百家,开启色彩斑斓的曾侯乙墓。
CCTV中国史话编写组编著的这本《春秋时代--唇枪舌剑的春秋时代》是中央电视台最近几年《中国史》话栏目内容的合集。本书以优美的文字,以丰富的图片介绍了那段王朝的不可一世的风貌,让我们重温了那段辉煌的历史;那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显示了非凡的艺术造诣。
图书 | 春秋时代--唇枪舌剑的春秋时代/中国史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舍我其谁的热血男儿,独领风骚的思想巨人,一曲难再的妙曼天音。探究铁戈金马的战国遗迹,追寻万古流芳的诸子百家,开启色彩斑斓的曾侯乙墓。 CCTV中国史话编写组编著的这本《春秋时代--唇枪舌剑的春秋时代》是中央电视台最近几年《中国史》话栏目内容的合集。本书以优美的文字,以丰富的图片介绍了那段王朝的不可一世的风貌,让我们重温了那段辉煌的历史;那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显示了非凡的艺术造诣。 内容推荐 CCTV中国史话编写组编著的这本《春秋时代--唇枪舌剑的春秋时代》是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史话》的基础上制作的图文并茂的科普书籍。全书共有二章,分别介绍了西周和春秋战国、曾侯乙墓等春秋时期的历史知识。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适合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收藏。 目录 第一章 西周和春秋战国 封建王朝的开端 制礼作乐与由神及人 竞争与动荡纷杂的历史 诸子百家、群星璀璨 官学下移与游士之风 隐者和道家 各国变法,风起云涌 商鞅——中国改革第一人 第二章 曾侯乙墓 随擂M1 侯爵魅影 挖开封存的记忆 千年绝响 下寺风格 重建消逝的生活 历史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历史上的西周,是中华文明制度礼乐的奠基时代。而这个局面的开创,则归功于三个人,那就是文王、武王和周公。 周文王在位50年,他勤于时政,团结民众,他重视农事,关怀小民,协调工作。50年如一日,从早忙到晚,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正是由于周文王的努力为周最终战胜商纣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文王即位之初国力并不强盛,周仍然是商的属国,周文王对殷纣王毕恭毕敬,并接受殷纣王册封的“西伯”称号,周文王的父亲被殷纣王父亲害死,文王实际上与殷纣王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文王即位时国家不强大,难以和商王朝抗衡。周文王只能忍气吞声,谋求国家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周文王为取得殷纣王的信任,对殷纣王百般听命,及时进贡珍宝和美女。祭祀纣王的祖先时,一定亲自到场,并显得恭恭敬敬。周文王的良好表现,殷纣王看在眼里,喜上心头,殷纣王敕命文王为“西伯”,“西伯”就是西方诸侯之长。同时,殷纣王要求周文王以西伯的名号,替殷纣王征服叛国。周文王名正言顺利用这个时机,打着为殷征服叛国的旗号,有计划地四处征伐,树立自己的权威。征战的结果使得周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势力范围越来越广阔。 文王作为西方诸侯之长,在自己的地域范围内,推行礼让谦和的文化氛围。国中治理的井井有条,令四周的诸侯见了心生仰慕之情。周的东边有两个小诸侯国,即虞国和芮国。两国因为争田夺土而互不相让。虞、芮两国国君便到周找“西伯”周文王来裁决这件事,在周的境内,两人看到这里的人彬彬有礼,互相谦让,连划田界都互让而不争,于是两国以所争之田为闲田而退出争端。 周文王有一次出行在外看见一堆枯骨,便派人去把它埋好。手下官吏回答说,这是无主的枯骨,文王说:“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我就是他的主。”天下人听到这件事对周文王心生归属之情。 周文王的领袖魅力吸引了众多人才,连殷纣王身边的人也有投奔到周文王麾下的。文王对有才之士礼遇有加。周以外的贵族,太颠、闳天、散宜生、鬻子、辛甲等人都来到周文王身边,为周的征战和治国出谋划策。 周文王首先向周的西方用兵,以解除东进克商时后顾之忧,向西方用兵主要针对的是犬戎和密须两个民族。进攻密须是文王首次遇到的重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胜利。 文王灭密须以后,就转而向东征伐,向商王朝的领地开始步步逼近,文王向东直指在今山西长治的黎,这里距离殷王朝的京城不远,中间只隔一座太行山脉。接着又攻下了邗,文王在东方最费力的进攻就是进攻崇国,崇国筑有高大的城墙。难以进攻,文王精心组织谋划,取得了胜利,从而能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向殷朝进攻。文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攻殷朝,还把首都从周迁移到丰,以便于从这里出发调动大军攻灭殷朝,文王在做好政治军事、人心向背的准备之后,正准备调动大军攻灭殷朝时,却老死于工作中。 文王在位五十余年,兢兢业业,为后继者武王伐纣做好了一切准备。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第二个儿子,武王全面继承文王所创的基业,继续重用文王选拔的大臣执政,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 武王即位后第四年,经过对自己队伍的充分演练和准备后,恰逢殷贵族内部因为纣王的淫暴而分崩离析。武王认为伐商的时机已到,亲率战车三百乘,勇猛的虎贲三千人,以及普通甲士四万五千人向东讨伐殷纣王,在牧野一日之内击溃殷的守军,攻占朝歌。殷纣王在鹿台自焚,殷朝政权土崩瓦解,然后,武王分兵多路,瓦解殷朝驻屯别处的守军和其所属藩国的抵抗。 经过几年征战,武王占领殷商全境及其所属藩国。 周武王就是因为克商的武功,才得到武王的称号。 武王克商之后,把都城从文王所建的丰邑,迁到镐京。丰邑和镐京其实相距很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过25里(都在今陕西西安市郊长安区)。 武王为了巩固统治,开始推行分封制,武王分封的诸侯,有两种,一种是先代是功臣之后,另一种是亲属。至于对待敌对的殷贵族,虽然也有给封地的,但情况完全不同。当时,原商朝王畿以内,殷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特别是殷贵族的基层,士一级人数众多,很难统治。武王对此采用一面加以安抚、笼络,一面加强监督控制的方法。加强监督控制就是设置三监,三监分别是纣王之子武庚,以及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设置三监的目的在于把新征服的商朝王畿分割开,以便对原来有统治势力的殷贵族加以安抚和监督,进而消除他们的顽强反抗。事实上,这个办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P4-6 序言 CCTV10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关于“教科文行动”系列丛书的出版活动,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借助与兄弟媒体的互动与合作,获得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平台,频道制作编播的优秀科教文化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也在此平台上获得了全新的、深层次的扩充。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文艺事业和文教事业;同时注重自身建设,以及与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合作。 这几个注重,加上多年积淀,就决定了中央电视台是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和文化作为,无论业务还是观念都始终处于前沿的电视媒体。科教频道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合作,就体现了几个注重,尤其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作为、文化抱负,也体现了我们的合作理念。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7月开播,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应运而生的。三年来,科教频道组织了多次主题突出的大型系列节目制作和播出上的特别编排,在中央电视台已经形成了鲜明的频道特色,“教科文行动”的品牌在社会上也获得了良好的赞誉。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同志一直关注科教频道的成长,关注着科教频道的内容,并且辛苦工作,使电视上一闪即逝的节目,变成可以细读的文字,可以细看的图片,这样,科技、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就是立体的,深入的,全方位的。所以,双方的合作在文化上看,可以说是善莫大焉。 科教频道是中央电视台宣传“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现国内外优秀电视科教作品的窗口。希望我们能以此为出发点,在将来展开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具影响的合作。这样,我们作为国家文化事业中的一员,就能给互相借力,共同发展,最终把我们的事业做大做强。 最后,祝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成功,祝《CCTV教科文行动》系列丛书的出版获得成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春秋时代--唇枪舌剑的春秋时代/中国史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CCTV中国史话编写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626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3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6 |
CIP核字 | 2014141161 |
中图分类号 | K225.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1 |
宽 | 17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