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哲学的大门,对我来说,是个偶然,但在哲学的门类中,我选定中国哲学为自己一生的学业,却由诸种因缘促成。在北京大学听朱伯崑、楼宇烈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课,是我接触中国哲学的开始。但这个开始,与其说给了我一些中国哲学的知识,不如说给了我一个关于中国哲学的好奇心。好奇未必就喜欢。我之所以喜欢上中国哲学,将对中国哲学的好奇心转为学中国哲学的志向,是因为我有幸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张岱年先生那种为学与做人融为一体的人格魅力。
图书 | 方以智与明清哲学/东吴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走进哲学的大门,对我来说,是个偶然,但在哲学的门类中,我选定中国哲学为自己一生的学业,却由诸种因缘促成。在北京大学听朱伯崑、楼宇烈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课,是我接触中国哲学的开始。但这个开始,与其说给了我一些中国哲学的知识,不如说给了我一个关于中国哲学的好奇心。好奇未必就喜欢。我之所以喜欢上中国哲学,将对中国哲学的好奇心转为学中国哲学的志向,是因为我有幸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张岱年先生那种为学与做人融为一体的人格魅力。 目录 《东吴学术学文库》总序 自序 方以智哲学 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新论 方以智易学思想散论 方以智与三浦梅园 黄宗羲与方以智 方以智的老子观 “质测”与“通几”的现代诠释 方以智的易学与医学 评王夫之论方以智 王夫之与方以智文化选择同异论 “质测”与“通几”之学的方法论意义 方以智《性故》刍议 方以智《一贯问答》刍议 方以智经学思想散论 明清哲学 明末清初时代精神散论 戴震哲学的近代意义 王廷相“气本”论的内在理路 严复的“自由、民主”观 晚清思想启蒙的心路历程 严复的政治哲学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思辨逻辑 康有为“大同世界”新论 谭嗣同哲学的内在理路 “宋明启蒙说”的误解与迷失 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新论 儒学的民间化与世俗化—一论泰州学派对“阳明学”的超越 学术考证 三四斋读史劄记 《物理小识》著作考 《物理小识》著作续考 《东西均》三题 方以智《东西均》题意辨析 方以智与王夫之订交考 方以智与《周易图象几表》 乾嘉学术称谓考 学术质疑 对《方以智科学哲学思想初探》的质疑 《方以智诗词书画略述》正误 学术评论 超越两极对峙——读高瑞泉《天命的失落》 “解构专制”的解构——读冯天瑜、谢贵安近著《解构专制》 从价值观念变化审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运动——读吴根友近 著《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方以智与明清哲学/东吴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国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083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3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48.0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