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心理学(图解有趣)
内容
编辑推荐

苏陌编著的《图解心理学》是一本适合快速阅读的书,全书图文并茂,数百幅活灵活现的图片和文字相得益彰,把您引入心理学的神秘王国……

办公室里读一会儿,公交车上读一会儿,靠着沙发读一会儿,倚在床头读一会儿,晨光熹微读一会儿,夜色阑珊读一会儿。《图解心理学》能带给您快乐和启迪。

内容推荐

苏陌编著的《图解心理学》从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左文右图”的设计理念,以直观、形象的图解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原理简单化,让您一目了然,一看就懂。同时,通过大量心理学案例和生活实例,揭示心理定律和心理策略,让您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我们相信,《图解心理学》能让您在心理学的殿堂中流连忘返,帮助您快递、轻松地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抓住看透人心的要读,准确把握自我性格,缓解心理压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有效提高生活品质。

目录

第一章 感观世界,食色生活——心理学与感觉

明朝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10

视觉:花花世界从何而来/12

听觉:大珠小珠落玉盘/14

味觉:靠不住的感觉/16

嗅觉:与记忆紧密相连/18

触觉:来自皮肤的感觉/20

第二章 当你来看此花时——心理学与知觉

拇指怎能遮住帝国大厦/24

知觉的选择性:舞台追光的玄机/26

知觉的理解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8

知觉的整体性:窥一斑而见全豹/30

知觉的恒常性:怎么看都一样/32

色彩在知觉中的神奇效应/34

错觉:被“歪曲”了的事实/36

第三章 三心二意妨碍了心想事成——意识和注意

鸡尾酒会效应:耳朵装上了“过滤器”/40

简单的难题:一手画方一手画圆/42

意识: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基础/44

潜意识: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力量/46

为什么睡觉的时候会做梦/48

梦从何处来/50

无处不在的心理暗示/52

催眠:真的睡着了吗/54

第四章 与时间斗争的武器——记忆的密码

我们是怎样记住事物的/58

感觉记忆:“过目就忘”是自然现象/60

短时记忆:一分钟就“消失”的记忆/62

长时记忆:极难忘却的记忆/64

遗忘是怎么一回事/66

快速记忆的方法/68

第五章 真实存在的读心术——行为动机

动机:行为的出发点/72

是什么决定了动机/74

需要冲突与挫折的合理化/76

为什么越想成功反而越难成功/78

动机与效果未必都一致/80

第六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绪情感

喜怒哀乐是怎么回事/84

关于情绪的理论/86

情绪的影响因素和情绪状态/88

情绪的指南针:表情/90

情绪与情感/92

情绪与人体健康/94

第七章 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能力——智力

什么是能力/98

智力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100

人会越来越聪明吗/102

智力具有个体差异/104

思维:人类特有的智力活动/106

第八章 魅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人格

人格:个性的心理特征/110

气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112

性格:人格的另一重要部分/114

高矮胖瘦可以看出性格/116

性格是健康的导向仪/118

各种各样的人格/120

人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122

第九章 人的一生如何发展——发展心理学

人生的发展阶段/126

婴幼儿时期的心理/128

儿童时期的心理/130

青年时期的心理/132

成年时期的心理/134

老年时期的心理/136

性别心理的发展/138

第十章 到底是群居动物——人类的社会性

我们害怕孤独/142

习惯跟着大多数人走/144

群体:压力还是动力/146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148

面对呼救,为何人们会坐视不管/150

第十一章 教育中的心理学

布猴妈妈的启示/154

孩子为什么胆小怕事/156

期望的神奇作用/158

奖励越多不一定就越好/160

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归因/162

警惕孩子的习得性无助/164

第十二章 管理中的心理学

为什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168

鲶鱼的追逐使沙丁鱼存活下来/170

给员工宣泄情绪的空间/172

批评员工,不妨先表扬他/174

激励员工也要用手段/176

不要让员工无所适从/178

第十三章 职场中的心理学

初来乍到,要给人留个好印象/182

防止办公室“情绪污染”/184

同事之间需要留有安全距离/186

摆脱上班恐惧症/188

轻松越过职场休克期/190

第十四章 婚恋中的心理学

男性和女性有什么不一样/194

恋爱中男女双方的常见误解/196

为什么恋爱中的男女总爱较劲/198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怎么回事/200

警惕婚前恐惧症/202

婚后的心理调适/204

第十五章 健康与心理

身体健康不等同健康的人/208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2 10

何为心理疾病/212

神经症与心身疾病/214

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216

现代心理疾病的心理疗法/218

附录 身边最经典的心理效应

禁果效应/222

刻板效应/224

投射效应/226

巴纳姆效应/228

超限效应/230

登门槛效应/232

破窗效应/234

心理摆效应/236

试读章节

6 梦从何处来

“昨天我做了一个好可怕的梦!”很多人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身边的人说说自己的梦境。

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很多人都知道心理学家、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写过一本著名的《梦的解析》。他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被还原了的内心压抑的欲望。

弗洛伊德的弟子阿德勒后来自立门户,创立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他认为梦是自我欺骗和自我催眠。在他看来,有理智、讲科学的人是很少做梦的。做梦的人,是为了用梦激起自己的一种情绪,好让自己做某些不理智的事情。

在梦的研究中,另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荣格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他不认为梦仅仅是为了满足愿望,也不认为梦进行了什么伪装。荣格认为,梦是无意识心灵自发的和没有扭曲的产物,梦给我们展示的是未加修饰的自然真理。

对于梦的来源,很多心理学家及专家学者都有着自己见解,可以肯定的是,梦是与睡眠是紧紧相连的,因此,梦是一种特殊的睡眠现象。

至于梦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梦的形成主要与刺激有关,这种刺激可能是外部的感觉刺激、身体内部的刺激、过往经历的刺激、白天心理活动的刺激以及潜意识的刺激。对于梦境,我们没有必要认定它是某种即将发生的事情的先前预兆,也没有必要认为它泄露了我们深藏于内心的潜意识活动,更没有必要为了它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7 无处不在的心理暗示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似乎有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了。

一条绸巾真的能让大量的新鲜空气流入密闭的工厂车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为什么它能令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呢?其实,这完全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当工人看到轻薄的绸巾不断飘动时,在心里就会产生“有新鲜空气不断涌入”的一种暗示,在这种暗示的作用下,工人就会感到身心舒畅,自然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

可见,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非常大。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通常都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例如,当别人说你脸色不好时,你可能就会有身体软弱无力等“生病迹象”,等到了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很健康没有生病之后,就会恢复神清气爽的状态。

心理暗示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消极的暗示则会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心理暗示带来的效果非常奇妙,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尽量避免那些消极的暗示,为自己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生活氛围。

8 催眠:真的睡着了吗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被某些东西连续、反复地刺激,就会从平常的意识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在这种意识状态下,将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这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就是一种催眠状态。

从心理学上来讲,催眠是人接受适当的暗示(如身心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意境想象等)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组织的活动状态。在这种活动状态下,人的自主判断、自主意愿活动减弱,对外界的感觉、知觉产生收敛性指向,使心理对生理的控制力量发挥到最高水平。

催眠术是通过特殊的诱导使人进入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技术,在此种状态下,人的意识进入一种相对削弱的状态,潜意识开始活跃,因此其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都和催眠师的言行保持密切的联系,就像海绵一样能充分汲取催眠师的指令。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催眠不是使人沉睡,而是催眠师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在被催眠者头脑中唤起的一种特殊意境。  催眠有两种基本形态——母式催眠与父式催眠。所谓母式催眠,指的是用温情去突破受术者的心理防线,也就是一种柔性攻势;而父式催眠则是以命令式的口吻发布指示,让人感到不可抗拒而不得不臣服。

催眠过程一般采取以下步骤:首先,让受术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催眠师要求受术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如想象中的风景、钟表的滴答声等,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或暗示受术者的感受和体验,使受术者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

催眠术现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心理治疗中,这是因为,催眠具有减压放松、调节身心、改善睡眠等作用。但是,除非受术者的意志很薄弱,否则催眠一般不会立即获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心理治疗中,一般都是将其他心理治疗方式与催眠辅助配合,从而使催眠发挥出明显的效果。

P50-54

序言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及内心的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正是由希腊文中的psyche(灵魂)和logos(讲述)两个词演变而来。伟大的先哲柏拉图提出将人分为灵魂和肉体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催生了心理学。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论灵魂》中,对人的感觉、记忆、回想、睡眠和清醒等与现代心理学相同的课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还探讨了灵魂的实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以及灵魂的种类与功能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精神现象关注和探索的开始。《论灵魂》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心理学著作。

心理学也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在19世纪以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中叶,心理学才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科学心理学从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短短130年的时间,因此说它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还是一门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的科学。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地会涉及心理学知识,例如教育子女要懂得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学、与人交往要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管理员工要熟悉管理心理学,等等。可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无处不在”的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因此也有人称心理学是21世纪的“学科之王”。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和运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学常识。在这一过程中,总有些人对心理学产生一些误解,如认为“心理学就是读心术”、“利用催眠法能知道人的心理活动”,等等,还有些人把心理学看作是一门深不可测的神秘科学。事实上,这只是因为人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心理学,所以才给心理学赋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要想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首先就要抛开以前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从科学的角度去学习它。本书是适合心理学初学者阅读的普及性心理学书籍,以图解的方式,力图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能借此书,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了解心理学。

除了心理学的基础性知识,本书还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列举了生活中的种种真实现象,剖析当中蕴含的心理学原理,力图使读者从心底感受到,心理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心理学是可以为我们日常生活服务的科学,熟悉并运用心理学常识,可以使我们在今后处理各种与人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学还是一门与我们的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希望这本书,能为每一位读者的生活增添幸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心理学(图解有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25698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6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