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遮蔽与记忆(名家文史精品2009)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人们在创造新一页历史的时候,不可能离开既往历史的影响,更离不开对既往历史的认识与科学总结。

本书收录杨天石、苏双碧、徐庆全、傅国涌、张耀杰等众多名家2009年度文史精品,通过这些“片面”的组合,亦可一窥“全面”的近代史。

内容推荐

收入本书的文章,都有自己的角度。单篇来看也许不是历史,但合起来看,或许就是历史的某一维度。如把书中林蕴晖的《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和茆家升的《大跃进中的安徽官场和一个人的觉醒》连起来看,前者是史家大角度、全方位探讨“三年困难时期”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后者却是安徽一省个案的一个视角。王文华的《晋察冀解放区的“五月复查”运动》是写山西土改中的事;景凯旋的《一个革命话语的产生》,详细披露了《白毛女》这一经典话剧的创作全过程。

本书还要特别提到台湾学者徐宗懋的《1947年春:中外记者团延安之行》一文。当年国民党胡宗南占领延安后怎样?徐先生以史家的笔法,提供了不少难得一见的细节。徐先生的优势是:身在放开“党禁”、“报禁”之后的台湾,能看到我们无法看到的史料。还有杨天石的《1949:蒋介石在日记中如何反省》、苏双碧的《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李蟠的《喝过延河水的红小鬼阎明智》、雷颐的《森有礼的悲剧》等,都是十分可读的篇什,且又能发人深思。

目录

一个扎根中国五十年的美军“战俘” 康鹏 王琰

大跃进中的安徽官场和一个人的觉醒 茆家升

喝过延河水的红小鬼阎明智 李蟠

无为而治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智效民

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 苏双碧

宿儒和通儒 李恩柱

超级卧底郭汝瑰的入党问题 陈益南

初冬怀王仰晨先生 王培元

1947年春:中外记者团延安之行 徐宗懋

晋察冀解放区的“五月复查”运动 王文华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决策始末 宋连生

冤狱遍地的江苏省清查“五·一六”运动 丁群

“天安门诗抄”出版前后 徐庆全

1980年“潘晓来信”事件揭秘 马立诚

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 林蕴晖

一个革命话语的产生 景凯旋

陈独秀的“吃饭要紧” 尤小立

“五四”当事人的争议与反思 张耀杰

1949:蒋介石在日记中如何反省 杨天石

醴陵“抗漕案”透视 洪振快

史量才为何遭暗杀? 傅国涌

森有礼的悲剧 雷颐

谁之过?列宁的说法——1919年—1920年苏波战争之谜 闻一

斯大林是怎样当上总书记的 郑异凡

霍查家族沉浮录 王洪起

苏联特工在中国 杨静水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出台及中国的反应 沈志华

遗札盈箱有泪痕 朱正

“四清”记事 荣斌

试读章节

一个扎根中国50年的美军“战俘”

康鹏 王琰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不久,就俘获了成千上万的“联合国军”。于是,志愿军在朝鲜北部的碧洞建起一个较大规模的战俘营。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一项新政策,允许战俘在“90天的冷却期”里自己作决定,可以选择回国,也可以选择留在战争所在国,还可以选择去某一个交战国。有21名被中国军队俘获的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居住,这件事一时间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当时许多美国人指责这22名战俘是被共产党“洗脑”的叛国者。

以后,这22名战俘有的先后回国,有的移居到了其他国家,只有一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的美军战俘一直留在了中国,在山东省济南市生活了50年,人们都习惯称他为“老温”。2004年,温纳瑞斯在山东省济南市去世。

温纳瑞斯第一次当兵,在战场上同日本法西斯作战;

而他第二次当兵,却被送到了朝鲜战场

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1922年3月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一个叫范德格里夫特的小镇上的工人家庭。他的祖父早年从希腊移民到美国,父亲当过煤矿工人和清洁工。温纳瑞斯兄妹4人,他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3个妹妹。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全家人仅靠他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经济上就更加困难了,作为家中长子的温纳瑞斯也不得不在上中学时就开始打工以贴补家用。中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温纳瑞斯跑了好几个州,还是没找到工作,万般无奈之下,他报名参了军。

1940年8月,温纳瑞斯当了美国陆军的一名步兵,先在巴拿马、哥伦比亚等中美洲国家驻扎,“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他跟随部队先后到过新几内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战场上同日本法西斯正面作战。特别在南太平洋美军驻扎的一些小岛上,面对日本飞机连续18个月的狂轰滥炸,身为炮兵的温纳瑞斯英勇作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二战结束后,温纳瑞斯复员回到了美国,先后在几家工厂做工。不料美国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在生活极为困难的情况下,1950年9月,温纳瑞斯只得第二次报名去当兵。两个月后他去了朝鲜,这年他28岁。温纳瑞斯同大批的美军一起,被派到38度线以北的平壤地区。1950年11月28日,美军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今韩国)李承晚军队引诱到预定地区后,发起了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战败四处溃逃。一天深夜,温纳瑞斯被四面突发的阵阵枪炮声惊醒,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做了志愿军的俘虏,被送到朝鲜碧洞第5战俘营。此时,温纳瑞斯来到朝鲜才一个多月。

在志愿军战俘营的两年半时间里,温纳瑞斯等战俘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管理人员发扬我军优待俘虏的传统,严格执行《日内瓦战俘公约》,待战俘如兄弟一般,感化了无数敌军战俘,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人民讲和平、讲人道的博大胸怀。

一提起战俘营,人们往往会想到恶劣的生活条件,阴森寒冷的牢房,战俘们在看守的皮鞭和刺刀监督下从事着沉重的劳役,稍有不顺从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打骂、刑罚甚至于被杀害。

虐杀战俘,可以说是人类自有战争以来的伴生物,一直被视为战胜者理应享有的特权,是向交战对手报复泄愤的一种本能行为和消灭后患的特殊手段,也是各国人民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有大量身为战俘的官兵惨死在虐待、苦役、酷刑、大批活埋和集体枪杀的暴力之下。比如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扎达鲍斯捷尔集中营、圣费南多俘虏营和奉天俘虏收容所,都是战俘的屠宰场。就连苏共中央政治局也曾集体作出决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造过血腥屠杀21800多名被俘波兰军官的“卡廷森林惨案”。

然而回忆起在战俘营的那些日子,温纳瑞斯则说,他的战俘生活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充满了耻辱、打骂和体罚;相反,而是充满了快乐和友爱:志愿军不让战俘干活,也不搜他们的口袋。至于金表等贵重物品,则由管理人员统一登记、管理,等遣返时还给他们。对那些犯了错误的战俘,管理人员也从不打骂,而是采用教育沟通的方法,最多关关禁闭,但绝不超过一周。俘虏营没有铁丝网,更没有当时美国一些媒体说的“密布的电网”。昔日战场上的敌人变成了朋友,因此温纳瑞斯认为,他的被俘对他来说并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他人生中的“解放”,是在战俘营中的两年半时光,使他逐渐获得了真理,有了真正的人生理想。

志愿军战俘营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冒着美军飞机不断轰炸袭扰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尽管供应补给紧张,前方战士一把炒米一把雪,但在志愿军战俘营里,战俘们的生活仍然不断得到改善。生活步入正轨后,志愿军俘管当局定出了俘虏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粮食875克,白面、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鱼50克,蛋50克,白糖25克。普通灶每人每天伙食费1545元(人民币旧币),轻病号灶2313元,重病号灶3634元。俘虏的这个伙食标准相当于志愿军团以上干部的中、小灶标准,比志愿军一般干部、战士的伙食标准高出很多。为了照顾俘虏们的生活习惯,特地从中国运去面包烤箱。信奉伊斯兰教的俘虏,还在生活上另有特别的照顾。

P1-3

序言

我曾在一篇小文里说过:“历史就是一面多棱镜,或是一座重峦叠嶂的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要识得其真面貌,惟有远近高低看。尽管,结果难免片面,但正是这些‘片面’的组合,才能窥其‘全面’。”

收入本书的文章,都有自己的角度。单篇来看也许不是历史,但合起来看,或许就是历史的某一维度。如把书中林蕴晖的《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和茆家升的《大跃进中的安徽官场和一个人的觉醒》连起来看,感觉就不一样了。前者是史家大角度、全方位探讨“三年困难时期”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后者却是安徽一省个案的一个视角。作为中共党史专家的林蕴晖先生说:现有的半官方出版物及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情况,大体有饿死1000多万、2000多万、3000多万到4000多万人四种说法。究竟哪一种说法最接近?至今还是一个谜。

只有真问题,才有真学问。当下,国内土改运动研究虽无课题计划,也无项目申报,但确实有不少学者在关注,如南昌大学教授胡平今年就发表了《1946—1949年边区土改往事》(见《同舟共进》2009年第3期)。2008年白若莉在《炎黄春秋》发表了她父亲白介夫(曾任北京市政协主席、土改时任长白县委宣传部部长)写的《长白山地区土改运动纪实》,2006年何之光发表了《<土地改革法>的夭折》。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智效民先生去年曾出版《刘少奇与晋绥土改》专著,书是台湾秀威出版的,可惜读到的人很少。本书中王文华的《晋察冀解放区的“五月复查”运动》也是写山西土改中的事。何为“五月复查”运动?王文说:“1947年4月下旬,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后,发现这里农民吃、穿、住仍很困难,见有的农民冬天没有棉衣穿,窗户上没纸糊,认为这里的土改没有晋冀鲁豫解放区搞得彻底。1947年5月3日,中央工委在阜平县城南庄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会上批评晋察冀解放区贯彻《五四指示》不深入,土改不彻底,右了,农民没有真正翻身,要对土改运动复查,纠正右的错误。会上提出‘一升租子也是剥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意见就是政策,就是法院’,‘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等左倾口号。”结果“清算地主”演变成“哄抢财物”,乱打乱杀现象严重。“仅5月20日至22日,建屏县就打死141人,其中洪子店区打死、杀死28人,自杀1人。夹峪村处死13人,有的零刀碎剐,有的乱棒打死,有的石头砸死。盖家峪会场上摆着3口铡刀,台上一声喊,3个执行者挥舞铡刀将6人劈死,把群众吓得滚坡的、逃跑的,气氛十分恐怖……”当然,我也注意到,当年何之光先生的文章发表后,曾遭到批评。但我觉得,批评只要是说理的、摆事实的,道理自会越辩越明,真相只会越说越清楚。

如今50岁以上的国人,恐怕无人不知《白毛女》的故事了。几十年来,人们往往都把《白毛女》当真人真事看。我曾看到有文字记载,说当年在解放区演出此剧时,有苦大仇深者冲上舞台,或是台下用枪瞄准,硬要杀了黄世仁。其实《白毛女》的故事是虚构创作出来的。本书中景凯旋的《一个革命话语的产生》,就详细披露了此经典话剧的创作全过程。在创作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人就是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周扬。“白毛女”是怎样和“革命话语”联姻的,读过此文,大致就知道了。也自然知道了“这个社会生产和流通以真理为功能的话语,以此来维持自身的运转”的奥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演出《白毛女》,其他演员谢幕时站在舞台前面,而黄世仁扮演者只能跪在舞台一角;而今有文艺评论家到大学讲学,不是有90后女大学生表达了“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吗?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景先生还通过《白毛女》诞生过程的梳理,指出从“五·四”到“延安”,工农已取代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知识分子不再是教育民众、而是受民众教育的对象;“延安文化”已成为“西方马列话语”与“东方民间话语”的一种结合。应该说,景先生是有自己见解的。  还要特别提到台湾学者徐宗懋的《1947年春:中外记者团延安之行》一文。当年国民党胡宗南占领延安后怎样?徐先生以史家的笔法,提供了不少难得一见的细节。徐先生的优势是:身在放开“党禁”、“报禁”之后的台湾,能看到我们无法看到的史料。还有杨天石的《1949:蒋介石在日记中如何反省》、苏双碧的《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李蟠的《喝过延河水的红小鬼阎明智》、雷颐的《森有礼的悲剧》等,都是十分可读的篇什,且又能发人深思。

是为序。

向继东(执笔)

2009年12月31日午夜

急就于长沙雨漏斋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人们在创造新一页历史的时候,不可能离开既往历史的影响,更离不开对既往历史的认识与科学总结。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学部委员 杨天石

据1993年10月29日《新民晚报》报道,一支中外探险队在西部沙漠深处,看到一个叫钟剑锋的白发老人,他在“文革”中因为成分问题逃入沙漠,一躲就是24年,毫不知晓外面世界的变化。举这个现代“白发男”的事例是想说明,在人类生活中,苦难与拯救是一个永恒的传说……

——南京大学教授 景凯旋

一代青年的迷惘,引发了30年的思想变局。改革开放已经进行30年,多元价值观也基本建立。不过,在新一代青年坚定地拥抱更为功利的价值观时,曾经引起潘晓们迷惘的理想主义,却已经杳无踪迹了。

——人民日报资深编辑、评论家 马立诚

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联共(布)党史》曾被我们奉为圣典,当斯大林走下神坛之后,才知道那并非历史的真实。有人说“那是用血写成的谎言”,这话确否暂且不论,但它确实只能算是布尔什维克“斯大林派”的历史。要是站在托洛茨基立场上看,那当然全是颠倒黑白的。

——媒体资深编辑 向继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遮蔽与记忆(名家文史精品200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国涌//向继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63675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7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4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