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一种经济关系,但作者的兴趣显然不仅仅满足于对高利贷活动的形式、利率等经济问题的研究,而是着眼于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高利贷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及其作用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论述。因此,可以说《高利贷与20世纪西北乡村社会》由高石钢所著,是以高利贷人手,深入研究20世纪西北乡村社会的一部力作。
图书 | 高利贷与20世纪西北乡村社会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利贷是一种经济关系,但作者的兴趣显然不仅仅满足于对高利贷活动的形式、利率等经济问题的研究,而是着眼于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高利贷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及其作用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论述。因此,可以说《高利贷与20世纪西北乡村社会》由高石钢所著,是以高利贷人手,深入研究20世纪西北乡村社会的一部力作。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做法、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提出的主要观点 四 本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的主体资料 第一章 关于高利贷的概念、起源和发展问题 第一节 高利贷概念的界定 一 关于高利贷定义的诸种诠释 二 界定高利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中国古代高利贷的起源与发展 一 中国古代高利贷的起源 二 中国古代高利贷的发展 三 高利贷资本向近代借贷资本的转化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期西北农村民间高利贷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第一节 高利贷的活动形式 一 货币借贷 二 实物借贷 三 押当高利贷 四 商业高利贷 第二节 农户的负债率和负债额 一 农户的负债率 二 农户的负债额 第三节 借贷利率 一 借贷利率的基本情况 二 借贷利率所呈现出的特点 第四节 高利贷网络的构成 一 私人的放贷队伍 二 寺院、学校的放贷 三 商号、典当行、钱庄的放贷 第五节 借贷期限 第六节 借贷用途 第七节 20世纪上半期西北农村民间高利贷的特点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期西北农村民问高利贷盛行原因分析 第一节 沉重的农民负担 一 超额的地租剥削 二 田赋的急剧增长 三 其他苛捐杂税、兵差力役等临时摊派的征收 第二节 灾荒的影响 一 近代西北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 二 灾荒的危害 第三节 人地矛盾的突出 一 可耕地匮乏 二 地权分配不公 第四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一 生产技术的落后 二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三 家庭副业不发达 第五节 农村金融枯竭,金融机构少,资金缺乏 第六节 一些陋习的影响 一 婚丧铺张陋习 二 吸食鸦片 三 赌博活动 第四章2 0世纪上半期西北高利贷对西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家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关于高利贷资本历史作用评价的基本观点 一 全盘否定的观点 二 一分为二的观点 第二节 高利贷对西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家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 二 积极影响 第五章 国民政府解决农村高利贷的尝试 ——新式金融在西北的农贷活动绩效评价 第一节 新式借贷机构在西北的建立与活动 一 现代银行机构在西北的建立及农贷活动 二 信用合作社及其农贷活动 三 农民借贷所、农业仓库和合作金库 第二节 新式借贷机构在西北地区进行农贷活动的绩效评价 一 农贷活动的积极作用 二 农贷活动的缺陷与不足 第六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北农村民问高利贷的新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北农村民间高利贷概况 一 高利贷的规模及借贷数额 二 借贷的利率 三 借贷的用途 四 放贷的主要资金来源 五 借贷的方式 六 借贷的期限 第二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北农村民间高利贷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一 农户中的民间借贷普遍且规模较大,其中高利借贷比例高的现象仍很突出 二 高利贷的活动形式相对简单,并出现了一些新形式 三 高利借贷用途中虽然生活消费性借贷仍占一定比例,但生产经营性借贷比例在明显上升,呈现多样性、分散性的特点,并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收入群体中表现出差异性 四 借贷的利率水平较为复杂,差别较大 五 借贷的资金来源多元化 六 借贷的信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七 从西北农村民间高利贷的分布看,呈现出“四多四少”的特征 八 近几年来西北农村高利贷规模呈下降趋势 第七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宁夏农村民间高利贷个案调查分析 第一节 宁夏农村民间借贷的组织体系考察 一 措钱 二 借钱 三 合会或摇会 四 标会 五 放青苗者与押干谷者 六 互助储金会 七 农村合作基金会 八 少数民族(回族)的民间借贷形式 九 高利贷 第二节 宁夏三县农村民间高利贷个案调查分析 一 盐池县民间高利贷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二 同心县民间高利贷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三 中宁县农村民间高利贷基本情况和特点 四 对宁夏农村民间高利贷特点的总体分析 第三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宁夏农村民间高利贷活跃原因分析 一 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户收入水平较低是促使农户进行民间高利借贷的主要经济原因 二 农村正规金融支农作用有限,服务不能满足农户借贷的资金需求,农村资金缺乏 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使高利贷有了生存土壤 四 民间高利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使其在农村拥有生存与发展的市场 五 农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 六 民间高利贷活跃的其他因素 第四节 民间高利贷对宁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 积极作用 二 消极作用 第八章 对解决西北农村高利贷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 要努力发展西北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彻底消除贫困现象,这是消除高利贷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 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这是提高西北农民生活水平,避免农户由于生活负担过重而趋向借高利贷的重要工作 三 深化农村金融流通体制改革,增加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为农民在生产生活上的贷款需求提供满足 四 对于已普遍存在的农村高利贷现象要加以规范和引导,转变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由打压、禁止,转变为“疏堵并举” 五 建立新型商会信贷模式,解决商业银行的“不作为’,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六 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依托银行中介,规范民间高利贷 七 推行农村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的幅度 八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积极探索面向农户的信用担保制度 附录 宁夏盐池、同心、中宁三县农村民间高利贷实地调查访谈录(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利贷与20世纪西北乡村社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石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958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6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2.96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