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鲤鱼的百裥裙》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它的故事起因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金鲤鱼的孙女姗姗要穿奶奶的一条大红色的西洋百裥裙去参加学校的欢送会上的服装表演。而牵扯出的金鲤鱼的过去……
这篇小说反映了旧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作者透过一条百裥裙。让我们看到了旧中国的糊涂制度和深深扎根于旧社会妇女的头脑中的旧阶级制度。
图书 | 金鲤鱼的百裥裙/港台暨海外华人作家经典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鲤鱼的百裥裙》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它的故事起因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金鲤鱼的孙女姗姗要穿奶奶的一条大红色的西洋百裥裙去参加学校的欢送会上的服装表演。而牵扯出的金鲤鱼的过去…… 这篇小说反映了旧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作者透过一条百裥裙。让我们看到了旧中国的糊涂制度和深深扎根于旧社会妇女的头脑中的旧阶级制度。 内容推荐 这篇小说通过“金鲤鱼”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表现了身为小妾的小人物令人心碎的遭遇及其凄惨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日常生活领域,使得穿什么衣服也成了一种社会身份的标志,一种政治化的权力问题,由此表现了旧中国妇女沉痛的心灵创伤。 目录 金鲤鱼的百裥裙 琼君 殉 烛 烛芯 初恋 晓云 试读章节 金鲤鱼的百裥裙 金鲤鱼有一条百裥裙 金鲤鱼有一条百裥裙,大红洋缎的,前幅绣着“喜鹊登梅”。金鲤鱼就喜欢个梅花,那上面可不是绣满了一朵朵的梅花。算一算,足足有九十九朵。两只喜鹊双双一对地停在梅枝上,姿势、颜色,配得再好没有,长长的尾巴,高高地翘着,头是黑褐色的,背上青中带紫,肚子是一块白。梅花朵朵,真像是谁把鲜花撒上去的。旁边两幅是绣的蝴蝶穿花,周边全是如意花纹的绣花边。 裙子是刚从老樟木箱子里拿出来的,红光闪闪地平铺在大沙发上。珊珊不知怎么欣赏才好,她双手抚着胸口,兴奋地叹着气说: “唉!不得了,不得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百裥裙!” 她弯下腰伸手去摸摸那些梅花,那些平整的裥子,那些细致的花边。她轻轻地摸,仿佛一用力就会把那些娇嫩的花瓣儿摸散了似的。然后她又斜起头来,娇憨地问妈妈: “妈咪!这条百裥裙是你结婚时穿的礼服吗?” 妈妈微笑着摇摇头。这时爸爸刚好进来了,妈妈看了爸爸一眼,对珊珊说: “妈咪结婚已经穿新式礼服哕!” “那么这是谁的呢?”珊珊又一边轻抚着裙子一边问。 “问你爸爸吧!”妈妈说。 爸爸并没有注意她们母女在说什么,他是进来拿晚报看的,这时他回过头来,才注意到沙发上的东西。他扶了扶眼镜,仔细地看了看,并没有看出什么来。 “爸,这是谁的百裥裙呀?不是妈咪跟你结婚时穿的吗?”珊珊还是问。 爸爸只是轻轻摇摇头,并没有回答,仿佛他也闹不清当年结婚妈咪穿的什么衣服了。但是停一下,他像又想起了什么,扭过头来,看了那裙子一眼,问妈咪说: “这是哪里来的?” “哪里来的?”妈咪谜语般的笑了,却对珊珊说: “是你祖母的呀!” “祖母的?是祖母结婚穿的呀!”珊珊更加惊奇,更加地发生兴趣了。 听说是祖母的,爸又伸了一下脖子,把报纸放下来,对妈咪说: “拿出来做什么呢?” “问你的女儿。”妈妈对女儿讲“问爸爸”,对爸爸却又讲“问女儿”了,总是在打谜语。 珊珊又耸肩又挤眼的,满脸洋表情,她笑嘻嘻地说: “我们学校欢送毕业同学晚会,有一个节目是服装表演,她们要我穿民初的新娘服装呢!” “民初的新娘子是穿这个吗?”爸爸不懂,问妈妈。 “谁知道!反正我没穿过!”妈咪有点生气爸爸的糊涂,他好像什么事都忘记了。 “爸,你忘了吗?”珊珊老实不客气地说,“你是民国十年才结婚的呀!结了婚,你就一个人跑到日本去读书,一去十年才回来,害得我和哥哥们都小了十岁(她撅了一下嘴)。你如果早十年生大哥,大哥今年不就四十岁了?连我也有二十八岁了呀!” 爸爸听了小女儿的话,哈哈地笑了,没表示意见。妈妈也笑了,也没表示意见。然后妈妈要叠起那条百裥裙,珊珊可急了。说: “不要收呀,明天我就要拿到学校去,穿了好练习走路呢!” 妈妈说:“我看你还是另想办法吧!我是舍不得你拿去乱穿,这是存了四十多年的老古董咧!” 珊珊还是不依,她扭着腰肢,撒娇地说: “我要拿去给同学们看。我要告诉她们,这是我祖母结婚穿的百裥裙!” “谁告诉你这是你祖母结婚穿的啦?你祖母根本没穿过!”妈妈不在意地随口就讲了这么一句话,珊珊略显惊奇地瞪着眼睛看妈咪,爸爸却有些不耐烦地责备妈妈说: “你跟小孩子讲这些没有意思的事情干什么呢?” 但是妈妈不会忘记祖母的,她常说,因为祖母的关系,爸爸终于离开十年回来了,不然的话,也许没有珊珊的三个哥哥,更不要说珊珊了。 爸爸当然更不会忘记祖母,因为祖母的关系,他才决心到日本去读书的。 在这里,很少——可以说简直没有人认识当年的祖母,当然更不知道金鲤鱼有一条百裥裙的故事了。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鲤鱼的百裥裙/港台暨海外华人作家经典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海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404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9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