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基础是作者于200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同性恋内容提示》。全书共分十三个章节,主要对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的田纳西·威廉斯不为人所知的方面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有些模糊,有些清楚——同性恋主题和内容的表现方式》《谁是那只“猫”?——重读〈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妈妈,我为什么如此孤独?——老年女性形象分析》《无足之鸟风上眠——“逃亡一族”形象分析》等。
图书 | 田纳西·威廉斯新论/外教社博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的基础是作者于200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同性恋内容提示》。全书共分十三个章节,主要对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的田纳西·威廉斯不为人所知的方面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有些模糊,有些清楚——同性恋主题和内容的表现方式》《谁是那只“猫”?——重读〈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妈妈,我为什么如此孤独?——老年女性形象分析》《无足之鸟风上眠——“逃亡一族”形象分析》等。 内容推荐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但在我国关于他的研究并不多。虽然他的创作风格一般谈不上前卫,但他的作品并不好懂,往往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除了随处可见的象征、隐喻和用典以外,其多数作品都有一明一暗两个主题。传统批评往往过多关注其中的显性主题,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隐性主题。本书的宗旨就是拆灞解魔术、揭开伪装,昭示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田纳西·威廉斯。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有些模糊,有些清楚——同性恋主题和内容的表现方式 第二章 “错觉”与“真相”——重读《玻璃动物园》 第三章 悲剧并不发生在舞台上——《欲望号街车》主题辨析 第四章 谁是那只“猫”?——重读《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第五章 吃人与自然——《突然间去年夏天》中的吃人情节分析 第六章 自寻毁灭的救主——《奥菲斯降临》等作品中“拯救”的象征 第七章 田纳西·威廉斯的“二重身”——重读《夏与烟》 第八章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玫瑰文身》中性解放主题的背后 第九章 妈妈,我为什么如此孤独?——老年女性形象分析 第十章 虚伪、凶残是你们的名字——反面人物形象分析 第十一章 樊笼与囚鸟——《现实大道》中“囚禁”的隐喻分析 第十二章 无足之鸟风上眠——“逃亡一族”形象分析 第十三章 哭泣的诗人——同性恋艺术家形象分析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一 田纳西·威廉斯大事年表 附录二 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一览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田纳西·威廉斯新论/外教社博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尚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6199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3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073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