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现代人心情调节术)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现代人的压力都这么大?为什么“郁闷”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为什么焦虑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为什么现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由翟玉峰编著的这本《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通过“生命第一”“病由心生”“想开一点”“释放压力”“向谁倾诉”“说出爱情”“婚内寂寞”“理智宣泄”“别再难过”等九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现在很多人“心里不痛快的”原因,并讲述了大量切实可用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相信本书定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内容推荐

由翟玉峰编著的这本《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心理分析案例和精练的要点,告诉读者:“忧悲多恚,病乃成积”“百病皆生于气”“万病则源于心”。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内心的不痛快是引起家庭社会不和谐的罪魁祸首。让《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一书带你说出心里的不痛快,还你一个健康的心灵,使你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目录

第一章 生命第一:为何如此轻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

 1.对富士康“连环跳”的反思

 2.为什么现代人的压力都这么大?

 3.为什么现代人都这么焦虑?

 4.为什么“郁闷”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

 5.为什么许多人都不痛快?

第二章 病由心生:不痛快招来各种疾病

 1.不痛快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2.不痛快使孩子走向叛逆

 3.不痛快导致青年人孤独抑郁

 4.不痛快迫使中年人未老先衰

 5.不痛快考验老年人心理底线

第三章 想开一点: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

 1.不要把说出不痛快当成坏事

 2.把内心的压抑释放出来

 3.把焦虑的情绪倾诉出来

 4.把紧张的状态表达出来

 5.把痛苦的心情诉说出来

 6.把愤怒的心结发泄出来

 7.勇敢说出不痛快才好

第四章 释放压力:别做职场中的闷葫芦

 1.说出自己的期望薪值

 2.尝试对领导说“NO”

 3.不要强装同事之间的“老好人”

 4.不要怕被拒绝,说出自己的“Idea”

 5.软硬兼“说”,刚柔相济

 6.有效沟通,通力合作

第五章 向谁倾诉:朋友能够帮你分担生活中的不痛快

 1.珍惜可以让你诉苦的好朋友

 2.放松心中的戒备,向朋友敞开你的心怀

 3.苦了、累了找“哥们儿”

 4.不要让坏情绪堆积起来

 5.一生需要有个能倾诉的知己

 6.朋友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第六章 说出爱情:相爱容易相处难

 1.爱情不仅需要表示,更需要表达

 2.爱情中不能一味奉承,也要有不满和批评

 3.卸下男人“强者”的面具,爱人是你温暖的港湾

 4.用说出来的“醋”调出美味爱情

 5.双方可以批评发泄,但不要讽刺挖苦

 6.爱不是唯一,当爱已成往事

 7.说来说去,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

第七章 婚内寂寞:把家庭的不和谐因素说出来

 1.女人要倾听,男人要“唠叨”

 2.生活压力共同承担,压力大了就要说出来

 3.平等心态,欣赏你的另一半

 4.让孩子把心事说出来,把想法说出来

 5.姑嫂婆媳别“怄气”,把不满意的说出来

 6.说出不痛快也能避免“冷暴力”

第八章 理智宣泄:让自己成为倾诉高手

 1.做个爱诉苦、会诉苦的人

 2.倾诉是医治不痛快的“心药”

 3.倾诉不是满腹牢骚、说三道四

 4.借泪水发泄自己的心结

 5.适当称赞为诉苦“做功课”

 6.为自己写一本“诉苦”日记

第九章 别再难过:善于沟通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1.说出不痛快是最完美的解压器

 2.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3.工作中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难事

 4.语言中要有倾诉,有表达,有幽默

 5.唠叨是把双刃剑,适度唠叨才健康

 6.做自己的心理按摩师

试读章节

2.为什么现代人的压力都这么大?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正如二次大战之后,英美等国处于经济恢复时期,那时人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好。但从上世纪60年代_的经济发展时期开始,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问题。 “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摇滚乐、反战运动等为代表的文化现象的出现,恰恰说明物质生活的富足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心理的健康稳定。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阵痛和动荡,形成了太多难以打开的心结,如工作紧张、事业受挫、经济重压、考试重负、心灵创伤、适应障碍、缺乏信心、缺少关爱等……几乎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存在心理问题,不过表现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影响他人和社会,诱发一些不稳定因素,给社会财富和秩序造成重大损失。

现代社会的人们比起老一辈来说,所要承受的生活工作压力前所未有。在当代社会,诸如打猎、种植等生存竞争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生存竞争已经被诸如购房、买车、失业、升迁等威胁所取代,我们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制也不再适用。想象一下,目前大部分的事情我们无法解决或躲避,那些大打出手或者退缩不前的行为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鼓励的,无奈的现实状况使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首先,现代化的高速进行削弱了传统的血缘关系,家庭结构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家庭破裂和重组的比例增加,离婚率越来越高。从家庭生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的关系来看,家庭历来都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支持和维护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一方面引起冲突和压力,造成心理困难。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总的说来家庭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但两种作用成分却在发生着令人担心的消长,积极的作用在下降,消极的作用在增长。许多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学生、父母关系不和的学生、父母忙于自我发展无暇顾及孩子的学生,往往因家庭关系而出现大量的心理问题。

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也大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比传统社会加快了很多,这会剥夺人们进行反思和心理放松的机会,使人不明确自己的状况和生活目标。而城市化和人口增多导致的人口密集也使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都使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并无从缓解,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科技是把双刃剑”,正是科技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导致许多人的工作十分紧张,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这使他们容易患上“紧张状态病”。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的人,大多都感到工作没有趣味,没有成就感,感到焦虑、紧张和抑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一名航空公司的驾驶员,就曾经因为患有这种“紧张状态病”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此后,对日本一万多名公司职员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处在心神不宁、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竟然高达41%。而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自杀率比较高的,其自杀率是美国的2倍,英国的3倍。日本的自杀死亡人数自1988年突破3万人后,至今十几年来每年的自杀人数都在3万人以上。这些自杀死亡的人数相当于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6倍,约为每年癌症死亡人数的1/10。而造成日本员工这种高自杀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企业管理过于严格,而且员工需要经常加班,这种企业文化使员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这种压力长时间不能缓解,就会使一些人用自杀这种方式来获得解脱。

据中新网消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项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30岁的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31~40岁的人群次之。中科院的研究人员花了4年时间,问询了包括企业员工、医疗卫生人员、教育工作者、农民、公务员等十几个职业在内的人群,最终将获得的8000余项压力数据总结归纳为具有普遍意义的10个方面,其中以社会环境压力、工作压力、个人成就压力最为突出。这些压力就像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在人们的心头,即使生活再富足也无法感到快乐。这个由权威部门发出建立在大量实证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从一个侧面真实展示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状况。同时,它给我们以警醒: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不但要物质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疏导,缓解民众心理上的压力,让民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但现在这个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冲着利益一路奔跑,一切以利益为主,所以要想缓解生存的压力,除了国家需要积极进行改善以外,还有赖于每个个体的自我努力。因为任何的压力都源自内心,只有当内心有了精神依傍、幸福有了更多的实现途径,人生的压力、精神的焦虑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和缓解。当我们认识压力,面对压力,才有可能消除压力。

P9-11

序言

2010年以来,深圳富士康连续发生青年员工坠楼死伤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青年怎么了?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如此轻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令人震惊的“连环跳楼案”,史无前例地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一工作紧张、事业受挫、经济重压、考试重负、心灵创伤、适应障碍、缺乏信心、缺少关爱等等问题,严重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防线,现代社会的很多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为什么现代人的压力都这么大?为什么“郁闷”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为什么焦虑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为什么现在离婚率居高不下?

俗话说,“病由心生”。调查显示,76%的疾病都是情绪病。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使情绪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可见,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工作和生活,而且严重地影响了他人和社会的正常发展,诱发一些不稳定因素,给社会财富和秩序造成重大损失。

心理学家证实,倾诉确实是减压的良方,人心里有了不痛快的事情时,还是应该倾吐出来的。研究表明,因为个人具有个体性、主体性,所以,如果个人注意自己心理问题疏导的话,90%社会悲剧都将能避免。

说出不痛快不是坏事,所以,我们有压力没必要隐瞒,说出来反而对自己更有利。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说出不痛快属于正常的心理调节,对于各种心理疾病的预防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使患者的心理保持健康的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善于发泄自己情绪的人,就不容易和精神疾病沾上边。

《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一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心理分析案例和精练的要点,告诉读者:“忧悲多恚,病乃成积”“百病皆生于气”“万病则源于心”。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内心的不痛快是引起家庭社会不和谐的罪魁祸首。让本书带你说出心里的不痛快,还你一个健康的心灵,使你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现代人心情调节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翟玉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5705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