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获得2000年美国政治学协会维多利亚-塞舌尔奖。法律与女性的关系怎么样,女性为什么被慢慢排挤出主流法学之外,如何建构一种女性主义的法理学,这种建构对于法学的发展有何影响和作用,著名的法学家朱迪斯·贝尔教授在本书中为我们一一分析、解答了这些问题。
| 图书 | 女性的法律生活(构建一种女性主义法学)/社会思想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获得2000年美国政治学协会维多利亚-塞舌尔奖。法律与女性的关系怎么样,女性为什么被慢慢排挤出主流法学之外,如何建构一种女性主义的法理学,这种建构对于法学的发展有何影响和作用,著名的法学家朱迪斯·贝尔教授在本书中为我们一一分析、解答了这些问题。 内容推荐 朱迪斯·贝尔认为,现今的女性主义法学界没能有力地回应女性生活中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女性主义学者们从主流的智识辩论中抽身出来,反而把自己边缘化了。在本书中,贝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的女性主义法学框架——这一框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将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相结合,重新焕发了女性主义的实用价值。 传统的女性主义理论认为,法律体系具有男性偏见。而在作者看来,传统的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一偏见的处理“矫枉过正”了,它过于强调制度体系中不利于女性的那些方面,却对于如何利用这一制度体系提升女性权益缺乏洞见,并且使传统学者忽视了女性主义议题的合法化、正当化。更糟糕的是,原本是传统法律理论的先天性缺陷导致了偏见的存在,女性主义者们却错误地将偏见产生的原因归结于自由主义。传统的女性主义路径导致了对诸如“男性与女性的特征性差异”之类的抽象问题无休止的争论,而没能集中力量解决法律体系中的核心矛盾。作者通过对宪法性解释、生育选择和胎儿保护等法律问题的关注,围绕传统理论的三大中心元素——平等、权利和责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女性主义解释体系。贝尔将她的理论称为“后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这一法律进路不仅赋予个体自由以价值,也认识到我们为满足个体诉求——这诉求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可能各不相同——所担负的责任。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法律贯穿了女性的生活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法律的性别为男?女性主义法学的基础 第三章 是什么让法律的性别为男?性别化的法学与女性主义批判 第四章 法律如何是男性的?性别化方法与女性主义回应 第二部分 以女性生活贯穿法律 第五章 重建平等宪法中的女性权利原则 第六章 重建权利女性主义的生育自由 第七章 重建责任女性的胎儿保护 第八章 迈向后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索引 案例索引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女性的法律生活(构建一种女性主义法学)/社会思想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朱迪斯·贝尔 |
| 译者 | 熊湘怡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6231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9 |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7 |
| 宽 | 157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4566 |
| 版权提供者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