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
内容
编辑推荐

解密私募融资的行业运作规则,学习中小企业私募融资的思路。

《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由安迪·樊著,用生动而感性的笔触,记录资本市场一个个真实的传奇。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翻译官、华尔街资本运作高手隆重推出!

创富神话“天融八部”,带你走进资本与财富的神奇世界!

武侠神话首推《天龙八部》,创富传奇请看“天融八部”!

内容推荐

《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由安迪·樊著:如果把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惊涛骇浪的私募股权市场无疑是一个分水岭。

在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私募股权的力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新兴资本市场的同时,更多的企业看到了希望,得到了支持,实现了飞跃。在拥有5000余万家企业的中国,尚德、如家快捷酒店、麦考林……无数成功企业的背后无不留下了“私募股权”的印迹。

《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适合金融投资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私募股权融资——企业财富裂变之道

 第一章 私募股权融资综述

第一节 私募股权让企业重获新生

第二节 私募股权融资,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优方式

第三节 私募股权市场,70年风雨路

 第二章 私募股权融资在中国

第一节 私募在中国

第二节 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市场的特点

 第三章 私募背后的家族——最活跃的PE

第一节 凯雷投资集团:“总统俱乐部”

第二节 KKR: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始祖

第三节 高盛:最古老的投资机构

第四节 华平投资:第一个进人中国的投资者

第五节 软银:“网络产业的创造者”

第六节 红杉资本:抓住每次机遇的传奇

第七节 弘毅投资:国企改革的参与者

第八节 君联资本:本土投资的佼佼者

第二部分 沉浮风云录——私募股权融资案例解析

 第四章 房地产:私募股权融资破难局

第一节 大连万达:四百亿资金争夺战

第二节 恒大地产:挫折IP0背后的故事

 第五章 网络金融:私募股权融资掀惊澜

第一节 完美时空——20分钟说服软银赛富

第二节 麦考林:私募“抢宝”,中国B2C上市第一股

第三节 深圳发展银行:外资控股中资银行首例

 第六章 生产制造:私募股权融资成主流

第一节 安信地板:众多PE争夺的地板

第二节 好孩子:国内第一宗杠杆收购案

第三节 嘉禾木:“知本家”的时代

第四节 西部矿业:高盛演绎“世界第一回报”

 第七章 高新科技:私募股权融资引活力

第一节 无锡尚德:四年登陆纽交所

第二节 迈瑞生物:医疗器械私募第一家

第三节 远望谷:中国RFID产业的领军者

第四节 科大讯飞:投资者的盛宴

 第八章 酒店零售:私募股权融资狂飙起

第一节 如家: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第二节 7天连锁酒店:逆市中一枝独秀

第三节 国美:上市后的PIPE

第九章 教育传媒:私募股权融资铸金路

第一节 安博:做教育行业的擎天大树

第二节 正保远程教育:中国第一大网络远程教育提供商

第三部分 私募股权融资流程全攻略

 第十章 私募股权融资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卓越的企业管理团队

第二节 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第三节 较强的产品竞争优势

 第十一章 私募股权融资的运作流程

第一节 企业准备

第二节 私募股权融资流程

第三节 监督和控制

第四节 私募股权的退出

附录 安迪·樊(AndyFan):集“六大传奇”于一身的华商领袖

写在最后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私募股权让企业重获新生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可怕的是什么?是资金链断裂?工人罢工?还是竞争对手过于强大,企业没有生存空间?抑或是经济危机,形势一片灰暗?不,这些都不是。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可怕的是内部的腐朽,由内而外的崩塌。

IBM就曾经历过这样一段灰暗的日子,那是1980年的一个冬天,已经69岁的。IBM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流——来自DEC:的挑战。当时,IBM已经是全美最知名的商用机械公司,但是在面对竞争对手DEC:公司的崛起,IBM却显得十分无力,因为当时的IBM已经呈现出了一片暮气,公司管理层过于驳杂,官僚主义严重,阶级意识浓厚,企业员工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全然不为公司着想,业绩愈发下降,人才逐渐凋零,这就是当时的IBM的现状,面对生机勃勃的DEC,IBM由上到下都感觉到一股无力,虽然它们当时仍然保持着全美第一商用机械公司的光环,但是他们知道,这个光环,或许明天就会被。DEC打得粉碎。为什么IBM会如此不自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DEC公司,一个新产品研发的方案从申报到批准只需要三天的时间,而在IBM这个时间为三个月,一层层的检查,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冗长的程序让IBM从上到下都感觉疲惫不堪,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IBM没救了。

但就在此时,私募股权融资如同一个野蛮的天使一般闯了进来。1981年,IBM接受了来自巴菲特的私募股权融资,巴菲特进入IBM之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帮助IBM进行了一系列改变:裁员、重组、并购,那段时间,IBM就如同一位迟暮的老人重新焕发了生机,通过改革,IBM的官僚主义彻底消失,内部员工精简了许多,留下的都是真正的精英,而公司在制度流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个项目申报再也不用经过几个月才能交到决策层手中了,而IBM,也再一次向世人宣告了他的强大——蓝色巨人并未倒下。

曾几何时,思科、微软、谷歌、苹果、雅虎、亚马逊,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都曾遇到过类似:IBM的情况,企业产业冗杂,资产斑驳不清,员工基数庞大但是却没有与之相配的生产力,管理层不作为,资金缺乏、企业濒危。每当这时,我们总能发现私募股权融资的身影,它在关键的时刻进入这些企业,给企业带来资金和改革,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重获新生。这就是私募股权融资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拯救了这几家知名企业,甚至拯救了数以万计的公司。

1980年_2011年,仅美国就产生了1900个私募股权融资交易案例,而这些被投资企业平均每年提高产值约为40亿~150亿美元。这意味着私募股权融资一旦进入被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就能够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这就好比是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一家企业或许已经濒临倒闭,此时它的新陈代谢已经逐渐缓慢,体内毒素淤积,而PE的进入好像一剂猛药,瞬间加速企业新陈代谢的速度,让企业重获新生!

就这样,PE让无数美国企业重生,而这些企业的重生又带动了美国的发展。因此在工业时代的时候,美国遥遥领先;在高科技时代的时候,美国引领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时候,美国依然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这就是PE的影响力,也是PE的创造力。

P4-5

序言

任何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引子,而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就要从KKR说起。

1976年,克拉维斯(Kravis)看到了投资和并购的商机,于是创办了KKR,一个K是他,另一个K(Kohlberg)是他的导师科尔博格,最后一个R(Roberts)则是他的表兄罗伯茨。至今,这家公司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成为了全球杠杆收购之王,这是私募股权投资第一次在世界上露面,当时的它还尚显稚嫩,如同一个新生儿,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

从规模上来看,私募真正变得有影响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从1992年开始,私募的基金规模从60亿美元一直飙升至2007年的2800亿美元,规模已然变得十分巨大。

与此同时,融资企业通过私募股权机构融来的钱第一次超过了公募市场的融资金额。当然,PE(Private Equity,即私募股权融资)的影响力不在于其自身的资金规模有多么大,而在于它创造了什么。有人说VC(Venture Capital,即风险投资)是投资界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因为Cisco(思科)、Google(谷歌)、intel(英特尔)、Apple(苹果公司)等公司都是依靠VC成长起来的,所以人们总是把VC和硅谷联系在一起,VC的成功就在于公司的成功。

然而,PE却做不到这一点,人们提起PE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黑石投资是PE界一家成功的投资机构,2008年它曾进行了一次并购重组,投入了34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整个硅谷一年所有的VC公司的投资金额加起来也不足340亿美元。

有专家曾这样形容VC和PE的区别:“VC就像是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鸡蛋,一个VC基金要投资很多公司,也就是选择很多鸡蛋,然而大多数鸡蛋都会破碎,只要有一个活下来,VC就胜利了。PE则相反,它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一个即将孵化的蛋中。”

所以说VC和PE是不一样的。所有的私募股权投资者都是带着金钱带着资源进入企业,对企业进行重组和并购或者是整改。投资只能辅助一个企业的成长,而并购和重组往往是将企业在关键时刻进行锤炼,使其重获新生。

无锡尚德、蒙牛乳业、远望谷、如家快捷酒店、七天快捷酒店、麦考林、正保远程教育、一个又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依托私募股权融资获得了成功。

人们发现,这些企业在获得私募股权融资之后仿佛拥有了无穷的活力与动力,资金的困难和管理的难题在引入私募股权融资之后迎刃而解,上市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因此很多企业家都知道私募股权融资是个“好东西”,但是这个“好东西”究竟好在哪,怎么才能获得它,却很少有人知道。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私募股权融资的工具,适合于每一个拥有财富梦想的人阅读;书中涉及的一些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融资的经验,值得每一个拥有腾飞梦想的现代企业借鉴,无论是对大型民营企业,还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一定的帮助及参考意义。

后记

写在最后

2011年1O月11日,“安迪大洋”(AF OCE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的8.K获得美国证交会(SEC)批复核准,正式成为美国上市公司。并在美国证交会的官方网站上于2011年10月11日进行了宣布和公告。安迪樊于2011年9月9日回美国过中秋节,立即启动公司上市,马不停蹄,用32天即完成了美国证交会的所有上市手续……《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的Dow Jones Newswires(道琼斯通讯社)于2011年10月13日下午1点44分报道了“安迪大洋投资管理公司(AF OCE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正式成为美国上市公司”的新闻。

安迪的第七大传奇提前8个月实现,他再一次超越了自己!他再一次用行动和结果,证实了他的实力和诚信。我们祝福并期望这位“传七(奇)人物”精彩不断,继续给我们带来下一个传奇……

安迪的E-mail:andyfan8@yahoo.com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安迪·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92914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