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育是把孩子培养成有信、有成、有爱、有德、有为的人才,而情感教育则深人细致又合理地满足了这样的培养目标,让老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快乐中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幸福感。希望肖芙、王林发编著的《情感教育的体验与引导》能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期望老师、家长,还有每一个热爱教育的人,都能掘出一条情感奔涌的生命之河。
图书 | 情感教育的体验与引导/向名师借智慧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理想的教育是把孩子培养成有信、有成、有爱、有德、有为的人才,而情感教育则深人细致又合理地满足了这样的培养目标,让老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快乐中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幸福感。希望肖芙、王林发编著的《情感教育的体验与引导》能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期望老师、家长,还有每一个热爱教育的人,都能掘出一条情感奔涌的生命之河。 目录 导语 掘一条情感奔涌的生命之河/1 第一讲 探寻情感教育的奥秘/3 名师故事 爱的教育,让爱升华/3 策略一 让生命体自由呼吸/7 策略二 让认知与情感协同发展/13 策略三 让良好的情绪机制发挥作用/23 智慧点津 如何用爱给教育一片绿荫/29 第二讲 创建平衡的生态教学环境/37 名师故事 “有点落叶怕什么?”/38 策略一 营造人文意味的生态课堂/40 策略二 构建和谐关系的情感环境/44 策略三 走向有序统一的空间环境/50 智慧点津 如何创建平衡的生态教学环境/53 第三讲 唤醒学生的主体情感/65 名师故事 三十五年后的班会/66 策略一 让学生自主构建生命个体/69 策略二 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74 策略三 让学生拥有学习与生命智慧/78 策略四 让学生的心灵与才智和谐共建/82 策略五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参与学习/88 智慧点津 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情感/91 第四讲 智慧教师的智慧方法/97 名师故事 在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里/97 方法一 从艺术生活到快乐学习/99 方法二 从解读教材到文化教学/108 方法三 从创设情境到亲身体验/112 方法四 从把握契机到潜移默化/117 方法五 从一言九鼎到平等对话/123 方法六 从转变思想到回归真实/126 智慧点津 如何成为一名智慧教师/132 第五讲 师生共建的生命期待/139 名师故事 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139 方法一 师生共建的情感教育体系/140 方法二 师生共建的和谐课堂/143 方法三 师生共建交流互动平台/149 方法四 师生共建的新课程理念/153 方法五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159 方法六 享受转化学生情感的喜悦/167 智慧点津 如何实现师生共建的生命期待/173 第六讲 家校联手促情感沟通/179 名师故事 这才是真正的“开放日”/179 方法一 搭建家校沟通“彩虹桥”/180 方法二 用学校教育引领家庭教育/189 方法三 家校合力为教育系上情感丝带/193 方法四 建立校内校外的人文关怀教育模式/198 智慧点津 如何通过家校联手促进情感沟通/204 后记 让孩子心中充满爱/2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情感教育的体验与引导/向名师借智慧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芙//王林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1729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