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是任人宰割的绵羊?还是咆哮世界的威武雄狮?这个日耳曼民族的纯正后裔,被涂上了神秘的色彩,历史如同潺潺水波,驻足莱茵河畔,待到水面波纹稍平,带你去见见那些缔造传奇的人物,这里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不朽的音乐巨匠贝多芬,还有童话世界里的格林兄弟。

一个豪情与悲歌夹杂,英雄与枭雄同在的国度,史料新颖、容量大,刘连景编著的《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一本书让你彻底读懂德国史!

内容推荐

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由于欧洲各国对它的忌惮,致使德国常年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以至于歌德在一首诗中呐喊:“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德国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笔迹总是那么凝重而深刻。两次战败,两次成为废墟,但又两次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跃升为欧洲第一!

刘连景编著的《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德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德意志历史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德国人独特的处世风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

目录

第一章 莱茵河畔文明的勃兴

 第一节 德意志文明的源头/002

 第二节 基督教文明的洗礼/005

 第三节 查理大帝/007

 第四节 德意志王国的建立/010

 专 题:日耳曼民族的几度迭兴/012

第二章 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第一节 宗教改革/016

 第二节 为真理而战的马丁?路德/020

 第三节 闵采尔与农民战争/024

 第四节 三十年战争/028

 专 题:理性和冷峻的民族精神/032

第三章 普鲁士王国的崛起

 第一节 神圣罗马帝国的砂石罐头/036

 第二节 军事立国/039

 第三节 拿破仑战争的影响/043

第四章 德意志的民族统一

 第一节 铁血宰相上台/048

 第二节 德丹战争/051

 第三节 普奥战争/053

 第四节 德法战争/055

 专 题:德国人的铁血精神与骑士传统/059

第五章 德意志的工业革命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062

 第二节 火炮大王克虏伯/065

 第三节 汽车王国/068

 专 题:德意志民族的职业精神/071

第六章 一战前后的德国

 第一节 军国主义的形成/076

 第二节 威廉时代/079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082

 第四节 魏玛共和国/085

第七章 德意志的极端民族主义

 第一节 希特勒统治下的第三帝国/088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093

 第三节 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096

 第四节 柏林危机/099

第八章 德意志民族的再统一

 第一节 联邦德国的现代化进程/104

 第二节 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107

 第三节 民主德国的复兴/110

 第四节 两德统一/113

 专 题:信仰造就强大的政党和政府/117

第九章 德意志的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起飞/122

 第二节 崛起路上的经济奇迹/125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129

 第四节 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134

 专 题:创造经济奇迹的金钥匙/139

第十章 德意志的教育模式

 第一节 民族复兴教育/144

 第二节 自由的高等学院/148

 第三节 大学之父与洪堡传统/151

 第四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155

 第五节 闻名于世的学府/160

第十一章 大师辈出的日耳曼民族

 第一节 哲学大师的智慧光芒/166

 第二节 光照古今的文学巨匠/193

 第三节 登峰造极的音乐天才/214

 第四节 彪炳史册的绘画大师/227

 第五节 深沉静穆的德国建筑/237

第十二章 德国的体育与传统节日

 第一节 体育强国/242

 第二节 德国的重要节日/247

 专 题:“足球皇帝”贝肯鲍尔/252

试读章节

第八章 德意志民族的再统一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堪称是上世纪最独特而又大胆的试验。柏林墙的倒塌,使被隔离了28年的东德公民第一次有机会观察另一个德国和其制度。人们沉浸在别后重逢的巨大喜悦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民主选举和议会政治,更是激发了东德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尽管其间利弊至今众说纷纭,尽管其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它至少昭示了:两个互相排斥的肌体,在外力作用下快速接纳对方的可能性。

第一节 联邦德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国家——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两个德国对立的格局形成了。

联邦德国是德国历史上真正具有西方性质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的基本上是西方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就是西方式的民主化和前沿工业化,而相比较而言,政治民主化也许是当时联邦德国更为紧迫的任务。

联邦德国1949年5月通过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联邦德国的政治体制是实行议会民主制和社会福利制的联邦制国家,奉行民主制、法治、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四原则”。联邦德国国家机构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西方模式行使权力。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在“平衡”总理的独断擅权和对西方的过分依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联邦德国的立法机关采用两院制,由参议院(上院)和联邦议院(下院)组成,议员每四年选举一次。联邦政府由总理和各部长组成。联邦总理由联邦总统根据国会占多数席位政党的意愿提名,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各部长则由总理指定,对总理负责,只有总理单独向联邦议院负责。联邦德国还专设联邦宪法法院,负责监督《基本法》的执行,对行政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

与政治现代化相辅相成的且较政治现代化远为耀眼的是联邦德国的经济现代化。战后三年里,西德的经济形势已经宣判了中央统治经济体制的死刑。在美英法三国对德政策上取得协调一致后,全面整顿西德经济体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联邦德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社会市场经济”为理论指导而展开的。这一理论以竞争为基本内容、主张自由贸易而又带有福利保障的社会化色彩,不仅为联邦德国企业主们所接受,同时也深得民心。路德维希?艾哈德就任双占区经济管理局局长后,依据“社会市场经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联邦德国的经济得以初步恢复。1949年的生产达到了1936年的80.6%,1950年又比1949年提高了60%。

从1952年起,联邦德国的经济开始进入振兴和繁荣期。1952~1959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9.2%,远高于同期的美、英、法,只稍低于日本。  截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指标也居西方国家前列。其中,钢产量从1952年的1581万吨增至1965年的3682万吨;煤产量在1955年超过英国,达2.4万吨,居西方发达国家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汽车产量在1967年也居西方国家前列,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更难能可贵的是,联邦德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物价仍然比较稳定,通货膨胀率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就业状况迅速好转,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大幅下降。稳定的物价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相互促进,使得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最佳状态。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是联邦德国战后经济第一个复兴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联邦德国迅速得以重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但是,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在1966~1967年遭遇了生产过剩危机的厄运。幸运的是,联邦德国在1967年7月就顺利渡过了此次危机的低谷,重新转入经济复苏。1966~1973年可谓是联邦德国经济的“中速发展式稳定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3.36%。1971年,联邦德国的外汇储备猛增至186.57亿美元,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首位。

虽然联邦德国的经济复兴在60年代中期之后放慢了前进的脚步,但联邦德国已经不可遏制地成长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两德统一之前,其国民生产总值一直稳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达24477亿马克(1990年)。

为了使联邦德国重获完全的主权并自立于西方世界之林,联邦德国走上了靠拢美国,与法国和解,与西方结成经济、军事同盟的道路。在阿登纳的领导下,联邦德国迅速恢复国家主权,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舞台上重新占据了一席之地。

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联邦德国不仅仅在欧洲,而且在世界上逐渐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牢固地占据着欧洲头号大国的地位,并成为通向国际经济政治黎明时代的引路人。

P103-106

序言

德国是一个盛产大师的国度:音乐家贝多芬、巴赫,文学家歌德、席勒、格林兄弟,思想家、经济学家马克思,科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尼采、弗洛伊德、叔本华、海德格尔……数之不尽,他们就像一颗颗明亮的恒星,闪耀在德意志的天空。

有什么样的文明,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对其意识形态和民族性格往往具有巨大的塑造作用。翻开德国史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变幻莫测的文化景象。即使是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象的描绘,前面的篇章与后面的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悠久的德意志文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尼采曾经写到:“德国人的灵魂深处埋藏着许多曲折环绕的通道,它们之间互相连接着,那儿有洞穴、躲藏处和地牢,它的杂乱无章使它更加迷人和神秘;德国人是熟悉这些混乱的通道的。”

无疑,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由于欧洲各国对它的忌惮,致使德国常年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但自从俾斯麦统一德国后,任何战争、意识形态的阻挠都不能再阻挡德国国家统一的步伐。二战后,德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但两德突破各种阻碍,于1990年终于完成统一。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就诞生在德国。国家必须为大学提供教学和科研的资金并且不能干涉大学的学术自由,这是德国人办大学的宗旨。普鲁士国王曾经说:“没有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教育办亡国了。”于是,德国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全民教育体制。近百年的智力积累,使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领导者。电器、化工时代的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大都诞生在德国,超过同时期英法两国的总和。德国还为后发国家树立起了赶超先进国家的模式,那就是把国家视为经济发展的机器,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来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这就是今天常常提起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克服了英国创立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对当今世界有深远影响。

俾斯麦是德意志的“领航员”,俾斯麦精神就是德意志精神。俾斯麦说,“在经济斗争中站在弱者一边是我效忠这一王朝的传统,”他深信,“社会问题只有国家才能解决”。他指出,“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即由它实现社会主义要求中合理的,并与国家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

德国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笔迹总是那么凝重而深刻。两次战败,两次成为废墟,但又两次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跃升为欧洲第一!这个民族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他们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事实上,精确而合理的种种安排总是能让德国社会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进。即使在遭受外部环境的巨变之下,德国人仍然能保持着一种本能的坦然。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以及二战期间由德国海军元帅邓尼兹发明的“狼群战术”等,都在生活中不断得到应用。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德国人埋头苦干、不肯苟且的精神。

德国人看上去大多不苟言笑,人们可能会觉得他们不易相处,缺乏弹性,在他们眼里任何事物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就像他们的语言,德语是一门复杂而精准的语言,它的语法和词汇不可能出现模糊。德国人的工作和生活绝对是界线分明,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是:严肃、保守、自省,在做生意时小心谨慎。德国企业管理者都很节俭,善于运用资源。

分分合合是德国历史演进的主线与主要特征,从古老的法兰克王国分离出来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统一体。整个国家由成百上千的侯国、邦国、自由骑士组成,德意志的王权衰微到不起作用的程度,德国的长期分裂以及各派政治势力和各思潮的对立斗争,使得德国迟迟没能像英国和法国一样建立起正常健全的民族国家。  1830年,大文豪歌德曾经痛苦地说:“我们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可以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样的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本书用短短20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德意志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德意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希望通过读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德意志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德国人的独特的处世风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连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708040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516.0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