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哲学课
内容
试读章节

对于多数人来说,“哲学”是一门枯燥、抽象而又空洞的学科。很多人认为哲学家就是空想主义者,他们所说的话全凭个人想象,毫无科学论据,而且往往把一些简单的东西说得极为复杂,把人们原本懂的东西说到难以理解。还有人嘲笑搞哲学的人都是疯子,最好的例证就是尼采,尼采把哲学研究得足够通透,可惜,最后他却疯了。

难道哲学真的这样一无是处吗?

经常去图书馆查看资料的人一定会发现,哲学类图书的编号是“l”,这又作何解释呢?这是因为哲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的学科,既能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Ph.D.(博士学位),就是D0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这充分说明了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最高境界。

“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语“philo—sophia”转变而来的,“philo”意思是“热爱”,“sophia”意思是“智慧”,哲学因此被称为“爱智慧的学问”。

很多人认为“爱智慧”就是“有智慧”,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爱智慧者”与“有智慧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技巧赚钱的“智者”。

在古希腊前期的城邦中曾出现这样一批“智者”,他们自称是有智慧的人,通过给别人传授辩论和修辞的技巧来获得报酬。智者虽然是“有智慧的人”,但不是以智慧为追求目标的“爱智慧的人”,与其说他们传授的是“学”倒不如说是“术”,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目的、获得收益的手段。柏拉图站在哲学家的立场,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不计较功利的,真正的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典型的代表便是他的导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的一个中等阶级家庭,父亲是塑料作坊主,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传说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这与智者温文尔雅的形象相去甚远。他平时像一个智者一样生活,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但他与智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从不收取学生的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但爱智慧的人。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个人私事,而是他对当时自己所生活的城邦和时代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但是,苏格拉底的言论使有些人感到恐惧,为此他遭到了所谓“有智慧”的智者的反击和污蔑,而很多雅典人也不理解苏格拉底,认为他既然没有智慧又何以教导雅典民众呢?

P2-3

目录

第一篇 谁需要哲学

 第一课 踏上精神的智慧之旅

Philosophy:“有智慧”还是“爱智慧”

哲学的意义:让你更理性地生活

反思的智慧:像猫头鹰一样审视一切

哲学烤不出面包,但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哲学是一剂慰藉精神的良药

 第二课 彻底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逻辑与方法: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吗

悖论与谬误:上帝举不起的石头

哲学语言:人在符号中存在

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追问

 第三课 人类在文明中迷失了方向

当一切有了标准

人与自然得不偿失的交易

赫胥黎的预言真的来了吗

克隆技术与人造子宫的伦理颠覆

第二篇 人性的真相:人往哪里去

 第一课 我们真的拥有自己吗

认识你自己

人能否选择自己需要的

我们能追求到完美吗

自尊:一切想法和判断的根源

 第二课 人性的弱点:洞见人性的黑子

撒斯姆: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有欲望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赫拉的猜疑:人们是否应该相互信任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天使与恶魔的厮杀:向善抑或向恶

恐惧向我们的心灵浇灌有毒情感

 第三课 上帝·人·动物:重估一切价值

上帝与人,你听谁的

尼采的精神三变:重构人生价值

忒修斯之船:什么使你成为你

教养:这样实现人的蜕变

第三篇 伦理:为什么好人想做坏事

 第一课 善与恶的困惑:什么是对的

道德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良心:每个凡人的上帝

政治与道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游戏

受到惩罚只是运气不佳吗

羞耻感可能诱导我们做坏事

 第二课 教育的目的:如何让人成为人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的意外效果

爱的界限:既不能匮乏,也不能过分

潘多拉盒子里的希望

特洛伊木马:洞察现象的背后

 第三课 社会的困惑:不可思议的悖论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

不和的金苹果:我们为何不能理性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判断撒谎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在哪里

守身如玉者为何更易助长艾滋病的传播

第四篇 平等与公正: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第一课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虚无的

乌托邦:更多的平等,更多的利益

精英者的公正:差异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正义者是否比不正义者更幸福

在灾区哄抬物价,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吗

公平的不平等

 第二课 我们彼此有什么义务

哥哥犯罪,弟弟是否应当报案

我们的行为应由谁负责

我们都应该是英雄吗

阿罗定律:少数服从多数不一定是民主

 第三课 秩序与规范:拿什么来保证人的权利

基于契约的社会一定可靠吗

不带剑的契约只是空文

协议就是公平的吗

规则是谁的规则

第五篇 命运到底在谁手中

 第一课 选择的困境

你是那头布里丹毛驴吗

当选择变为一种抉择

命运只是生命的旁观者

向苦难索取生活的意义

 第二课 人生是创造还是享受

女妖塞壬:享乐的诱惑

世上哪有不负责任的工作

准备生活实际上是摧毁生活

在分享中温暖彼此的生命

 第三课 如何征服死亡的恐惧

死亡离我们很近

为什么我们觉得死亡陌生

反正都要死,为什么还要活着

你有自杀的权利吗

注视着死,才懂得如何活

第六篇 爱与美:灵魂的洗礼

 第一课 灵与肉可以分离吗

卡夫卡的身体悖论:孤独与爱抚

情欲如炭火,需用理智冷却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是重还是轻

没有激情,爱真的不能成长吗

 第二课 爱。还是被爱

爱情具有让人升华的力量

爱情不是理智的产物

给对方选择的权利

理想的伴侣需要培养,而不是找寻

让你的爱人了解你,而不是认可你

 第三课 婚姻的围城:进还是不进

爱情总是难以选择,婚姻往往很无奈

外遇只是一只扣着的碗

爱能把潜能变为现实

婚姻长久是一个谎言吗

 第四课 在审美中涤净心灵

审美判断:究竟何为美

艺术让你生活于审美中

爱美能够拯救你的世界

第七篇 幸福有标准吗

 第一课 如何让幸福最大化

幸福有标准吗

幸福生活跟财富有多大关系

无所事事是魔鬼设下的陷阱

爱与牺牲并非对等关系

 第二课 究竟什么是自由

你是自由的,就可自由选择吗

追求自由,一个走向奴役之路的悖论

冲破他人地狱,你就获得自由

 第三课 幸福,在你一转身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不幸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目标与幸福是一个不等式

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在现实和期待中找到平衡

序言

很多人都认为哲学是抽象难懂的,认为“哲学家不过是空想主义者”。其实不然,哲学中的生活智慧关注的是真实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只是后来哲学逐渐被异化。如今,哲学正在回归,慢慢让普通人能够理解和应用它,通过它对人性展开无限的探索。

本书将带你走进的哈佛大学,20世纪的美国哲学几乎就是由其统领的:在学风传承上,早期的刘易斯、中期的蒯因、晚期的普特南等哲学家都在哈佛哲学系任教;在思想传统上,哈佛大学哲学系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摇篮,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士、詹姆斯等人都是哈佛的骄傲。同时,美国的生命哲学、过程哲学等也都发起于哈佛。

作为当代美国哲学的缩影,哈佛哲学不仅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精神,而且反映了当代美国哲学的发展现状。哈佛的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作为治学方法和生活态度,渗透在哲学家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这也是哈佛哲学课备受关注与追捧的原因所在。哲学,其实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力行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哲学。了解自己的人生哲学能够帮助我们用批判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寻找规律,将所有的事物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大的图景,指导以后的人生道路。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当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决之道,即使你无法找到解决方法,还是需要以某种方式去面对。解决还是面对,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选择,帮助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获得持久的满足感与充实感。

内容推荐

陈颖编著的《哈佛哲学课》在哈佛大学教授的引导下,通过有趣的场景设置,生动阐释生活的意义、信仰、身份认同、公平与正义、伦理学、两难选择等问题,帮你解答现实中遇到的困惑。《哈佛哲学课》并非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向读者展示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兼具启发性和趣味性,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在这纷乱喧嚣的世界中暂驻片刻,让心灵得以慰藉。

编辑推荐

陈颖编著的《哈佛哲学课》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当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决之道,即使你无法找到解决方法,还是需要以某种方式去面对。解决还是面对,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选择,帮助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获得持久的满足感与充实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哲学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3192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