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你爸爸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朔所著的《我是你爸爸》讲述一个丧妻的男人与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那种男人的无奈、小市民活着的叹气声让读者难以释卷。该书通过一个十四岁男孩的自我叙述,演绎了一系列父子角色转换的故事。 用作者自己自谦的说法来说,本书所写的内容都是自己那个蒙昧时代的见证。那么,那个时代,作者真的蒙昧吗?那就靠读者你自己来体悟了。

内容推荐

王朔所著的《我是你爸爸》是他1990年代早期的一部小说。《我是你爸爸》讲述了丧妻的男人马林生与他一手拉扯大的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这个在机关里混日子的小职员在对待儿子的时候,时而滥施暴力、时而摇尾乞怜,有时又满腔热情地和儿子称兄道弟。但最终父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试读章节

马林生对镜子里的自己还算满意,一望可知,镜子里是那种在年龄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挣扎着、煞费苦心保持的类知识分子形象。像他这种成色的类知识分子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好讲究的了。只能要求自己一点:干净—地身上和头发里散发着一股廉价的香皂味儿。

马林生离开一地污水充斥着尿臊味儿的厕所,穿过昏暗的堆满牛皮纸包装的书籍的走廊,来到因开着日光灯显得凄怆的书店营业厅。书店里顾客不多,仅有的几个顾客也大都呆呆地近乎茫然地盯着书架上一本本堂皇陈列的书籍,时而抽出一本翻几下,很快便放回原处无动于衷地走开。只有儿童读物柜台略呈活跃,几个穿校服系红领巾的男孩趴在柜台上喳喳议论,流露出对柜台里五花八门的连环画的浓厚兴趣。

马林生经过收款台对里面的女同事颇为矜持地点了下头:“我走了,齐老师。”

“慢走。”那位胖胖的中年妇女怔了一下,客气地回答,“……马师傅。”

马林生踱出书店门,由于他拉门的手势过于优雅,出门后又未能及时闪到一旁,装有上好弹簧合页的玻璃门相当有力地迅速弹了回来,门框在他背上近乎粗鲁地一推,他踉跄着冲下台阶。

同昏暗、冷清的书店店堂相比,外面的大街既明亮又热闹。这是条除公共电车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自行车行驶的繁华商业街的街口,人如潮涌,都是下了班来购物的妇女和外埠旅游者以及黄昏到这里来消磨时光的青年人。

马林生穿行而过,目不斜视状颇麻木。他长年累月在这里辛苦工作却不属于这繁华景象中人。他根本没有仅为愉悦在这里挥霍一番的能力,而为了某种目的在这里谨慎开销一次的理由他也丝毫不具备——他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在他家附近那些不那么奢华、普通的商店买到。简言之,他没有理由在这里一个人晃荡——如果不是他上下班必经之地的话。

他走上纵贯全城的大街。阳光是那么强烈,由于实行夏令时的缘故,这本该是黄昏夕阳西斜的时刻,到处仍是一片耀眼犹如爆炸时闪现的令人一阵阵眼发黑的炽光。

庞大的公共汽车结队而来,像一列列重载火车。马林生如同插在书架上的书,被紧紧贴挤在两扇脊背之间,透过薄薄的衣衫,他甚至能数清对方身上有多少块骨头脊柱排列是否垂直。如同正月十五的闹元宵,裸露着肢体的人们随着汽车行进的节奏把自己肌肤上分泌出的汗液沾染的尘埃毫无保留地蹭到其他人的肢体上,公共汽车尚未开出一站,全车男女老少已经脏得不分彼此。当人体麝香和屁味儿袭来时,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了猜疑,大家只好皱紧眉头捂住鼻子以示清白。

马林生辗转换乘终于在通往他家所在的那条胡同的路口跳下来时,已经不是一小时前那个看上去多少还称得上整洁体面的马林生了,他像小饭馆里使用了多时的一块抹布,散发着各种秽物混合的臭味儿。

马林生几乎是竞走般大步流星地奔回家,似乎迟一步,身上那层脏皮就会结壳成鳞,尽管他小心地沿着墙根儿树阴躜行,甚至因此显得有点鬼鬼祟祟,但这通奔走再次使他出了身大汗,当他进了屋飞快地脱衬衫时,肉皮儿和织物之间都拉出了丝儿,像揭膏药一样。

马林生住的这种老式四合院平房没有完善的卫生设施,只在院当间有一个自来水龙头,一个共用水表,谁要用水全院人盯贼似的盯着,因而他不能畅快淋漓地洗,只能端盆水回屋,像个月子里的女人门窗紧闭擦拭。

马林生在屋里擦得欲罢不能,毛巾所到之处总像犁地似的耕出一卷卷新泥,那具遭了虫害的扁豆似的身子擦得通红仍层出不穷,最后只好扑落,用毛巾鸡毛掸子似的掸,再不敢用力。好容易拾掇完上半身,重新洗了毛巾,正待细细清理阴部,门“嗵”地一响,儿子冲了进来。情急之下不及呵斥,只得先将无甚个性的屁股转将过去,掉脸再看,儿子已知趣地退出去,并小心翼翼地带上门。

马林生受此一惊,已无心其他,草草抹了遍身体的其余部分,蹬上条内外通用裤衩,敞了门,将那盆污水泼出,拎了盆到水龙头前格外仔细地涮洗连带漂洗手巾,一副光明正大的样子。

“马锐,”他严肃地唤儿子,“你也洗洗,洗完再进屋。”

“我不脏。”儿子眼睛看着别处。

“不脏也得洗,刚在外面玩完怎么可能不脏?”马林生加重语气,命令道,“过来!”P1-3

序言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关于文学,我越来越确定这是个人的事。这个世界很单纯,人和人之间需要的其实不多,相互了解只能横生误会。公众是个陷阱,为别人活着即便出自真诚也在技术上做不到。没有比想在别人记忆中不朽更自欺的。几千年算永恒吗?写作是一条狗,你不变心它就陪着你,也是一面镜,照着你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不是为了几个钱,我是不在乎这几本书印不印的。这些文字当年我写完就没再看过,现在看,像另一个人写的,一个狡猾乐观的小子。我在盲目中写这些小说,用意是引起别人的兴趣,小说文体本来就不老实,动机再是取巧,可见会有多少矫情、吹嘘和虚饰在里面。青年作家总是可疑的,也无非是揭疤、自渎,摆明反抗一切,高调入世,看似特立独行,骨子里却难逃代代相传的文人梦谈。社会很容易被质疑,人群总是显得麻木且腐败,理想就那么清白吗?关于人之为人,我们知道多少?我承认,我的世界观都是因袭来的,在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时就已经被植入,到需要和别人对峙时才发现我们来自同源头。东西方关于人的理想生活又有多大差异呢?也无非是策略之争,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当然策略导致结果。问题不在于认同人类共有的自我肯定,问题在于这一切是确凿的吗?我们相信的和我们本来的是一回事吗?世世代代高唱的人类赞歌指的是我们吗?如果是,为什么我总是感到羞愧和一次次堕落而不是心安理得和渐次归位?为什么会有小说这样合法的精妙的被推崇的虚构,还有那么多人从中获得安慰。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人遗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无邪的头脑。

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你爸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5571802
开本 32开
页数 275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3
出版地 天津
209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