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百年传略)(精)》由柯兆银著:书画家李成勋,98岁,早年在上海美专毕业,后回温州,1953年到上海定居,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擅长国画、书法。现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本书描写了他一生的传奇经历,配以大量其书画作品。刘旦宅是他的学生,和弘一法师亦有交往。
图书 | 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百年传略)(精)/中国影响温州大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百年传略)(精)》由柯兆银著:书画家李成勋,98岁,早年在上海美专毕业,后回温州,1953年到上海定居,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擅长国画、书法。现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本书描写了他一生的传奇经历,配以大量其书画作品。刘旦宅是他的学生,和弘一法师亦有交往。 内容推荐 《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百年传略)(精)》由柯兆银著,这本画册,是继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公益项目——中国影响·温州大家丛书:《笔墨人生》和《长天眉月》之后又一部人物传记画册的问世。这不仅是一部画册作品的出版,更体现了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在文化上的执着追求。《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百年传略)(精)》传扬的是勤勉好学、见贤思齐的好品质,传递的是诚实守信、坚守正道的正能量,传承的是孝老爱亲、崇德积善的善文化,这些,都是我辈青年应有的担当。 李老的人生,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自我超越。李老有一句话,“美术最重要的精髓就是创新。搞艺术的,把大师的画模仿得惟妙惟肖不算什么,要有自己的风格才是最重要的!”确实,创新不懈,超越自我,敢为天下先,这才是温州人精神的真正精髓,也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 目录 序 引子 一、从学生意到学画,儿时的梦想在顽强地生长 二、一幅画改写了命运,他走到艺术殿堂的门外欣喜着 三、金榜题名冲淡流光的暗淡,愿为艺术之神朝夕守望 四、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如约而至,耀眼光华化作景致五色灿烂 五、在韶华似水的生活里,总是像陀螺一样旋转在路上 六、艺术才情如焰火般喷发,满天绽放出璀璨的火树银花 七、今日给你一缕阳光灿烂,明天你还世界满目繁花 八、职业画家变身工厂临时工,天翻地覆荣华散去 九、德厚流光,赤子之心,浅斟低唱有杜康 十、漂浮帆船,抚养游鱼,滋润庄稼,李成勋的人生之河缓缓流向时光深处 试读章节 一、从学生意到学画,儿时的梦想在顽强地生长 位于浙江东南部古称瓯越的温州,山明水秀,物产丰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数千年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故事,传颂着一个个人间传奇。 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位既平凡又传奇的世纪老人李成勋。 1916年11月初冬,温州鹿城小南门地区的一个平民屋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一个男孩以宏亮的啼哭声来到了这世界一一他就是李成勋;其时,他已经有了一个姐姐。 春华秋月,光阴似箭,李成勋慢慢地长大了,8岁进入城南小学读书。 “阿松,长大了多挣点钱!”父亲常常叫着他的乳名,期待地对他说。难怪,父亲在一家当铺干活,每个月仅仅只有10个银元工资,要养活老母、妻儿一家6口人,生活的负担很重。 李成勋小学毕业,就被父亲送去钱庄做学徒,时年13岁。 晨光初现,李成勋匆匆赶到咸货店、南货店云集的城东门,背上装有沉甸甸铜板的袋子往回赶,上百斤重的负担压得他眼冒金星,气喘吁吁。回到钱庄,他还要帮助老板娘抱孩子,吃午饭的时候要帮老板、其他伙计盛饭…… 夜幕降临,当铺关门了,李成勋又拖着脚步走进老板家庭的另一家“纸蓬店”,那家店专门出售喜联挽联、纸人纸房子等喜事丧事用品。他个子矮小,只能站在小板凳上,拿起毛笔抄写对联、四条屏,每晚写到眼睛睁不开了才能上床睡觉。天寒地冻的时候,砚台里的墨汁都结成了冰,李成勋双手冻得通通红,捏不住毛笔,还是硬撑着一边呵手一边写着…… 学徒生活枯燥乏味,让人厌倦,可又不能不做,这让李成勋非常痛苦,但又无可奈何。李成勋从小就喜爱画画,一有空就拿来画有《水浒传》、《三侠五义》人物的香烟牌子,比照着在小纸片上画画,没有纸就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画;李成勋上小学时,学校的美术布置都是他一手做完。看着李成勋信手画出的人物,许多人啧啧稀奇,可是父亲并不赞赏,在他看来,画画不是正经的职业,应该学生意打工赚钱,应该将来开个店,那样一辈子生活就有了着落。 艰难的生活,像钟表时针一样单调地周而复始,没有人能够预料,劫难悄悄地降临了。 那天,姐姐出嫁,父亲请了戏班子来唱堂戏,李成勋和邻居们好玩地观赏着,渐渐地感到难过起来,浑身发冷,发起高烧,最后实在忍不住,只好爬到奶奶的床上躺下,转眼就昏睡过去了。 李成勋病了! 父母赶忙求医,李成勋不停地吃药。他在床上躺了8个月,病情还是未见好转。 李成勋的三叔来看望侄子,他对李成勋的父亲说,“阿松病得这么久,你们一直认着一个医生看病,换个医生试试吧。我听说有个医生叫金圣子,医道很好……”父母亲心疼了,焦急了,立刻花了昂贵的1个银元出诊费,请来了金圣子。金圣子诊断后下结论说,“以前服的药都是错的。”他开了一帖药,脸色凝重地说,“如果没有效果,我也没办法了。有效果就来找我改方吧。,, 李成勋服了药后很快睡着了,半夜醒来感觉好多了,第二天早晨感到饿了,要吃早饭……父亲面露喜色,赶紧去找金圣子改方子。 就这样,李成勋病情慢慢地好转起来。他不时地在床上若有所思,待到身体基本康复,突然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我不要学生意,我要学手艺,我最喜欢学画画!” 父亲皱起眉头,看着久病初愈的儿子恳求的目光,犹豫了一下,不无勉强地说,“好吧。” 于是,李成勋兴高采烈地跟着父亲来到苏昧朔老师家拜师。苏昧朔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当地颇有声名;他那时是中学美术教员,也在家招收学生教画,学费昂贵,一个月要5个银元。 李成勋每天晚上兴冲冲地去学画,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那天,父亲问李成勋:“先生都教些什么啊?” “先生不大教我们,让我们临摹他的画。”李成勋老老实实地回答,“他晚上喜欢搓麻将。” “我一个月辛辛苦苦,才挣上10个银元,给你5个银元付学费,居然是这样学画?不去了,坚决不去了!”父亲生气地说。 “苏昧朔先生,是我的第一个美术老师。跟着他两个月,我学得极其认真,十分努力,”李成勋回忆完这段80多年前的往事,带着一脸自豪的神情说:“十几个学生中,我是进步最快的!” 尽管学画的时间不长,但李成勋却接受了美术启蒙教育。从此,他对美术的爱好,像是一颗种子落地生了根,那顽强的生命力蓬蓬勃勃,昼夜生长,狂风也罢,暴雨也罢,一切的生活磨难也罢,都不能阻挡它的萌动,都不能阻挡它的生长,更不能阻挡它的绽放一个不凡的画家出发了! P13-15 序言 欣闻李成勋老先生步入期颐之年,这是画坛的一件天大喜事。 上海文史馆将为这位世纪老人祝寿,温州市委宣传部和美协也将在温州为这位百岁老人举办专场作品展览。北京电视台还专程组织来沪为李老做了专访。 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不容易,到了一百岁还能坚持在四五尺的大幅宣纸上作中国画更不容易,李老创造了这个奇迹。我们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的同仁们在编写李老心路传记的过程中,见证了这个奇迹。作为同样生活在上海的小字辈温籍老乡,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 尽管出生于温州一个贫苦家庭,但为了生存,也因为兴趣使然,李老跑到上海,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由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专。这所学校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校董是蔡元培、梁启超、黄炎培等社会名流,培养出来的美术家遍及海内外。三年后,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今天,我们这本《大德必得其寿》画册,是继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公益项目——中国影响·温州大家丛书:《笔墨人生》和《长天眉月》之后又一部人物传记画册的问世。这不仅是一部画册作品的出版,更体现了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在文化上的执着追求。书中传扬的是勤勉好学、见贤思齐的好品质,传递的是诚实守信、坚守正道的正能量,传承的是孝老爱亲、崇德积善的善文化,这些,都是我辈青年应有的担当。 我觉得李老的人生,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自我超越。李老有一句话我特别欣赏,“美术最重要的精髓就是创新。搞艺术的,把大师的画模仿得惟妙惟肖不算什么,要有自己的风格才是最重要的!”确实,创新不懈,超越自我,敢为天下先,这才是温州人精神的真正精髓,也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 我感到欣喜,还因为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出版本书,作了一件促进文化和精神传承的大好事。步入2l世纪,尽管我们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令人担忧的是,有太多的精神遗产因为疏于保护和传承而逐渐走向没落。这几年来,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公益项目,在传承和发扬温州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实让人欣慰。 我感到欣喜,还因为李老尽管高寿一百,居然还能笔力雄健地作画,冬日里的李老在画桌前连续画了3个小时,其真实、精彩,更是值得永铭于心的珍贵画面。 夕照桑榆晚景好,时逢盛世人安康。仁者寿,大德者大寿。最后,我敬祝李老生命之树常青,艺术之水长流! 上海建桥集团、建桥学院董事长 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名誉主席 周星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百年传略)(精)/中国影响温州大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柯兆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084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0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印刷时间 | 201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4 |
CIP核字 | 2014026066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92 |
宽 | 21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