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厢记/经典常读
内容
编辑推荐

《经典常读: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优秀作品之一,由王实甫著。精妆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描绘了古代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内容推荐

《经典常读: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优秀作品之一。故事源于唐元稹《莺莺传》,由王实甫写于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逢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家葬,途经普救寺,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相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危急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兵至,平定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未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住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后张生高中皇榜,归来求亲,有情人遂成眷属。

《经典常读:西厢记》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杂剧

(附录一) 唐元稹《莺莺传》

(附录二) 宋赵令畸《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附录三)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试读章节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子

[外扮老夫人上开]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是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呵!

【仙吕】【赏花时】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

今日暮春天气,好生困人,不免唤红娘出来分付他。红娘何在?[旦徕扮红见科][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闲散心,耍一回去来。[红云]谨依严命。[夫人下][红云]小姐有请。[正旦扮莺莺上][红云]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回去来。[旦唱]

【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并下]

第一折

[正末扮骑马引侏人上开]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过蒲关上,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根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驽箭乍离弦。

【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话说间早到城中。这里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那里?[小二上云]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末云]头房里下,先撒和那马者。小二哥你来,我问你,这里有甚么闲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小二云]俺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末云]琴童,料持下晌午饭,那里走一道,便回来也。[童云]安排下饭,撒和了马,等哥哥回家。[下][法聪上]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今日师父赴斋去了,着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着,待师父回来报知。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末上云]却早来到也。[见聪了,聪问云]客官从何来?[末云]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到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敢问长老在么?[聪云]俺师父不在寺中,贫僧弟子法聪的便是。请先生方丈拜茶。[末云]既然长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烦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其![聪云]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塔院、罗汉堂、香积厨,盘桓一会,师父敢待回来。[末云]是盖造得好也呵!

【村里迓鼓】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行过厨-房近西,法堂北,钟楼前面。游了洞房,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莺莺引红娘拈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末做见科]呀!正撞着五百年风流业冤。

【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軃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旦云]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末云]我死也!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幺篇】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红云]那壁有人,咱家去来。[旦回顾觑末下][末云]和尚,恰怎么观音现来?[聪云]休胡说,这是河中开府崔相国的小姐。[末云]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休说那模样儿,则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镒之金。[聪云]偌远地,他在那壁,你在这壁,系着长裙儿,你便怎知他脚儿小?[末云]法聪,来,来,来,你问我怎便知,你觑:

【后庭花】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且休题眼角儿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那了一步远。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似神仙归洞天,空余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柳叶儿】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聪云]休惹事,河中开府的小姐去远了也。[末唱]

【寄生草】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觑聪云]敢烦和尚对长老说知,有僧房借半间,早晚温习经史,胜如旅邸内冗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明日自来也。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厢记/经典常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元)王实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76652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7.1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8
14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