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锦城觅诗魂/成都人文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成都为什么和这么多的文学家之间有着如此深厚的因缘?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成都丰饶富足,却从不闭塞。千百年来,成都一直敞开着真诚的怀抱,欢迎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在成都的博物馆中,我看到很多造型独特的古代陶俑。我发现,这些千百年前的古代陶俑,竟然都面含笑容,他们笑得欢悦,笑得坦然,笑得真诚。这是历史的表情,这表情其实也刻画出成都的性格:热情、开朗、善良。正是这样的性格魅力,留住了文学家的心。赵丽宏专著的《锦城觅诗魂》内蕴深厚的文字糅合空间的广度与时间的深度,将带你感受伟大文人留在这里的诗情画意。

内容推荐

成都是一座文学的城市。《锦城觅诗魂》作者赵丽宏专著的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漫游,在杜甫草堂凝思,在锦江岸畔寻觅,在浣花溪边流连,聆听这座城市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诗歌的印记留存于一砖一瓦,静心感受,似乎能够隔着岁月听见文字的曼妙歌声。杜甫、薛涛、陆游、巴金、沙汀……

《锦城觅诗魂》内蕴深厚的文字糅合空间的广度与时间的深度,将带你感受伟大文人留在这里的诗情画意。

目录

序:向文学的成都致敬

杜甫和草堂

望江楼畔觅诗魂

诗意绵绵罨画池

望帝春心托杜鹃

神游子云亭

从琴台到慧园

永陵访古

桂湖生清风

试读章节

邻家尽相识

杜甫虽然有时自比陶潜,但他在草堂过的并非隐士生活。尽管地处偏僻,杜甫还是结识了周围的邻居,并和他们和睦友好地相处。在草堂诗篇中,可以读到不少和邻居有关的篇章。写到和邻居交往,杜甫笔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欣喜和温情。五律《寒食》,是杜甫在草堂安家后不久写的一首诗。寒食,即清明,是初春时节,杜甫在诗中写到了他的邻居们: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邻居有邀,杜甫都会欣然而往,邻家有什么问题,杜甫也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住进草堂没有多少时间,他就认识了周围的邻居,而且关系密切,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亲如一家人,“鸡犬亦忘归”。有时,热情的农夫还会把杜甫拉进门强留喝酒,“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一天,有不知姓名的农夫上门,送来一大筐鲜红的樱桃,让杜甫不胜惊喜:

《野人送朱樱》: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所谓“野人”,就是村野之人,是住在附近的农夫。这首诗咏物思故,面对着新鲜欲滴的红樱桃,杜甫回想起在长安的宫廷生活。农夫送来樱桃,使杜甫为邻里热情善良的情意感动,却也撩动了他无法报效朝廷的郁闷。不过,品尝这些鲜美的樱桃,郁闷大概也会随之消解。如果心气不顺,步出草堂,可以去和那些亲切友善的邻居们说说话。草堂南面和北面的两位近邻,先后出现在杜甫的诗中。

《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这首诗,应该是杜甫受邀访问“南邻”后所作。南邻锦里先生,是一位恬淡达观的隐士,尽管家境清寒,但精神却不显悲苦。孩子们在家中欢笑嬉戏,鸟雀在面前台阶上悠然啄食,竟然不惧主人,看来这家人对鸟雀来访已经习以为常,人和鸟互不干扰,和谐相处,也是难得。杜甫在诗中描述了他们家中温馨平和的景象,生动如画。告辞时,已是暮色四合,锦里先生送杜甫上船,又是另外一幅恬静优美的图画。这位被称为锦里先生的南邻,在杜甫的草堂诗中出现了两次,还有一首五律《过南邻朱山人水亭》,诗中主角也是他,从此诗题得知,这位锦里先生姓朱:

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

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

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

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读这两首诗,可以感知杜甫对这位南邻是颇为敬重的,《南邻》中对他家中气氛的描述,后一首诗中又有“看君多道气”的评价,这位朱山人,有道骨仙风,非等闲之辈。能和这样的高士为邻,杜甫当然高兴。他和南邻的交往,不会仅限于这两首诗中的描写,既然“从此数追随”,杜甫一定常常和他在一起交流叙谈。

……  P22-24

序言

向文学的成都致敬

站在成都的大门口回望,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如锦江流水,浩浩荡荡,蜿蜒曲折,一路奔濯而来,激扬的浪花漫天晶莹,折射出七彩光芒,令人目眩,也让人心驰神往。在这些浪花和光芒之中,我看到无数诗人,他们或结伴而行,或孤独吟唱,把无数动人的诗篇,留在这片丰饶美丽的土地上,留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在中国的文学史中,很多文学家和成都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的人生和才华,融合在这个古老的城市中。成都因他们的诗文而增色,他们的人生也因成都的哺养而生辉。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来自远方的外乡人,这些文学家对这片土地的感情,都是一样深挚。如果罗列他们的名字,从古到今,简直就是中国文学的群星谱:司马相如、卓文君、扬雄、鲍照、左思、骆宾王、李白、杜甫、元稹、岑参、刘禹锡、薛涛、苏东坡、黄山谷、陆游、范成大、柳永、杨慎……巴金、沙汀、艾芜、李劼人……这些名字,是中国文学的耀眼篇章,也是成都历史的华彩段落。

说成都是一个文学的城市,绝不是夸张之辞。在这个城市漫步,随处都会找到诗人的足迹,会发现永存在文学名篇的那些美妙名字:司马琴台、文翁石室、子云亭、武侯祠、杜甫草堂、浣花溪、望江楼、罨画池……在这些弥漫着文学气息、浸润着文学血液的名胜之地,吟诵先贤留下的诗句,感受汉字的美妙,品味古人的智慧,也会被诗中的真情感动。一个城市,千百年来能吸引如此众多的诗人,创造这么多文采飞扬的诗篇,这实在是成都的光荣。

成都为什么和这么多的文学家之间有着如此深厚的因缘?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成都丰饶富足,却从不闭塞。千百年来,成都一直敞开着真诚的怀抱,欢迎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在成都的博物馆中,我看到很多造型独特的古代陶俑。我发现,这些千百年前的古代陶俑,竟然都面含笑容,他们笑得欢悦,笑得坦然,笑得真诚。这是历史的表情,这表情其实也刻画出成都的性格:热情、开朗、善良。正是这样的性格魅力,留住了文学家的心。

今天的成都,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一个在中国被公认为宜居的城市。我想,成都的魅力,成都的宜居,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她的文学气韵,是因为浸透在她肌体血脉中的文学精神。这种气韵和精神的本质,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崇尚,对人间的理想和幸福的执着追寻。这种气韵和精神,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我不是成都人,但我对文学的成都心向往之。如果把成都看作一位历经沧桑的朋友,这位朋友,有一颗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我曾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漫游,在杜甫草堂凝思,在锦江岸畔寻觅,在浣花溪边流连。能追随伟大先贤的背影,感受他们的智慧和才情,真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

谨以我的这本小书,向文学的成都致敬。

2012年8月8日于四步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锦城觅诗魂/成都人文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丽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099914
开本 24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2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08
18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