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水族/中华民族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水族文化具有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韦学纯主编的这本《中国水族》为中华民族全书的其中一本,从民族概况、经济、政治、文化传承、民族教育、精神信仰等方面对该民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配以图片。叙述详细,内容健康。

内容推荐

韦学纯主编的这本《中国水族》全方位地向读者介绍水族的民族文化。《中国水族》共分十章内容。

第一章“水族概况”,包括水族的族称和族源、人口分布状况、历史沿革、生态资源、语言文字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内容。第二章“水族的物质文化”,包括水族的生产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交通习俗、风物特产以及历史遗迹与旅游胜地。第三章“水族的民间文化”,主要介绍水族民间教育、科技、医药、文学、工艺、体育和游戏、造型艺术、歌舞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第四章“水族的社会文化”,主要向读者介绍水族传统社会组织、家庭礼仪、交往礼仪、亲属称谓、婚姻习俗、生育习俗、取名习俗、丧葬习俗和节庆习俗,社会文化部分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第五章“水族的信仰文化”,主要阐述的内容有水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及水书习俗的主要内涵、占卜与预测、各种禁忌习俗以及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第六章“水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主要介绍历史上水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洋教斗争,以及发生在水族聚居地区的抗日斗争。第七章“水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谈及的内容有水语及口传文化的传承、水书抢救和传承、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民间工艺的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传承。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方面,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水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给水族同胞传承本民族文化带来机遇。水族人民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吸纳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我。第八章“水族的族际交往和民族文化交流”,主要讲水族语言及水书的历史文化交流积淀,商业贸易交流,水家学会以及学术文化交流和深圳帮扶援助三都、荔波等水族聚居地区并建立良好的民族友谊。第九章“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选择介绍了水族文化研究过程中有影响的重要人物,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水族同胞的先进事迹未能涵盖进去,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工作。第十章“水族的重要文献”,包括水书的重要文献和汉文文献两部分。由于水书的传承,水族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这里笔者列出了大部分水族文献,为读者进一步了解水族提供了足够的阅读空间。书末的大事记列出的只是部分内容,希望读者通过这些事件,对水族历史和文化有个粗略的了解。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水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3

 第二节 人口分布状况/19

 第三节 历史沿革/20

 第四节 生态资源/28

 第五节 语言文字/30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37

第二章 水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40

 第二节 饮食习俗/43

 第三节 服饰习俗/46

 第四节 居住习俗/49

 第五节 交通习俗/52

 第六节 风物特产/53

 第七节 历史遗迹与旅游胜地/55

第三章 水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教育/67

 第二节 民间科技/73

 第三节 民间医药/75

 第四节 民间文学/79

 第五节 民间工艺/92

 第六节 民间体育与游戏/97

 第七节 民间造型艺术/100

 第八节 民间歌舞艺术/103

 第九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地/105

第四章 水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109

 第二节 家庭礼仪/112

 第三节 交往礼仪/113

 第四节 亲属称谓/115

 第五节 婚姻习俗/116

 第六节 生育习俗/122

 第七节 取名习俗/12s

 第八节 丧葬习俗/126

 第九节 节庆习俗/136

第五章 水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148

 第二节 宗教活动及水书习俗/158

 第三节 占卜与预测/160

 第四节 禁忌习俗/161

 第五节 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168

第六章 水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 反帝反封建斗争/178

 第二节 反洋教斗争/183

 第三节 保家卫国的抗日斗争/184

第七章 水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水语及口传文化的传承/187

 第二节 水书的抢救和传承/189

 第三节 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194

 第四节 民间工艺的抢救和传承/195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198

第八章 水族的族际交往和民族文化交流

 第一节 水语及水书的历史文化交流积淀/200

 第二节 商业贸易交流/203

 第三节 水家学会以及学术文化交流/211

 第四节 深圳帮扶援助/215

第九章 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220

第十章 水族的重要文献

 第一节 水书的重要文献/247

 第二节 汉文文献/250

附录

 一 水族历史大事记/264

 二 参考文献/280

后记/282

编后记/285

试读章节

服饰,尤其是妇女的服饰,是一个民族最直观的外在标志。水族服饰的主体颜色多以蓝、青、绿、紫、黑等素色为主,其朴素、端庄、大方、实用的特点,与水族人民淳朴、谦恭、淡泊、含蓄的性情相映衬。水族妇女服饰的款式和颜色可以体现着装人员的年龄、婚否、地区的差异。就现状而言,水族青壮年妇女的服饰最能够代表水族的服饰特色。其主要特点为上衣都是右衽大襟衣衫,下身长裤。水族妇女的服饰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以j都水族自治县水龙、三洞、中和、廷牌、恒丰、塘州、阳安等地的水族服饰为代表。这些地区是水族的主要聚集区,所以这里的水族服饰是水族最基本的服饰类型。具体可以分为儿童装、少女装、妇女装和老年装。

儿童装:主要在鞋子和帽子的装饰。鞋子一般为虎头鞋或绣花鞋;童帽有多种,最常见的有仿木楼屋脊的九角布贴帽、平顶马尾绣帽、葫芦形青布帽等,帽子上钥’有银佛像和蝴蝶造型的银铃铛。

少女装:一般为蓝色或绿色有领长衫、靛青色长裤,胸配绣花围腰,嗣腰上端至颈部挂银项链及链坠,围腰中部两侧系提花飘带拖于身后,脚穿元宝盖绣花鞋,刘海发式,外包一块六尺左右的家织布白头帕。

妇女装:衣服无领,并在坎肩、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都绣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还镶两根绲条,绲边、绲条都凸出衣面,绲条外缘还镶上彩色花边。在四个衣角分别绣上变形蝴蝶,在腰身两边的开衩处绣上云彩。头发梳至额头,由左向右挽起,并在右侧发间斜插一把木梳,外包黑(白)色土布头帕。年轻的已婚妇女胸配绣花围腰,脚穿元宝盖绣花鞋,年长的妇女则不再配绣花围腰,而喜欢在腰间戴一块素净方巾,脚穿尖角马尾绣鞋。

老年装:水族老年妇女的服饰与青壮年妇女的服饰有所不同,她们内穿无领、无花边装饰的右衽长衫,外套对襟、无领、宽袖的短上衣。下身穿长裤。衣服用银质纽扣,脚穿尖钩马尾绣鞋,头式是在头顶上挽发髻,再包上黑色方巾。  未婚女子和已婚女子在服饰上是有区别的,穿什么服装是水族婚否的一种体现。平时水族男女青年主要是通过赶集互相认识,加深了解,继而交往和恋爱。在集市上,男青年如果看上某位女子,从她的穿着打扮,便知道此女是否已婚嫁。如果穿的是有领无花边装饰的衣服,则表明此女未婚,可以追求示爱;但如果穿的是无领有花边装饰的衣服,则表明此女已婚。

第二种类型是以二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及荔波县佳荣、永康等地的水族服饰为代表。妇女将长发往前梳成一把由右向左挽起,在左侧发间插一把木梳,戴黑色暗花长方形飘须头巾。衣裤均喜用纱质纤细、染工深透的黑色或青紫色回纹布料。不镶花边,喜戴银项圈和银手镯。未婚女子戴不绣花的素净围腰,但嗣腰上的银链和飘带却极为讲究。已婚女子不挂嗣腰,而喜长方形的青紫色腰巾,脚穿元宝盖素净布鞋。

第三种类型是以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都江、坝街、羊福等地的水族服饰为代表。这些地区的女子不管婚否也不分年龄阶段,发式都是将长发盘结于头顶,外包白色或黑白格子相间的自织土布方巾。上衣为镶花边右衽大襟衣衫,配长方形的黑色自织土布腰巾,衣摆开衩高,衣角窄小,呈椭圆状,下身穿镶花边长裤,脚穿尖钩马尾绣花鞋。

第四种类型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丰乐片区及都匀内外套的水族服饰为代表。除长帕包头外,还用一块白毛巾横扎。衣裤均镶花边,衣长近膝,衣身、衣袖及裤脚均较宽大,围腰不配银链而系腰带,并将围腰上的绣花胸牌翻下来作为装饰。

第五种类型以i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雷山等县接境的水族服饰为代表,因受侗族服饰的影响而近似侗装。衣角窄小,呈椭圆状,妇女一般将头发盘结于头顶,包白色或黑白相间的格子方巾。

第六种类型是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普安,丹寨县的高排、金中等地的水族服饰。由于与苗族杂居,水族妇女除以白色长帕包头和不戴耳环保留水族传统特点外,大襟衣服已缩短至臀部,衣饰与苗族女子基本无异。

水族妇女在节日喜庆或结婚大典时另有盛装。盛装款式不分区域。上衣都是古典式的对襟、宽袖的黑色短衣;下身穿黑色百褶裙兼长裤;脚穿尖钩扎金马尾绣鞋;发式是把头发梳至头顶挽髻,为了方便佩戴银首饰,不再包头帕;穿盛装时,周身佩戴的银饰有银花、银钗、银项圈、银压领、银手镯、银吊牌等。其中百褶裙、银花、银钗仅限于新娘出阁时穿戴。在其他节日里,姑娘们只戴银项圈、压领和针线筒等饰品。

水族男子服饰也具有一定民族特色。老年男子平常多穿对襟布扣便服和长裤,节日喜庆时穿长衫再套马褂。天热时用短帕包头或戴马尾帽,天冷时用长巾包头或戴锅驼帽,脚穿轻便布鞋。青壮年男子除了一部分人还包头巾、身穿黑色短对襟衣外,大多数人的服饰已同汉族青年没有多大区别。

不同地区的水族群众,特别是妇女,在服饰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普遍喜爱靛蓝、青紫等冷色,不喜欢大红、大黄等热烈奔放的色调,这种在服装色彩上的排他性,别的民族似乎很少见。这表现了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可能跟水族妇女性格恬静、感情内向有关。另一方面,水族聚居地区绿色的自然环境,使人们的心理产生趋同倾向,逐渐形成了妇女们喜爱冷色的性格。家织棉布是制作水族服饰的传统布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化纤织物在水族聚居地区逐渐普及,家织布已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市场经济在水族社会的蓬勃发展,城乡人口的相互交流,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亦在悄然转变,水族服饰有逐渐被流行服装所取代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现在的水族青年纷纷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外出务工,人们买市场上的成品衣服穿,在穿戴上与汉族青年无异;水族服装做T相对繁杂,费丁费料,年轻人为方便直接购买成品衣服穿;小孩子从读书到走人社会,基本上都是穿戴市场流行的成品服装;思想观念转变了,人们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改穿流行服装,并以此为美。现在的水族聚居地区,30岁以上的妇女仍穿戴水族传统服饰;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除了在节日、走亲访友时部分人还穿戴水族服装外,平时很少穿了;在校学生则全部穿成品服装。水族服饰文化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P46-49

序言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族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书全方位地向读者介绍水族的民族文化。

第一章“水族概况”,包括水族的族称和族源、人口分布状况、历史沿革、生态资源、语言文字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内容。第二章“水族的物质文化”,包括水族的生产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交通习俗、风物特产以及历史遗迹与旅游胜地。第三章“水族的民间文化”,主要介绍水族民间教育、科技、医药、文学、工艺、体育和游戏、造型艺术、歌舞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第四章“水族的社会文化”,主要向读者介绍水族传统社会组织、家庭礼仪、交往礼仪、亲属称谓、婚姻习俗、生育习俗、取名习俗、丧葬习俗和节庆习俗,社会文化部分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第五章“水族的信仰文化”,主要阐述的内容有水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及水书习俗的主要内涵、占卜与预测、各种禁忌习俗以及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第六章“水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主要介绍历史上水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洋教斗争,以及发生在水族聚居地区的抗日斗争。第七章“水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谈及的内容有水语及口传文化的传承、水书抢救和传承、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民间工艺的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传承。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方面,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水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给水族同胞传承本民族文化带来机遇。水族人民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吸纳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我。第八章“水族的族际交往和民族文化交流”,主要讲水族语言及水书的历史文化交流积淀,商业贸易交流,水家学会以及学术文化交流和深圳帮扶援助三都、荔波等水族聚居地区并建立良好的民族友谊。第九章“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选择介绍了水族文化研究过程中有影响的重要人物,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水族同胞的先进事迹未能涵盖进去,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工作。第十章“水族的重要文献”,包括水书的重要文献和汉文文献两部分。由于水书的传承,水族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这里笔者列出了大部分水族文献,为读者进一步了解水族提供了足够的阅读空间。书末的大事记列出的只是部分内容,希望读者通过这些事件,对水族历史和文化有个粗略的了解。

水族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一块瑰宝,我们希望这样的优秀民族文化能够发扬光大,并流传下去,成为水族子孙后代骄傲的文化财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对水族文化的了解应该基本足够,同时通过本书提供的重要文献的延伸阅读,读者将走入水族文化的神秘殿堂,充分享受水族文化带来的快乐。

后记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情怀,根据平等尊重、真实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联合学界,以“文化生态学”的创新理念,共同打造《中华民族全书》,力图全面荟萃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景式展示中国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力争成为国内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百科全书。

全书由57卷组成,即在中国56个民族56卷的基础之上,特别推出一卷《中华民族》,以此统领其他56卷,力求达到整个全书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全书以各民族有史料记载之时为上限,下限止于2010年,以期在充分发挥各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地吸收各民族研究的最新成果,着力反映各民族比较突出的一些文化事项与文化成果。

全书各卷的编著者均由热爱并熟悉本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担任,既有享誉国内外的民族学资深教授,也有在某一领域独具造诣的中青年学者。各卷编著者按照全书编纂方案和编写大纲的要求,从本民族的实际和研究现状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悉心考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可靠资料,使各民族文化都能得到平等尊重的呈现和真实可信的表述,同时也集中反映各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真切反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名片”。

全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有关领导及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许多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提供了大力帮助。感谢全书编委会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全书的学术顾问和编著者的辛勤工作。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出版协会、广西民族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民族文学杂志社、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文联、新疆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学会等机构的倾力相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报刊司图书处对全书内容的审查备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领导和文化宣传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审核把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陈英初先生为全书提供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电子版,并做了部分勘误。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为全书的内容审订提供了大力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为全书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全书学术顾问广西民族大学的徐杰舜教授等相关专家不仅亲自编纂《中国汉族》《中国哈萨克族》,还帮助审稿把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张春荣先生为全书图片进行了统一把关和审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郭佳荣先生为全书题写了书名。全书的编纂,还借鉴吸收了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相信,在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与各界的通力合作下,全书的出版发行——

将会以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博大精深的丰厚内容,真实全面的生动表达,新颖深刻的思想亮点,成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长久文化影响力的精品。

将会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承担黄河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将会契合国家外宣形象与国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需求,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将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全书将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国际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深知,由于成书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谬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民族全书》项目组

2012年5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水族/中华民族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学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53606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2012314150
中图分类号 K286.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