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古诗学史(境化与律化交织的诗歌运动)
内容
编辑推荐

张节末编著的《中古诗学史(境化与律化交织的诗歌运动)》以境化运动与律化运动为线索,描述出中古诗歌史的基本面貌。境化运动与律化运动在时间上差不多是并行的,两条路线也时常交错在同一种诗类里共同起作用。本书以汉末五言诗为起点,中经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格律诗,最终在王维山水小诗与杜甫夔州七律中分别达到境化与律化的高潮。具体到某一种诗类,可能偏于境化,可能偏于律化,也可能两者兼有,只求在描述过程中,凸显这两种不同的诗学理念及其所导引着的共同的美学目标。

内容推荐

张节末编著的《中古诗学史(境化与律化交织的诗歌运动)》描述发生于汉魏至盛唐年间之中古诗歌运动的历史。《中古诗学史(境化与律化交织的诗歌运动)》中中古诗歌运动是指,古代诗歌脱离民间歌诗的形式,循着境化和律化两条路线,走向高度文人化之过程。起于汉末五言诗,中经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格律诗,最终在王维山水小诗与杜甫夔州七律中分别臻于境化与律化的高境。文人趣味引导诗歌功能发生基础性的变化,逐渐消除了诗歌当中的政教、抒情与说理成分,上升到精致而纯粹的审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前史:汉代诗经解释学

 第一节 汉代经学家解诗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后世批评家的“比兴”诠释

 第三节 《离骚》被编入诗经解释学谱系

第二章 古诗十九首与玄学

 第一节 时间意识:生命短暂,珍重当下

 第二节 玄学独化论先声:群己关系之重置

 第三节 反思的个体性:独立之性别角色

 第四节 兴体之流产与普世情感之抒发

第三章 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技术

 第一节 单纯之主题及其基本结撰技术

 第二节 浑雅品格与“兴”法之浮沉

 第三节 近于赋而远于《风》

 第四节 结撰技术:勾连

第四章 玄言诗与诗体革命

 第一节 反缘情

 第二节 抑比兴

 第三节 尚自然

第五章 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主义与散文化

 第一节 时序感

 第二节 “酒”与“乌”的意象

 第三节 散文化

第六章 谢灵运山水诗的美学成因

 第一节 物感经验的变迁

 第二节 在自然中顿悟的理境

 第三节 赋体的影响

第七章 音声对比:永明声律美学

 第一节 “三易”说与沈约的诗歌批评

 第二节 对比性声律美学理论

 第三节 永明体形式美学

第八章 律化运动之大势:初唐律诗美学

 第一节 初唐宫廷诗

 第二节 上官体的律化贡献

 第三节 元兢的诗学理论与律诗格律的确立

 第四节 律诗的定型

第九章 王维山水小诗的意境美学

 第一节 禅学背景

 第二节 纯粹看与纯粹听

 第三节 通向意境的诗歌运动

第十章 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

 第一节 诗律运动与宫廷诗

 第二节 人生际遇和诗体的移位

 第三节 审美游戏与织体的艺术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后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古诗学史(境化与律化交织的诗歌运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节末//李鹏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21613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6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2013200585
中图分类号 I207.209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