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谎言(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苏特编著的《爱情谎言》的情节可谓简单明了:大卫是一家酒吧的服务员,他在那里认识了玛丽,可玛丽对他不感兴趣。这种状况直至大卫在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床头柜的抽屉里发现了一部小说稿子之后才得以改变。本书围绕爱情、背叛、死亡等话题展开,讲述了一个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

内容推荐

苏特编著的《爱情谎言》围绕爱情、背叛、死亡等话题展开,讲述了一个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

服务生大卫暗恋着频繁光顾酒吧的女大学生玛丽,但玛丽对他却毫无兴趣。有一天大卫从跳蚤市场买回一只二手床头柜,在抽屉里偶然发现一部小说的手稿,便突发奇想充当这本小说的作者,以吸引女孩的注意。玛丽对小说爱不释手,开始欣赏眼前这个男孩的文笔和才华,两人逐渐陷入热恋中。女孩在大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手稿给了出版商。小说一夜之间成了畅销书,落魄服务生变身现代文学界最炙手可热的作家,签书会人潮如涌,盛况空前,他的谎言雪球越滚越大。不料,一个怪老头突然出现闹场,宣称自己才是小说的作者!大卫要如何保住自己的名声?又要如何面对被蒙在鼓里的爱人呢?一切来得太快,他想向她说明事情真相,但又害怕失去她

《爱情谎言》仅在德国就狂销30多万本,由瑞士裔德国籍新生代导演阿兰葛斯彭纳拍成电影,由欧洲最抢手的男演员《再见列宁》影帝丹尼尔布鲁尔及《情键四分钟》备受瞩目的潜力女星汉娜荷丝普隆携手大银幕,造成空前轰动,并于2009年12月在中国公映。

试读章节

大卫通常是被中午的饭菜味熏醒的,那是隔壁房间哈格太太烧菜做饭弄出来的味道。

可今天,他是被右耳针扎般的灼痛疼醒的。在他这一代人中,打耳洞的估计有一大半,尽管他只是在外耳上戴了一枚细小的金质耳钉,但耳朵还是发炎了。

那只盛葡萄酒的空箱子是他用作床头柜的,他从箱子里找出自己的手表。还不到十点,他才睡了不到五小时。

大卫坐到床沿上。窗帘太短,惨淡的光线从窗帘下面射到房间里,可以看到房间里那些二手家具——桌子、椅子、弹簧垫沙发椅、立式衣架、书橱,仿佛是一张三维黑白照片。唯一的彩色斑点画面,就是从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机和电脑上面发出的红红绿绿的小灯。

他穿上标签上贴有“快乐桑拿”字样的淡蓝色毛巾浴衣,打开房门出去了。

厕所位于楼梯间。尤其是现在,在这种寒冷季节里,那是很不舒服的,因为那里没有暖气。但至少大卫是使用那间厕所的唯一一个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哈格太太的家里有自己的厕所。

他在盥洗盆上面的镜子里打量起自己的耳朵来。耳洞的地方又红又肿。他想取出那只耳钉。可他听说过,如果取出耳钉,洞眼将会重新收口。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回到房间,往咖啡壶里倒满咖啡,放到煤气灶上去煮,然后就到那个用铝合金和磨砂玻璃做的淋浴间里冲澡去了。这个小淋浴间是多年前的一个房客在厨房间里搭建的。

他冲完澡回来,咖啡壶的溢流阀喷出水来,煤气的黄色火焰在闪烁。他关掉煤气,擦干煤气灶,重新穿上毛巾浴衣。他从水槽中拿出一只杯子洗干净,然后斟上咖啡。冰箱里有一包打开过的牛奶,他闻了一下味道,往杯子里倒了一些,把咖啡带到房间,放到床头柜上。他打开音响,重新钻入被窝。能在床上喝上一杯咖啡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这是大卫不愿意放弃的。

收音机被设定在一个全天候播放热带音乐的节目上。这和当下的气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外面温度为零度,被浓浓迷雾所笼罩,有时是毛毛细雨,有时是绵绵小雪。大卫还在沉睡时,白日已经开始,而等到他离开家门,白天的光阴大多已经结束。

他一小El一小口地抿着咖啡,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耳朵来。或许他应该回到给他打耳洞的那家商店去。他们肯定有经验对付发炎的问颢.

他在楼梯问里听到哈格太太购物回来发出的沉重脚步声。她应该有七十岁了吧。大卫不是很能估计老年人的年龄。老太有一个儿子,看上去和她一般年纪,每天十二点十五分过来吃午饭,然后一点十五分准时离开。他单身,在附近做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哈格太太向大卫说过多次。

大卫站起来,打开窗帘。出乎他意料的是,从窗户上看出去,那一片天是蓝色的。不是很蓝,但确实是蓝色,于是他穿上衣服,十一点刚过,他就站在约翰大街上,这条他居住的灰色大街上。

这是预料之外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外面肯定要比前一天高出十度,阳光映照在他头顶上方的阁楼窗户上。大卫没走几步路,就不得不打开棉夹克衫的拉链了。

卡贝尔大街上有家食品店,老板在他的店门前搭建了一个货摊,货摊周围布置了圣诞彩灯。在这样的天气里,生意自然不会很好。大卫走进去,买了一个乳酪三明治,在店里打开包装,开始吃起来。

接下来的那间屋子里,是一个旧货商在院子里做生意,他把几件家具放在院子的人口处,还竖了一块牌子,上面有一个箭头,写着“戈迪宝库”的字样。大卫顺着箭头方向走进店里。戈迪坐在一张标价“八十瑞士法郎。”的软垫沙发椅上,在看一份免费报纸。他们彼此认识,大卫家里的绝大多数装备都是从他这里购买的。

“昨天还是寒冬腊月,今天已是春暖花开,这多折腾人呀。”戈迪抱怨道。

大卫尽管没有觉得有什么折腾人,但还是承认他说得不错。大卫毕竟才二十三岁,适应能力比较强。

他一边吃着三明治,一边挤进小店,那里塞满了家具、箱子、家用器具、书籍、画框、小摆设和其他破烂东西。或许他能为托比亚斯找到些东西。托比亚斯是“埃斯基纳”的店主,大卫就在他的店里干活。

埃斯基纳是一家雅座酒吧,虽说开张还不到一年,但看上去仿佛存在着多年似的。酒吧里的装备是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家具里挑出来的。挂在仿古墙上的是从全世界跳蚤市场上淘来的出土文物,散发出一种亲切感和国际氛围。

大卫隔三差五地在戈迪的旧货店里为埃斯基纳酒吧找点东西,卖给托比亚斯时还给自己赚点小钱。比如一张着色的阿尔卑斯山的全景画,一块破旧的包括不同棕榈树品种的植物学展示牌,还有一幅非常笨拙的印第安人酋长的油画肖像。

这一次他什么货也没有淘到。可当他离开的时候,戈迪和一个胖子一起恰好把一辆旧大众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其中有一件物品,引起了大卫的兴趣。那是一只床头柜,已经被磨得没了棱角,大理石桌面是黄色的。“这个多少钱?”他问戈迪。

“这个还没有价格呢。”

胖子插了一句:“这个东西还是我的。装饰艺术品。”

“胡扯,这算什么艺术品。”戈迪咕哝道。

“真正的大理石桌面呢。”胖子补充道。

“多少钱?”大卫问。

胖子向戈迪投来疑问的目光。  “别看我。什么价钱,主人说了算。”戈迪不管他俩的事,径自回到大众汽车那里。

“四十?”胖子是批发商,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缺乏经验。

大卫审视了一下那件家具,打开小门,可就是拉不开抽屉。

“弄点儿肥皂,就不会卡住了。”胖子解释道。

“三十。”大卫跟他讨价还价。

“三十五。”

大卫想了一下,说:“那您开车送我到我家门口吧。”

“远吗?”

“就在拐角的地方。”

于是,大卫’柯恩便有了这只床头柜,它将改变他的整个人毕。P4-8

序言

若问当今德语文坛最热门、最受欢迎的作家是谁,恐怕非瑞士德语作家马丁-苏特(MartinSutet)莫属。

马丁·苏特,1948年2月29日出生于瑞士苏黎世。2月29日,这个日子四年才来一次,而且那天还是星期日。也许,正是这个特别的日子成就了特别的苏特。1962年,苏特随家人搬往瑞士弗里堡,就读于圣米歇尔中学。1966年前往巴塞尔,并一直断断续续地居住至1991年。马丁·苏特现今和其家人居住在西班牙的伊维萨岛、危地马拉的帕那哈榭和瑞士的苏黎世三地。

作为多面手的马丁·苏特作为多面手,苏特集广告作者、新闻记者、编剧、歌词作者、专栏作者和小说家于一身。苏特早年投身广告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词,被誉为“广告神童”。先是加盟巴塞尔GGK广告公司,26岁即担任创意总监一职,后和人合伙成立广告公司,并担任瑞士创意总监俱乐部主席多年。作为新闻记者,他为大众科学杂志《GEO》撰写通讯报道,在世界各地漫游。苏特为电影、电视和舞台剧创作剧本,获得了多种重要奖项。他还是著名的专栏作家,拥有固定的读者群,其专栏文章结集出版后成为畅销书。苏特深知赚钱才是硬道理,无论是创作广告词和剧本,还是撰写歌词和专栏文章,他都是在为自己的作家梦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他16岁立下的成为作家的远大志向,始终没有忘记。后来他受邀为《世界周报》的每周专栏“公务舱”撰写专栏文章,一篇专栏文章价值2000瑞士法郎,那只是一开始的稿费,后面的还要更多,如此丰厚的酬金让他再也没有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他发现自己终于拥有了难能可贵的自由之身,知道从此可以开始自由自在地创作小说了。

当被问及自己为何很晚才开始写作时,他回答道:“我16岁的时候,希望靠写作生活。我只是始终想着赚钱。我不希望自己作为作家,要像我的同行那样靠国家津贴和文化基金会生活。虽然我一直很敬佩这些同行,但我始终也喜欢过着有钱人的生活。”当发觉自己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撰写广告词时,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广告人的职业。从1991年开始,他专事写作,并且在1997年49岁那年,按中国人的说法,快要到知天命之年,出版了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世界》,让读者见识了小说家马丁·苏特。德国文坛不缺乏天才作家,20多岁或者30多岁成名成家的大有人在,但大器晚成者也自然不在少数。德自当代犯罪小说女作家中的翘楚英格丽特·诺尔,55岁那年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公鸡已死》,使她一夜成名,此后每隔两年出版一部新著,驰骋德语文坛迄今已有20多年。而马丁·苏特同样可谓大器晚成者中的佼佼者。

作为小说家的马丁·苏特

由于马丁。苏特的父亲死于早老性痴呆症,所以他对这种疾病有切身的体会。但对早老性痴呆症的全部知识,他是在父亲去世四年后才获得的,并且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而在其长篇处女作《小世界》中,苏特对主人公康拉德.朗格早老性痴呆症病情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述,其驾轻就熟的专业功底令人叹为观止,让人误以为他是神经病科专家出身。小说的出版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并且在次年,也即1998年荣获法国最佳外国文学奖。其后,分别于2000~2002年出版的《月亮的阴面》和《完美朋友》,同样以身份危机为主题,《完美朋友*还在2003年荣获了“德国犯罪小说奖”第二名。这三部作品组成了他的“神经三部曲”,他也因此跻身于一流的德语作家行列。其中第二部作品《月亮的阴面》,尤为德国主流媒体和德语文学评论家看重。

此后几年,马丁·苏特始终笔耕不辍。2004年出版了他的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爱情谎言》(原书名为《莉拉,莉拉》,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原著版权时,恰逢由德国著名新生代导演阿兰·葛斯彭纳根据本书改编拍摄,并由丹尼尔.布鲁赫、汉娜‘赫斯普朗、亨利·哈布臣、克斯腾·布劳克主演的《爱情谎言》上映热播,为与影片匹配起见,我们也将其易名为《爱情谎言》,本人以为这和小说的实际内容也更为贴切)。2006年,《米兰的魔鬼》出版,并于次年获得德国犯罪小说的另一个重要奖项——“格劳茨犯罪小说奖”。2008年,《最后一个威英费尔特》出版后同样好评如潮。2010年,侗子》出版两周后,荣登德国《明镜》畅销书榜单头名交椅。2011年,他以“阿尔门”为系列的头两部侦探小说《阿尔门和蜻蜓》和《阿尔门和钻石》先后出版,依然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2012年8月底,马丁-苏特的第十部长篇小说《时间,时间》闪亮登场。这里不妨也可谈一下他的这部最新小说。有天晚上,彼得·塔勒夫妇因吵嘴而失和,妻子没带大门钥匙,于是回家时按门铃,丈夫却迟迟不去开门,让她在大门口等。这时,悲剧发生了,有人开枪打死了他的妻子。从此以后,42岁的彼得。塔勒日复一日地过着同样的夜晚,难以从痛苦中解脱。无独有偶,他遇到了有着类似遭遇的人,后者是他的邻居,一个82岁的老人。他和彼得一样,感觉自己对妻子的死亡负有责任,想让去世20年的妻子复活,希望尽可能精确地复制出1991年某一个具体的夜晚的场景,塔勒决定成全他的美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时间凝固”。这既是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一部惊险小说。倘若了解到马丁·苏特的家庭变故,想必读者就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六年前,苏特一家收养了一对龙凤胎,可遗憾的是,他的养子在三年前死于非命。苏特在一次访谈时也承认,他之所以再次写下时空旅行的话题,很可能和养子的去世有关。时空旅行是他充满兴趣的话题。他于1986年创作的第一部电影剧本《耶纳契》,就是一部时空旅行冒险记,影片次年由瑞士电影与戏剧导演丹尼尔·施密特执导,苏特因此在西班牙锡切斯奇幻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电影剧本奖”;而在其首部长篇小说《小世界》中,他也对这个话题作过尝试,一个患有早老性痴呆症的病人忘记现在,从而对过去看得愈加清晰。《时间,时间》的语言一如苏特的其他作品: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没有含糊不清的描写,没有太冗长的句子。

“马丁·苏特现象”

《小世界》一炮打响,自1997年出版至今已累计发行80万册。其他作品加起来,恐怕也已被售出好几百万册。不仅是马丁’苏特的所有小说成为了畅销书,他的专栏文章结集成册后也同样畅销不衰,以至于德语媒体纷纷热议所谓的“马丁·苏特现象”。当记者询问苏特接下来的一部畅销书是否面临压力时,他如此回答道:“我在写书,不是写畅销书。至于这书能否成为畅销书,那是由读者决定的。而且我也没有任何压力。”

他的五部小说《完美朋友》、《爱情谎言》、《最后一个威英费尔特》、《小世界》和《米兰的魔鬼》先后被拍成影视剧。

马丁-苏特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他每天有一个固定而严格的作息时间,就像一名上班族一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作为苏黎世人的马丁·苏特,堪称苏黎世的一张名片。而那家以古希腊哲学家名字命名的第欧根尼出版社——欧洲最大的文学出版社,就坐落在这座典雅精致的城市里,苏特的所有小说均在这家出版社出版,该社麾下拥有无数如雷贯耳的大牌作家,如以小说《香水》享誉全球的德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等。

《爱情谎言》成功的奥秘

《爱情谎言》的情节可谓简单明了:大卫是一家酒吧的服务员,他在那里认识了玛丽,可玛丽对他不感兴趣。这种状况直至大卫在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床头柜的抽屉里发现了一部小说稿子之后才得以改变。阿尔弗雷德·杜斯特创作了一部未曾为公众所知的《索菲,索菲》的小说。大卫经亲自调查后确认杜斯特已不在人世。他将稿子改为《莉拉,莉拉》交给了玛丽,声称这部小说是他自己写的。玛丽看完小说很兴奋,在大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稿子寄给了一家出版社。稿子被出版社采用了,大卫就此突然陷入了两难境地。为了不失去玛丽,他同意出版社出版该小说。

从小说出版一开始的波澜不惊到后来的风起云涌,大卫自然无法预料,更无力掌控。

“《莉拉,莉拉》是一部我们期盼已久的小说:男童尿布小说的终结。”当令人敬畏的大批评家约阿希姆·朗德曼在《共和国星期日报》上撰写这样一篇赞美诗之后,他不是仅仅简单地赞扬该书,还发起了一场辩论会,并且宣称现在是结束后现代文学,回归古老价值和伟大主题的时候了。

于是,迄今为止几乎尚未被人关注的大卫·柯恩的小说处女作《莉拉,莉拉》一跃成为畅销书。大卫到各地参加朗诵会,接受媒体采访,成为炙手可热的德语文学新星。然而有一天,一个老人出现了,自称是小说作者。自此以后,大卫被老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难以摆脱他的纠缠,直至老人出现意外……

小说结构新颖,一部小说里包含另一部小说,前者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索菲和彼得身上,后者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大卫和玛丽之间,均以殊途同归的悲剧告终。两部小说平行发展,首尾相连。而小说的妙处在于,你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阅读,或者作为扣人心弦的骗子小说,或者作为缺乏浪漫色彩的爱情小说,或者作为对文学圈和“何谓好书”的问题的演绎?另外一个值得称道的则是,小说的结局是开放性的。读者不禁要问:大卫重新赢得玛丽的芳心了吗?玛丽爱的是他本人,还是仅仅爱上了作家这个名头?大卫冒充自己是作者的那部作品真的有那么好吗?究竟谁是更大的流氓:是那个令人讨厌的雅可布,还是我们一直对之寄予同情的大卫?因为结局的不确定性,读者便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而在阅读时一起参与体验乃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这部原名为《索菲,索菲》的小说究竟如何呢?读者不妨先欣赏一下其中的一段文字,那是小说主人公彼得写给索菲的信:

我的摩托车放在车间里已有一个星期,我必须乘坐11路公交车去上班。你知道最糟糕的是什么吗?并非每天早上车上人满为患,害得我有时到贝格广场之前不得不站在车辆上下车的踏板上;也并非车内散发出一股潮湿的大衣和雪茄烟的味道:坐车要比我骑摩托车多花上五倍的时间。不,最糟糕的是每天两次和如此众多的不认识你的人挤作一团。我无法知道,你微笑的时候,你右边的脸颊上会有一个酒窝,而左边的没有。我无法知道,你脖颈子那里蓬松的头发下有着胡椒蜂蜜饼的芳香。我再也无法感觉到你的手放在我的手里有多么轻盈。我无法忍受和他人身体贴着身体地度过半小时,而他们却对我爱你的事一无所知。我觉得他们从来没有如此陌生过.我从来没有从如此之近的地方不得不忍受他们。

和马丁·苏特的“神经三部曲”一样,《爱情谎言》的重头戏同样是身份问题:我是谁?我还可能是谁?而那部《索菲,索菲》的小说改名《莉拉,莉拉》出版后成为畅销书,和马丁·苏特的这部同样成为畅销书的《爱情谎言》,究竟有何关联呢?译者不在此饶舌,相信读者自会找到答案。

《爱情谎言》具备畅销书作品的基本元素。一方面,其语言简洁,没有繁琐冗长的从句或者超级复杂的词汇;另一方面,读者很清晰地发觉,这是一部发生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故事。与此同时,小说也讽刺了当今文学圈内制造畅销书过程中的种种怪现象,曝光了出版商、出版社和经纪人之间的惊人黑幕……

或许以上这些就是《爱情谎言》成功的奥秘所在吧。

《爱情谎言》出版后依然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热捧。德国《世界报》称赞他的小说是一座文学迷宫。《新苏黎世报》评论道:“马丁·苏特凭借《爱情谎言》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创作了一部技巧娴熟的作品。”德国电视二台赞誉马丁·苏特是当下最好的德语作家之一。《明镜》周刊夸奖他说:“马丁·苏特以其故事性强且构思精妙的小说,征服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他善于保持心理惊悚小说和侦探小说之间的平衡——极具文学水准。”北德意志广播电台也不失时机地为马丁·苏特叫好:“马丁‘苏特做到了德国文学舞台上少有的事:他以优雅而又看似轻松叙述的故事,很有把握地淡化了娱乐和文学之间的界限。”

也有评论家将马丁·苏特的语言和德国的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尤雷克·贝克尔和美国的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语言媲美。聚斯金德以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香水》和《鸽子》等中篇小说享誉世界,贝克尔以《说谎者雅各布》一书名扬天下,该书两次被改编成电影,1974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而海史密斯则是美国心理犯罪小说的头号作家、一代宗师,以《瑞普利》系列作品最为著名。听到有人作如此比较,苏特感到很荣幸。

马丁·苏特被誉为“瑞士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作家”,他精力充沛,对创作充满着热情和激情,读者对他寄予厚望当在情理之中。我们衷心期待他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小说精品来。

除了上面介绍的众多头衔之外,马丁·苏特还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销售自己生产的橄榄油、葡萄酒和咖啡。这个自然不属于本文的范畴了。

沈锡良

2012年深秋于上海虹口现代公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谎言(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苏特
译者 沈锡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60893
开本 32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22.4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8
14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