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法的未来——商业化惩罚性赔偿集体性损害》致力于讨论一种新的损害赔偿法观念,以及实现该观念的方法论和具体制度设计。作者提出了大量对德国损害赔偿法的重大创新观点,其中很多内容是对传统德国民法的颠覆性修正。本书所关注的“损害赔偿”远不限于大陆法系一般语境中的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本书在一个宏观的私法框架下,讨论了包括侵权损害赔偿、合同损害赔偿和不正当竞争损害赔偿等更为广泛的损害赔偿议题。本书由格哈德·瓦格纳著。
图书 | 损害赔偿法的未来--商业化惩罚性赔偿集体性损害/法学名篇小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损害赔偿法的未来——商业化惩罚性赔偿集体性损害》致力于讨论一种新的损害赔偿法观念,以及实现该观念的方法论和具体制度设计。作者提出了大量对德国损害赔偿法的重大创新观点,其中很多内容是对传统德国民法的颠覆性修正。本书所关注的“损害赔偿”远不限于大陆法系一般语境中的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本书在一个宏观的私法框架下,讨论了包括侵权损害赔偿、合同损害赔偿和不正当竞争损害赔偿等更为广泛的损害赔偿议题。本书由格哈德·瓦格纳著。 内容推荐 《损害赔偿法的未来——商业化惩罚性赔偿集体性损害》一书系瓦格纳教授在第66届德国法学家大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 《损害赔偿法的未来——商业化惩罚性赔偿集体性损害》致力于讨论一种新的损害赔偿法观念,以及实现该观念的方法论和具体制度设计。作者提出了大量对德国损害赔偿法的重大创新观点,其中很多内容是对传统德国民法的颠覆性修正。本书所关注的“损害赔偿”远不限于大陆法系一般语境中的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本书在一个宏观的私法框架下,讨论了包括侵权损害赔偿、合同损害赔偿和不正当竞争损害赔偿等更为广泛的损害赔偿议题。本书由格哈德·瓦格纳著。 目录 导读 A.当前民法学说中的损害概念 Ⅰ.不确定性 Ⅱ.差额假说 1.莫姆森的学说 2.《德国民法典》中的差额假说 B.损害赔偿法的基本原则 Ⅰ.补偿原则与得利禁止 Ⅱ.刑罚、赔偿、预防 C.损害赔偿法的挑战 Ⅰ.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竞争 Ⅱ.欧洲法律一体化 Ⅲ.欧洲法院的司法实践:损害赔偿的法律实现 Ⅳ.法律的经济分析 1.通过责任法规范行为 2.对损害赔偿法的影响结果 D.补偿原则的观点:损害的商品化和货币化 Ⅰ.商品化作为损害赔偿法上的论据 1.争论情况 2.商品化论据的两大功能 Ⅱ.损害结果的商品化 1.讨论情形 2.恢复原状请求权与财产利益 3.损害结果的补偿 Ⅲ.人格权的商品化 1.讨论情形 2.财产权的数量限制 3.财产权的标准 4.商业化的界限 5.结论 …… E.补偿原则的另一重要议题:惩罚性损害赔偿 F.集体损害赔偿 结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损害赔偿法的未来--商业化惩罚性赔偿集体性损害/法学名篇小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格哈德·瓦格纳 |
译者 | 王程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3415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2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1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5030 |
版权提供者 | Verlag C.H. Beck oHG, Munche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