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鸟的天空
内容
编辑推荐

《鸟的天空》由爱德华·格雷所著,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由、快乐的野生鸟类世界,展示了鸟所在的自由世界的声音及鸟的真性情,是人类心灵的最随性读本。

作者通过多年来细致入微的观察,用极富文学性的语言描绘了鸟儿天然而自在的生活场景。这些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在枝头快乐欢唱的野生鸟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美妙场境。

内容推荐

《鸟的天空》由爱德华·格雷所著,是一部描述鸟类生活的自然文学名著,也是一本语言优美的知性散文。作者通过多年对众多鸟类细致入微的观察,用极为细腻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鸟儿天然自在的生活场景。更为突出的是。《鸟的天空》对鸟的呜叫声做了极具特色的描写,被称为迄今为止介绍鸟类鸣叫声的最好作品。

目录

前言/1

自序/1

Part 1

初展歌喉_/1

Part2

歌声渐起/27

Part 3

鸣禽回归/43

Part 4

音乐盛会/73

Part 5

流淌的余音/87

Part 6

夏日消逝的歌声/103

Part 7

寒冬中的鸟儿/111

Part 8

鸟儿的家庭生活/135

Part 9

鸟儿的卵与巢/151

Part 10

飞翔中的快乐/179

Part 11

杜鹃与麻雀/191

Part 12

我的养鸟之乐/199

Part 13

戏水的精灵/217

Part 14

戏水的精灵(续)/231

结束语/239

试读章节

鸟儿的生活多姿多彩,其每一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常常把人们深深地吸引。它们的羽毛五彩缤纷,美丽炫目;它们恣意地飞翔在天地间,陆地、海洋,都留有它们的足迹;它们每到一处,或是暂时歇脚,或是永久定居,又或是迁移往返;它们在同类间择偶、交配、繁殖并抚育后代;它们产下的卵或温润光洁,或饰有形状各异的花纹;它们的巢穴也匠心独具,不同的鸟儿会在不同的地点搭建出结构迥异的巢穴……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鸟儿那迷人的“歌声”更让人陶醉。很多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或昆虫,在它们交配的时节通常都会发出某种独特的声音,以此向意中人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慕之情。然而,鸟儿的叫声不仅比它们的丰富,而且还极具音韵美,比如夜莺——人们甚至用它的声音来形容人类歌喉的美丽婉转——画眉、椋鸟等鸟儿的叫声。从动物发音的角度来看,除却人类的声音,鸟儿的鸣叫完全可以排在首位。

因此,我们还是先从鸟儿的“歌声”谈起吧。

生活在乡村的人,往往通过鸟儿的名字或外观来辨识一些常见的鸟儿,很少有人通过声音来分辨它们,孩提时的我也同样如此。我记得,小时候自己之所以开始留意鸟儿的叫声,完全是出于大人们的要求,大概情形是这样的:我当时9岁或者还要小一些,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如果不是这个年龄,我那时肯定不会一直待在家里,而是待在学校才对。那是一个阳光和煦、空气清新的日子,时值5月末或6月初,当时树上已缀满了绿叶,周围充斥着各种鸟儿的呜叫声。父亲正在书房窗下看书,窗户是大开着的。他把我叫过去,并对我说:“这么多小鸟都在唱着美妙的歌,你听到了吗?”“是的,我听到了。”我回答。“那你以后还会忍心伤害和猎杀它们吗?”父亲又问我。我多少有点勉强地回答道:“不……不会了。”我心里清楚,这是父亲想要的答案,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委婉地要求我以后不要再那样做了,而我自己其实并不是非常情愿。自从玩起弓箭后,我已经射杀过很多鸟儿。为了练就一身打得相当准的箭术,任何野生的、会跑的动物,更别提这些小鸟了,它们全都会成为我练习的靶子。我对这种“打猎”活动情有独钟,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当时这种活动尚未被禁止,而且就算被禁止,对我那个年龄阶段的小孩来说也毫无作用,可能正是鉴于这种情况,父亲才会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父亲生长在乡村,并且也喜欢做乡村的各种农活,像耕地、插秧、打柴等,但是他对鸟儿的叫声似乎了解得并不多。而我,则是从父亲、花匠以及我所接触到的猎人那里,学会了如何通过名称和外表来辨识一些常见的鸟儿。更确切地说,这也只是常见鸟类中的一部分,因为那些林莺类的鸟儿并不在其中,那时我甚至连随处可见的柳林莺类的鸟儿也分辨不出来。“黑顶林莺”算是我最熟悉的鸟儿了,每一个乡村人对它们都同样熟悉,其实它是一种沼泽山雀。在天气恶劣时,这种鸟儿经常会为啄食野兔的尸体或为一小块肉而激烈地争抢。人们一般很少会对鸟儿的叫声感兴趣。我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曾感叹道:“那画眉和鸲的叫声真好听啊!”这只是一句极为平常的感叹,他们所注意到的可能只是鸟儿呜叫这一行为本身,而对这两种鸟儿的叫声之间所存在的差别并不了解,因此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评论。当我成年后才知道,原来它们的叫声是完全不同的:鸲的叫声柔顺而持久,画眉的叫声则持续时间较短。画眉和乌鸫的叫声,在我听来并没有什么区别,就像同一种鸟儿的声音。现在想来,这种无法辨别的情况的确很多,这在乡村生活中也极为平常。从来没听人这样说过:“我今天第一次听到了柳林莺的叫声”或是“今天早晨那只燕雀究竟叫了几百遍啊,我真希望自己当时听出来了”。这些常见的鸟儿的呜叫声一直不绝于耳,但同其他人一样,我也未曾过多留意,就在这些叫声的陪伴中长大了。

虽然鸟儿最惹人喜爱的地方就是它们的叫声,但是这方面却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毋庸置疑,鸟儿身上的确有很多东西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观察的过程中,视觉效果总是优于听觉效果。

要想清晰而有序地将鸟儿的叫声介绍一番并非易事,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以月为序,逐月逐月地进行。为此,我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来追踪、整理鸟儿叫声的变化情况,并对自己听到各种叫声后的不同感受作了记录。

P1-3

序言

我无意将本书写成严谨的科学专著或科考报告,因此,对那些从事鸟类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本书中可能没有什么让他们觉得新奇的东西;对那些从不关注鸟类的人来说,他们更不可能对本书的内容提起兴致。因此,关于本书的写作动机,以及本书之所以被多次印刷出版的缘由,有必要向大家作一下交代了。

在英国,与鸟相关的书籍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其分类的依据和标准是非常清晰的。

第一类,是以向人们展示每一种鸟儿所具有的丰富特征为主要写作动机的书籍,它以图片的形式将各种鸟儿呈现在我们眼前,人们很容易就能将其辨识出来。由李福德爵士出版发行的新书就属于此类书籍。

第二类,是收录了现今英国各种鸟类相关知识的书籍,其内容准确详尽,如同教科书般权威。这类书籍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尤其对那些从事鸟类研究工作的人而言,这类书籍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不过就像百科全书一样,对普通人来说,这类书籍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读物,没有多少人能持续不断地将其从头读到尾。斯鲍姆、霍华德、桑德斯和考沃德等都是编写此类书籍的代表人物,苏格兰教会和托尔博恩等也编著过此类著作。这些书中,一般会穿插一些介绍性的故事,同时配有多幅精美图片。

最后一类,是作者对某些特殊种类的鸟儿,或单一鸟类的观察记录。这类书籍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埃利奥特·霍华德的作品,还有其他一些作品,如J.P.布基纳的《英国鸟类》和《爱尔兰自然科学家》,以及E.H.尼科尔森最近发表的文章《鸟的领域》等。这些书籍或文章都对人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大多数人完整地读下去。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能进一步地了解鸟类的领地、求偶、交配以及亲密生活等问题。

个人的观察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这类书籍的价值,这样的观察在本书中俯拾皆是,因此我完全可以将本书归入最后一类中。不过我想要说明的问题并不在于此。一直以来,我从未中断过对各种鸟儿的观察,当然此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积累知识或做什么学术上的研究,而只是为了消遣,为了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这也是我一直持有的一种生活态度,更何况它们还会使我的假日和家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少年时代开始,我就对大自然中的鸟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不论生活中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这一兴趣从未泯灭,一直保持到今天。这种兴趣也成为我最好的一种消遣方式,使我深深地沉醉其中。更令我激动的是,我对鸟儿产生的兴趣与其给我所带来的乐趣之间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的快乐体验进行一次品评,并将其记录下来,那么他对这些体验的认识和感悟就会更加深刻。因为在他整理记录脑海中的影像和内心感觉的过程中,还可以再次体会到那种快乐,并估量出对自己身心的影响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当初产生写这本书的冲动的原因就在于此,但是,本书后来被多次印刷出版与这一点并无多大关联。鉴于此,有一件事情,我有必要提及一下。

在观察鸟儿之初,我拜读了沃德·福勒编撰的《与鸟相伴的一年》,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也对我能更好地知悉鸟儿有不少帮助。沃德·福勒是牛津大学的一位教师,经常通过户外活动进行自然历史方面的研究。在我开始观察乌儿之前,他就已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很多年了,而且他也认为能从中得到消遣,获得生活的乐趣。正如他书中所展现的那样,他成了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乌儿的先行者,吸引着每一位鸟类爱好者循着他的足迹去寻求无尽的乐趣。从这一点来说,我的这本书与他的著作可谓殊途同归。

事实上,鸟类爱好者们要想就鸟儿的话题展开全面、彻底的交流是相当困难的。画家在画一种最普通的事物时,展现给大家的也只不过是该事物最能吸引他的那一面,鸟类观察者所能体现的,同样如此。对于大家都极为熟悉的一种鸟儿,有的观察者可能会被它的这一方面吸引,有的则可能被其另一方面打动。因此,当一个人认为某种熟悉的事物再无新奇之处时,总有另外一些人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发掘出一两处来。

爱德华·格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鸟的天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爱德华·格雷
译者 耿丽//何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58227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