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编著的《跟着茶经来学茶--学茶全面通》用通俗语言来解读茶经,让学茶更加专业、全面、易懂。
《跟着茶经来学茶--学茶全面通》一共分为十个部分,如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事、茶之泡、茶之饮、茶之出等,将茶经里所涉及到的内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叙述出来,使学茶更加简单和轻松。
| 图书 | 跟着茶经来学茶--学茶全面通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洪编著的《跟着茶经来学茶--学茶全面通》用通俗语言来解读茶经,让学茶更加专业、全面、易懂。 《跟着茶经来学茶--学茶全面通》一共分为十个部分,如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事、茶之泡、茶之饮、茶之出等,将茶经里所涉及到的内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叙述出来,使学茶更加简单和轻松。 目录 Part 1 茶的起源 一、茶树原产于巾国 二、茶字的山来 三、茶树的形态 四、栽种的技巧 五、茶饮的渊源 六、有利的自然条件 七、茶的功效 Part 2 茶的分类 一、茶的发展 二、茶的分类 三、绿茶的历史 四、绿茶的分类 五、绿茶的制作 六、红茶的历史 七、红茶的分类 八、红茶的制作 九、乌龙茶的历史 十、乌龙茶的分类 十一、乌龙茶的制作 十二、黄茶的历史 十三、黄茶的分类 十四、黄茶的制作 十五、白茶的历史 十六、白茶的分类 十七、白茶的制作 十八、黑茶的历史 十九、黑茶的分类 二十、黑茶的制作 Part 3 中国的名茶 江南茶区 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 碧螺春 庐山云雾 婺源茗眉 祁门红茶 华南茶区 铁观音 大红袍 冻顶乌龙 白毫银针 六堡茶 西南茶区 普洱荼 滇红工走茶 蒙顶甘露 江北茶区 信阳毛尖 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Part 4 茶具的演变 唐及唐之前的茶具种类 唐时5种生火用具 唐时煮茶及烤茶用具 唐时碾茶及量茶用具 发明的取水用具 《茶经》中6件附属用具 瓷器茶具的分类 紫砂茶具的特点 紫砂壶的鉴别 现代茶具 Part 5 泡茶的技艺 水的选择 好水饮好茶 天下名泉 饮茶的精要 水温的把握 绿茶的冲泡 中投法冲泡竹叶青 下投法冲泡六安瓜片 红茶的冲泡 冲泡四川金芽 瓷杯泡玫瑰红茶 乌龙茶的冲泡 冲泡大红袍 黑茶的冲泡 冲泡普洱生茶 意境之美 六艺助茶 Part 6 茶人茶事茶俗 秦汉时期,茶事萌芽 六朝时期,重心东移 唐代,茶叶制度的确立 宋代,全民皆知饮茶事 明代,茶类格局的形成 清代,普洱茶的兴起 历代茶文略评 茶诗·茶联·茶画 茶馆·茶歌·茶戏 与茶相关的仪式 各民族茶俗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跟着茶经来学茶--学茶全面通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洪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10495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0 |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3 |
| CIP核字 | 2013210735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