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书架(2)/一生读书计划
内容
编辑推荐

绘画、雕塑、书法、服饰,这些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介绍此类艺术的书则汗牛充栋。但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精当地选择一些经典且十分重要的著作来阅读,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

《艺术书架(2)》为读者精心选择了80本艺术类书目,内容涉及艺术理论、绘画、雕塑、书法艺术、服装艺术等诸多方面。这些书都是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既能切中相关领域艺术思想的核心,又能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艺术精品。作者很多都是相关艺术领域的大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本书由潞潞、刘新华、孙铭浛编著。

内容推荐

一生读书计划——组织国内著名作家和学者,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从不同角度量身定做针对性极强的私家书架,每排书架为你推荐那些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一生读书计划”系列之《艺术书架(2)》为读者精心选择了80本艺术类书目,内容涉及艺术理论、绘画、雕塑、书法艺术、服装艺术等诸多方面。这些书都是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既能切中相关领域艺术思想的核心,又能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艺术精品。作者很多都是相关艺术领域的大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艺术书架(2)》所收录的书目语言通晓易懂,绝不艰深晦涩。跟随着作者的笔触,读者会在不自觉之中,非常自然地掌握欣赏艺术的角度、思维方式,加深对艺术家思想的把握,加深对艺术作品的领悟力。豁然之间,我们发现,毕加索不再陌生,不再抽象;狮身人面像不再冷峻,不再苍凉。我们会看到艺术家的另一面,看到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同时,也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自我。本书由潞潞、刘新华、孙铭浛编著。

目录

艺术理论

 《艺术与观念》

 《艺术与文化》

 《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

 《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

 《艺术即经验》

 《艺术的终结》

 《洞悉艺术奥秘》

 《艺术的真谛》

 《美学散步》

 《萨特论艺术》

 《人类的艺术

 《谈美》

 《美的历史》

 《美的历险》

 《美的情愫》

 《美学三书》

 《艺术哲学》

 《激进的美学锋芒》

 《文心雕龙注》

 《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学通识)》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国外绘画雕塑

 《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

 《非西方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20讲》

 《十九世纪绘画艺术》

 《艺术家的真实》

 《罗马艺术——从罗慕路斯到君士坦丁》

 《中世纪爱的艺术——欲望的客体与主体》

 《巴黎的盛宴》

 《犹太艺术》

 《伊斯兰世界的艺术》

 《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

 《古典艺术一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

 《美洲印第安艺术》

 《走进大师——从达·芬奇到杜尚》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达·芬奇笔记》

 《达利自传》

 《杜尚访谈录》

 《谎言的衰落:王尔德艺术批评文选》

 《绘画史事》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罗丹艺术论》

 《西方美学史》

 《艺术的故事》

 《与风景对话》

 《拉奥孔》

中国绘画雕塑

 《范曾谈艺录》

 《回归古典之美——范曾谈中国国画、书法、诗词》

 《吟赏丹青》

 《时空中的美术》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画里阴晴》

 《画外音》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

 《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

 《艺林一枝》

 《画坛师友录》

 《中国绘画通史》

 《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

 《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

 《隔江山色》

 《江岸送别》

 《李叔同谈艺》

 《人间词话》

 《中国雕塑史》

中国书法艺术

 《王羲之》

 《笔墨烟云》

 《翰墨风神:中国书法的意蕴》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一艺术社会的一项个案研究》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汉字书法之美》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

 《书法有法》

服装艺术

 《中国历代服饰史》

 《西洋服装史》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试读章节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1909—1994)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也许是该时期整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被公认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正是他,使得波洛克、罗斯科等美国本土或移民画家的名声登上了世界舞台。由于他的主要观点精确地阐述了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使得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法典化,因此他成了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分水岭。

几乎所有同情或支持现代主义艺术的人都为他辩护,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支持者都首先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他。《纽约时报》如是评论格林伯格:“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国际上最著名的美国艺术批评家,通常被认为是那个把美国先锋派绘画与雕塑推向世界版图的人……”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有《艺术与文化》《朴素的美学》《格林伯格艺术批评文集》(1~4卷)等。

荐读理由

现代主义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家为人类历史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财富。莫奈、雷诺阿、塞尚、毕加索、夏加尔等艺术大师,至今依然被无数人视作艺术的终极化身。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而现代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则并非这些声名显赫的艺术家本身,而是格林伯格这样充满艺术气质和思辨色彩的艺术批评家。

当著名的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C.丹托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举办的梅隆讲座上开讲时,他心目中的评论对象只有两个人:瓦萨里、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瓦萨里是西方传统艺术,即再现性艺术最大的叙事大师,而格林伯格则是西方现代艺术,即以自身为表达对象的艺术最大的叙事大师。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一位为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作总结性阐述的著名艺术批评家,跟随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对现代派艺术有更为精深的了解。

《艺术与文化》是格林伯格的代表作。收集在《艺术与文化》中的文章,最初发表于《党派评论》《国家》《评论》《艺术》《艺术新闻》以及《新领袖》等刊物。这些文章是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思想的精髓。

本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化一般”。这部分收录了格林伯格两篇重要的文章:《前卫与庸俗》《文化的处境》。他在这两篇文章中,结合具体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对这两个艺术领域的重点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如果说前卫艺术模仿艺术的过程,那么庸俗艺术,我们现在已经明白,则是模仿其结果”。在这两篇文章中,格林伯格悖论性地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与前卫艺术理论交织起来,提出了他的现代主义艺术理念——一种自主艺术,即以自身为主题的艺术。

第二部分,“巴黎的艺术”。通过重述始于莫奈的法国现代艺术史,介绍了后期莫奈、雷诺阿、塞尚、75岁的毕加索、乔治·卢奥、勃拉克、马克·夏加尔、莱热、雅克·利比西茨、康定斯基、苏丁等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家,同时对巴黎画派以及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都作了非常深入的探讨。跟随着格林伯格的文字,我们可以畅游这些艺术大师的艺术生涯,对他们的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三部分,“艺术一般”。针对具体的艺术,格林伯格在这里对艺术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了大量的阐述。这部分,是格林伯格艺术理论的集中体现。对现代艺术理论感兴趣的读者,这部分内容一定不能错过。  第四部分,“美国的艺术”。通过格林伯格的介绍,艾金斯、艾弗里、大卫·史密斯等美国的艺术家为世人所认同。同时,格林伯格自己也是美国艺术的一分子。通过亲自参与在美国现代艺术的进程中,格林伯格不仅为我们清晰地勾勒了欧美现代艺术的基本路线图,而且也为我们揭示了现代主义的真正本质与秘密核心:“现代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规矩的特有方式反对规矩本身。”

第五部分,“文学”。文学与艺术本是一对孪生子。各种思想在文学和艺术中都同时得到体现,甚至两者之间互相推动,共同前行。格林伯格通过对艾略特、卡夫卡等著名文学家的评述,从一个侧面展现其精神的艺术思想。事实上,格林伯格的思想已远远超出了艺术界,他本人也早已位于那些塑造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整个20世纪精神和文化氛围的少数杰出知识分子之列。在眼下这个似乎没有游戏规则可言、一切皆可、一切皆得为艺术的时代,格林伯格事实上代表了对人性和美学价值的某种最为基本的尊重。

格林伯格的思想,在中国国内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人们,特别是普通读者的关注。但作为一代艺术批评巨匠,格林伯格的光芒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愈发明艳照人。而他的这本书,既是我们了解格林伯格,也是我们了解现代艺术的一本领路书。

先睹为快

腐朽的资本主义发现,任何尚有能力生产的东西,不管其品质如何,对它自身的存在都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威胁。文化中的先进性不亚于科学与工业中的先进性,必然会腐蚀使其成为可能的那个社会本身。这里,正如在今天的其他问题上,有必要逐字逐句地引用马克思的话。如今,我们不再将一种新文化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一旦我们真的拥有了社会主义,这种新文化似乎必然就会出现。如今,我们面向社会主义,只是由于它尚有可能保存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活的文化。

一朝成为大师,在某种意义上,就永远是大师。毕加索所创作的几乎一切东西都带有某种刺激性,或者在最差的情况下,也拥有某种辛辣味。他的线描作品维持着一定的水准,得以从人们针对他今年所作的油画、水粉画和雕塑的某些(如果说不是全部)反对意见中摆脱出来。但是,即使如此,正如1926年以后他很少画过什么完整的油画杰作,1938年以后更是一幅都没有,他的版画和素描中那些构思精巧和完全现实的东西,20年代之后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卡夫卡小说的犹太意义绝没有穷尽它们的意义,正如它们的那种可以抽象出来的一般意义也不可能穷尽它们的意义一样。卡夫卡运用寓言,比数个世纪以来欧洲文学中所使用的更为成功,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为他的艺术所打动,而无需知道它们的“意义”。如果说它成功了,那么,像所有的艺术一样,是因为它超越了解释或诠注而成功,也因为它超越了预言的对与错。

延展阅读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常宁生编译。本书精选了20世纪最重要的15位画家和雕塑家所撰写的20多篇最具代表性的论文。其中包括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格莱兹和梅青格尔;未来主义雕塑家波丘尼;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和克利;形而上画派画家德·契里柯;纯粹主义画家和建筑家勒·柯布西埃和奥尚方;至上主义画家马列维奇;构成主义画家嘉博、蒙德里安;表现主义画家贝克曼;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达达主义艺术家杜尚以及雕塑家亨利·摩尔等人关于现代艺术的论述。P7-11

序言

每当人们谈起“艺术”,那些美术馆墙上抽象的作品、大街上前卫的雕塑以及那些留着大胡子的艺术家形象就映人人们的脑海。艺术,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只是用以欣赏和把玩的器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但事实恰非如此。

当我们游览古埃及金字塔、古印第安人玛雅神庙、古代中国长城以及古代罗马神庙遗址的时候,我们不禁为人类文明而赞叹不已。还有诸如亚历山大灯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巴别塔、阿房宫、圆明园等人类建筑的奇迹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之上,却留存于人类的记忆之中。这些伟大的建筑物,是文化的结晶,也是艺术的结晶。人类先贤的理想以及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倾注于这些建筑物之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当我们徜徉于巴黎罗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里面无数的艺术珍品呈现于我们的面前。蒙娜丽莎穿越了几个世纪的时光,依然向我们展现其永恒的微笑;“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女神的断臂雕像,其残缺之美震撼了世界;拿破仑王后约瑟芬的王冠,静静地端放在博物馆的陈列台上,无数观众为之倾倒,艺术和底蕴使之获得了永恒的魅力。而试想如果我们不依靠艺术的展现力,而仅仅依靠苍白的语言或简单的线条来勾勒,蒙娜丽莎、维纳斯、约瑟芬的王冠,是否依然能让你怦然心动?

艺术,是人类本能的冲动,也是人类灵魂的歌唱。小到服饰的花边纹理,大到飞机舰船的外形,都离不开艺术的支撑。人类的本能促使我们通过“艺术”的手法来倾诉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的好恶,传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官体验。苍白无力的语言不能永恒,流动的思维也不能长存。但当人的思想结合艺术化的表现手法表达出来,思想就得到了升华,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绘画、雕塑、书法、服饰,这些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介绍此类艺术的书则汗牛充栋。但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精当地选择一些经典且十分重要的著作来阅读,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

《艺术书架(2)》为读者精心选择了80本艺术类书目,内容涉及艺术理论、绘画、雕塑、书法艺术、服装艺术等诸多方面。这些书都是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既能切中相关领域艺术思想的核心,又能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艺术精品。作者很多都是相关艺术领域的大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如,《艺术与文化》的作者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被公认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而他的这本书被《纽约时报》称为:“这是一部任何一个对现代绘画和雕塑感兴趣的人都值得一读的重要著作。”而《艺术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的作者阿瑟·C.丹托以其著名的“艺术终结”论享誉世界。丹托告诉我们,艺术的宏大叙事已经结束——不仅仅是再现性的视觉表象的传统叙事的终结,也不仅仅是随后的现代主义的叙事的终结,而是全部的宏大叙事的终结。这些观点,对世人来说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影响。

这里不仅仅有这些重要的理论性书籍,也有大量的介绍具体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经典著作。

《艺术书架(2)》所收录的书目语言通晓易懂,绝不艰深晦涩。跟随着作者的笔触,读者会在不自觉之中,非常自然地掌握欣赏艺术的角度、思维方式,加深对艺术家思想的把握,加深对艺术作品的领悟力。豁然之间,我们发现,毕加索不再陌生,不再抽象;狮身人面像不再冷峻,不再苍凉。我们会看到艺术家的另一面,看到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同时,也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自我。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是从阅读开始的。法国著名科学家笛卡儿就曾说过:“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大文豪高尔基也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一生读书计划》丛书的出版对所有读书人来说实是一大幸事,她最大的亮点在于可以为你节约宝贵的时间,直接找到自己所需的书架,从中抽取自己最中意的书籍,迅速进入惬意的读书时间。

——王嘉祥(学者)

一代大师林语堂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他提倡国人“自由地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真正的读书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如果您能持有林语堂先生所言之读书态度,那么,阅读《一生读书计划》丛书对您来说一定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

——程立(出版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书架(2)/一生读书计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潞潞//刘新华//孙铭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48378
开本 32开
页数 3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9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83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3
148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