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参考资料(1)(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1)(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1)(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目录

国民党军追堵红六军团西征

一、堵截红六军团突围

刘建绪关于防堵红六军团突围给王东原、彭位仁、陶广、陈光中

的命令(1934年7月26日)

刘建绪关于赶筑碉堡封锁线给王东原、彭位仁、陶广、陈光中电

(1934年7月28日)

刘建绪关于向息锣集结兵力给王东原、彭位仁、陶广的命令

(1934年8月7日)

刘建绪关于严堵红六军团人湘给王东原、彭位仁、陶广的命令

(1934年8月9日)

刘建绪关于火速向桂东增援给王东原、彭位仁电

(1934年8月11日)

蒋介石令西路军加强碉堡封锁线电

(1934年8月13日)

刘建绪关于与南路军“会剿”红六军团给彭位仁、汪之斌、段珩

的命令(1934年8月13日)

刘建绪转发何键关于在湘粤边境消灭红六军团给陶广、王东原、

彭位仁等的命令(1934年8月14日)

刘建绪关于向郴州、宜章方向寻找红六军团主力给彭位仁、汪之斌、

段珩电(1934年8月16日)

刘建绪关于湘东南各保安团守备任务的命令

(1934年8月17日)

何键关于到宝庆集结给胡达、何平的命令

(1934年8月19日)

刘建绪关于速到湘江上游防堵红六军团渡江给段珩等的命令

(1934年8月19日)

刘建绪关于速到井头圩等地布防给胡达、晏国涛电

(1934年8月23日)

蒋介石关于增筑纵横碉堡线给何键电

(1934年8月24日)

二、堵截红六军团抢渡湘江

刘建绪关于到邮亭圩附近“游剿”红六军团给段珩电

(1934年8月25日)

刘建绪关于集合民团“围剿”红六军团给欧冠、蒋声、唐季侯电

(1934年8月26日)

刘建绪关于向白果市方向“进剿”红六军团给王东原、郭持平、

章亮基电(1934年8月27日)

刘建绪关于向南追击红六军团给王东原、郭持平、章亮基等的命令

(1934年8月28日)

刘建绪关于向宁远方向截击红六军团给王东原、章亮基电

(1934年8月30日)

刘建绪关于迅赴黄沙河、石期站防堵红六军团给胡达等的命令

(1934年9月2日)

刘建绪关于向全州、兴安追击红六军团给王东原、章亮基电

(1934年9月3日)

刘建绪关于截击红六军团西渡湘江给陈恩元、周祖晃、章亮基电

(1934年9月4日)

刘建绪关于在新宁、城步地区追堵红六军团给章亮基等的命令

(1934年9月4日)

何键关于“追剿”红六军团行动部署给各纵队的命令

(1934年9月4日)

李觉转发何键关于湘军各部进入贵州追堵红六军团电

(1934年9月17日)

西路军总司令部关于李觉部新厂战斗统计

(1934年9月18日)

李觉关于向锦屏推进给胡达电

(1934年9月19日)

何键转发蒋介石关于增强碉堡封锁线电

(1934年9月16日)

三、阻截红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师

李觉关于向滥洞司推进给胡达的命令

(1934年9月22日)

黄烈侯关于大、小广战斗情况的通报

(1934年9月26日)

李觉关于到镇远、施秉截击红六军团给胡达的命令

(1934年9月30日)

王家烈关于筑堡设哨防堵红六军团的通令

(1934年10月2日)

贵州省政府关于封锁乌江的训令

(1934年10月3日)

王家烈关于在木黄附近与红三军激战的通电

(1934年10月3日)

王家烈发布防堵红六军团、红三军的通令

(1934年10月4日)

王家烈关于甘溪战斗后防堵红六军团的部署

(1934年10月9日)

蒋介石关于赶筑碉堡防范红六军团、红三军会师电

(1934年10月9日)

黄烈侯关于“围剿”红六军团的命令

(1934年lO月17日)

王家烈关于向湘黔边进击红六军团电

(1934年10月27日)

谢汝霖关于黔军人湘作战电

(1934年10月30日)

王家烈关于“防剿”红六军团、红三军暂告一段的通电

(1934年10月30日)

何键关于追堵红六军团经过概要报告

(1934年10月)

国民党军追堵中央红军西征

一、防堵中央红军突围

何键关于防止中央红军突围电

(1934年10月19日)

何键转蒋介石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赣信安寻封锁线以东地区给

刘膺古电(1934年10月21日)

蒋介石关于各路军严密构筑碉堡封锁线堵截中央红军电

(1934年10月22日)

余汉谋关于赣州、信丰发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电

(1934年10月22日)

何键关于扼守赣江上游西岸及湘东南各碉线的命令

(1934年10月23日)

蒋介石关于薛岳、周浑元集结主力于泰和、永丰、龙冈等地的手令

(1934年10月24日)

顾祝同转发蒋介石关于北西两路军守护遂汾横线和第二纵线电

(1934年10月24日)

南昌行营关于围堵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4年10月25日)

蒋介石令北路军守备部队尽力推进筑碉电

(1934年10月29日)

蒋介石关于“追剿”方针及北西南各路军行动的部署

(1934年10月30日)

第六路军“追剿”中央红军的作战计划

(1934年10月30日)

刘湘关于红二、六军团会师及中央红军西征请求速筹消灭红军之策

给南京政府电(1934年11月1日)

蒋介石令薛岳部兼程前进电

(1934年11月5日)

蒋介石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湘、漓水以东地区给何键电

(1934年11月6日)

蒋介石关于改定西北两路军任务及指挥系统电

(1934年11月8日)

何键关于粤军到达九峰,桂军在兴安、桂林设防的通报

(1934年11月10日)

蒋介石关于取捷径直趋永州给薛岳电

(1934年11月12日)

何键关于防堵中央红军进军湘南的报告

(1934年11月)

二、堵截中央红军抢渡湘江

蒋介石委任何键为“追剿”总司令电

(1934年11月12日)

何键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湘、漓水以东地区的“追剿”计划

(1934年11月l3日)

南昌行营关于“追剿”中央红军的计划

(1934年11月中旬)¨

蒋介石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湘水以东地区电

(1934年11月14日)

何键关于更定部署给薛岳、周浑元、刘建绪等的命令

(1934年11月16日)

蒋介石关于湘水以西地区“会剿”中央红军的计划大纲

(1934年11月17日)

何键关于赴道县截击中央红军给周浑元、王东原电

(1934年11月18日)

蒋介石关于取消“赣粤闽湘鄂剿匪军”战斗序列的电令

(1934年11月19日)

何键关于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漓水以东的命令

(1934年11月19日)

蒋介石关于“堵剿”、“迫剿”各部队共同注意之要项的电令

(1934年11月22日)

蒋介石关于桂军南移恭城给何键电

(1934年11月22日)

何键关于中央红军突破郴县、宜章封锁线给南京政府电

(1934年11月23日)

何键关于尾追红军和增强湘水上游防线给刘建绪、周浑元的命令

(1934年11月23日)

何键关于桂军主力不可南移给蒋介石电

(1934年11月23日)

何键关于派队赴渌埠头、东安“截剿”红军给薛岳电

(1934年11月24日)

何键关于向零陵、黄沙河、全州间推进给刘建绪、薛岳的命令

(1934年11月25日)

何键关于各路军速向指定地推进给薛岳、周浑元、李云杰、李韫珩电

(1934年11月27日)

何键关于湘水布防情形给蒋介石电

(1934年11月27日)

刘建绪关于依托全州、桥头之线阵地夹击中央红军电

(1934年11月27日)

刘建绪关于向渡湘江红军攻击电

(1934年11月28日)

蒋介石关于红军先头部队从容渡河给何键、白崇禧电

(1934年11月28日)

何键关于向渡湘江红军攻击给刘建绪电

(1934年11月29日)

何键关于主力速移新宁、城步堵截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4年11月30日)

刘建绪关于到咸水、城步、绥宁堵击红军给李觉、陶广、陈光中电

(1934年11月30日)

白崇禧关于中央红军已渡过湘江给蒋介石等电

(1934年12月1日)’

何键关于未能消灭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的通电

(1934年12月5日)

三、追堵中央红军北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何键关于编组第一、第二兵团的电令

(1934年12月1日)

何键关于在湘西地区修筑碉堡封锁线情况的报告

(1934年12月)

薛岳关于取捷径直趋洪江堵截中央红军给何键电

(1934年12月1日)

何键关于速向湘桂边区转移给刘建绪、薛岳的命令

(1934年12月1日)

何键关于请川、黔军堵截中央红军西进给刘湘、王家烈电

(1934年12月2日)

何键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湘黔边境给刘建绪、薛岳的命令

(1934年12月3日)

薛岳关于向洪江、武冈推进的训令

(1934,年12月6日)

何键关于防堵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给刘建绪、薛岳的命令

(1934年12月8日)

薛岳令周浑元部向洪江、黔阳集中电

(1934年12月10日)

刘建绪关于务期消灭中央红军于湘黔边境给李云杰、李韫珩、陶广

等的命令(1934年12月11日)

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关于请命出兵“追剿”中央红军给国民党

中央及南京政府电(1934年12月11日)

薛岳关于联合黔军夹击红军于贵阳、镇远地区给蒋介石、何键电

(1934年12月12日)

蒋介石重申湘水以西地区“会剿”计划大纲电

(1934年12月12日)

何键关于在湘桂黔边境消灭中央红军给刘建绪、薛岳的命令

(1934年12月13日)

薛岳关于向芷江、黔阳推进电

(1934年12月14日)

何键关于增调两师“进剿”红二、六军团给刘建绪等的命令

(1934年12月17日)

何键关于筹拟根本消灭湘西红军给蒋介石电

(1934年12月18日)

何键关于在大庸地区“会剿”红二、六军团的命令

(1934年12月22日)

何键关于聚歼红二、六军团于慈利、桃源、桑植、永顺地区给李觉、

陶广、郭汝栋等电(1935年1月5日)

四、堵击中央红军西进贵州

王家烈建议各军不分畛域“进剿”红军电

(1934年12月15日)

王家烈恳请南京政府飞令到湘各军及桂军入黔电

(1934年12月18日)

蒋介石关于到镇远截击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4年12月18日)

刘建绪关于向锦屏、黎平追击红军给李云杰、王东原、陈光中

的命令(1934年12月20日)

何键关于协同黔军堵截中央红军给刘建绪、薛岳电

(1934年12月20日)

刘建绪关于向施秉追击红军给李云杰、李韫珩、陶广等的命令

(1934年12月26日)

薛岳关于消灭红军于镇远地区给周浑元的电令

(1934年12月26日)

薛岳关于请黔军保持重点于施秉、黄平之线给王家烈电

(1934年12月26日)

薛岳关于向炉山、平越地区追击中央红军的命令

(1934年12月28日)

刘建绪关于变更部署给李云杰、李韫珩、王东原、陈光中的命令

(1934年12月28日)

王家烈关于力促湘军从速推进给何键电

(1934年12月29日)

薛岳关于请黔军主力速向瓮安、紫江、贵阳北郊布防给王家烈电

(1935年1月1日)

薛岳关于秘密向贵阳推进电

(1935年1月1日)

刘湘关于中央红军长征抵黔给林森、汪精卫、蒋介石电

(1934年12月21日)

穆肃中关于人黔助守乌江的命令

(1935年1月1日)

王家烈关于中央红军抢渡乌江电

(1935年1月1日)

薛岳关于向瓮安、余庆、猴场等地“侦剿”中央红军给周浑元的训令

(1935年1月2日)

王家烈关于请薛岳部追击抢渡乌江之中央红军给蒋介石电

(1935年1月3日)

薛岳关于贵州政治、军事、经济对“围剿”红军之影响给蒋介石电

(1935年1月3日)

王家烈关于中央红军突破乌江的通报

(1935年1月4日)

薛岳关于进出贵阳给吴奇伟、周浑元电

(1935年1月4日)

薛岳请求在贵阳整备给蒋介石电

(1935年1月5日)

何键关于第一、第二兵团追堵中央红军给刘建绪、薛岳等的命令

(1935年1月6日)

王家烈关于中央红军向遵义进军的通报

(1935年1月6日)

侯之担关于退守娄山关电

(1935年1月6日)

薛岳关于同王家烈商定目前军事部署给蒋介石电

(1935年1月8日)

薛岳关于进出乌江北岸地区“截剿”中央红军给吴奇伟、周浑元电

(1935年1月8日)

侯之担关于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占领遵义经过给林森、汪精卫、

蒋介石等电(1935年1月10日)

侯之担关于娄山关战况电

(1935年1月10日)

贺国光关于扣押侯之担电

(1935年1月18日)

国民党军追堵红二十五军西征

一、堵截红二十五军突围

郝梦龄关于在豫南豫西追击红二十五军的报告

(1935年3月)

刘峙转蒋介石、张学良关于到朱阳关堵截红二十五军给陈沛的命令

(1934年11月21日)

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关于在鲁山地区截击红二十五军的报告

(1934年12月1日)

国民党军第六十师关于在朱阳关、汤河一带“堵剿”红二十五军

人陕的计划(1934年12月2日)

冯钦哉转杨虎城关于消灭红二十五军于豫陕边区给柳彦彪电

(1934年12月6日)

陈沛关于向龙驹方向追击红二十五军的命令

(1934年12月6日)

陈沛关于到三要司与陕军夹击红二十五军的命令

(1934年12月8日)

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向雒南追击红二十五军的报告

(1934年12月9日)

陈沛关于陕军一营被红二十五军缴械的报告

(1934年12月9日)

陈沛关于向余家河追击红二十五军的命令

(1934年12月10日)

冯钦哉转杨虎城关于向山阳地区追击红二十五军给柳彦彪电

(1934年12月15日)

上官云相转张学良、何成浚关于第四十七师向潼关推进电

(1934年12月29日)

二、“围剿”鄂豫陕苏区的红二十五军

庞炳勋奉蒋介石令派刘世荣旅入陕“围剿”红二十五军的命令

(1935年1月12日)

冯钦哉转杨虎城关于第一二四旅增防西安给武士敏电

(1935年1月14日)

冯钦哉转杨虎城为防止陕北红军配合红二十五军作战给武士敏电

(1935年1月29日)

柳彦彪关于蔡玉窑战况给冯钦哉电

(1935年2月3日)

柳彦彪关于请调援军夹击九间房红二十五军给冯钦哉电

(1935年2月6日)

蓝田县长郝兆先关于柳旅死伤情况及红二十五军俘虏政策给邵力子

的报告(1935年2月14日)

庞炳勋奉蒋介石令调第三十九师移防安康的命令

(1935年2月16日)

冯钦哉转杨虎城关于第一二四旅调商雒给武士敏电

(1935年2月16日)

蒋介石关于调伍诚仁、王耀武部“进剿”红二十五军给贺国光的手令

(1935年3月12日)

杨虎城关于“防剿”红四方面军北上及于华阳地区扑灭红二十五军

的命令(1935年3月18日)

蒋介石关于迅速消灭红二十五军给庞炳勋的手令

(1935年3月21日)

蒋介石关于抽调王耀武、庞炳勋参加对红二十五军“进剿”给

杨虎城的手令(1935年3月24日)

附:代月、日、时电码表

附:电文报尾代字表

后记

试读章节

(一)赣东之匪,现已倾巢分数股向赣江上游信丰东北地区西窜,其先头部队已与我南路军之叶师在信丰东南之韩坊、安息圩等处激战中。

(二)本路军为拒止该匪西窜计,拟以主力协同粤、桂军扼守赣江上游西岸及湘东南各碉堡线,以一部分守原有各防地,并协同东、北两路军对匪夹击,将其歼灭于赣江沿岸,或以西地区。

(三)着七十二师(另一旅)及七十七师为赣江守备队,以李军长生达为指挥官。应以七十二师全部防守泰和(含)至棉津(含)之线;以所附另一旅防守泰和至仁和圩之线;以七十七师防守棉津至储潭(含)之线,努力阻匪渡江。限下月江日以前到达。在未到以前,仍由李军长云杰负责指挥。二十三师于交防后,即集结大汾附近待命。

(四)着五十三师及十八师为永、宁、遂、莲、大守备队,令李军长韫珩为指挥官。应以五十三师主力控置于雩田圩附近,策应泰和至储潭部队,努力阻匪渡河;以一部防守遂川至大汾(含)之线,限艳日前到达。十八师以主力防守永新、宁冈至黄坳之线,堵匪北窜;以一部驻守莲(不含)、安(含),限卅日前到达。

(五)着六十二师及六十三师全部、胡凤璋部为莲、汝、桂吲守备队,以陶广为指挥官。应以李国钧旅及莲、宁两保安团防守莲、砻、大(不含)之线,置重点于砻市、大汾间。限下月江日以前到达。六十三师五团防守大汾(不含)至桂东之线,限俭日以前到达。六十二师五团及胡凤璋部防守桂东至广东桥(不含)之线,限俭日到达,堵匪西窜。

(六)着十五师附湖南保安团二团为未、安、茶界[线]守备队,以王东原为指挥官。应以主力控置于耒阳附近,赶筑未、安、茶线各据点碉堡,堵匪北窜。

(七)着十六师附湖南保安团二团又机枪二十挺,为衡、零㈣、东安守备队,以章亮基为指挥官。应以十六师扼守祁、衡线,保安团固守祁阳至黄沙河湘江西岸沿线,努力堵匪西窜。

(八)着段区司令珩为湘南守备队指挥官,督率所属各保安团及各县义勇队,固守各防御线以外之各县场[城]及衡、宜线碉堡。

(九)各部于电到后,不待接防部队到达,即以大部向新位置移动,如限到达,不得稍有贻误。其所余小部交防后,即行归建制。

(十)以上各部均归刘纵队司令建绪指挥。

(十一)着五十师大部附赣西袁水各县保安团、义勇队为袁水守备队,以岳森为指挥官,扼守袁水沿岸碉堡线,堵匪北窜。限世日以前到达。并以一部节约分守上庄、铜鼓、大段、找桥、甘坊、上富、奉新、石鼻街、牛行之线(不含)以南,袁水以北地区各要点。

(十二)着独卅七旅全部及二十六师②一部为修、铜、武、奉④守备队,以刘培绪为指挥官,分守修河以南及上庄、铜鼓、大段、找桥、奉新、石鼻街、牛行之线(含)以北地区。限下月东Ft以东[前]到达。

(十三)着湖南保安第三、第六、第二十四各团及十九师工兵营为平、浏、岳④守备队,以罗树甲为指挥官,负责维持各该县安全。

(十四)以上各部均归第二纵队刘司令膺古指挥。

(十五)第三纵队(欠独立第三十七旅及二十六师之一部)应酌量该纵队匪情,另行妥为部署防剿,并特别注意湘鄂铁路线之安全。

(十六)着二十三师及二[一]十九师(欠段旅)为总预备队,以李云杰为指挥官。应以二十三师暂置于大汾附近,以十九师(欠段旅)归段旅长⑨指挥,控置于长醴铁路线@上。

(十七)汝、桂守备队之补给,应由第一纵队刘司令及陶指挥官协商在酃县、桂东、汝城各县城分设军用仓库,预集必要粮秣、弹药及被服。其他各守备队应视当地物质[资]现状,预为准备。

(十八)各碉堡内均须遵照行营规定,切实准备必要粮秣、燃料、蔬菜、食盐、饮水等项,俾能固守多日。

(十九)各部队移动后,其未经指定接防部队之防地,均由各该原守部队酌以各该地区团队及义勇队暂行负责防守。P88-90

序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虎视眈眈地窥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力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但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先后进行了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国共产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红军长征胜利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编辑出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丛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战争观,全面系统完整地汇集了红军长征的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历史资料,史实权威准确、史料价值珍贵。既是加强长征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支撑,也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充分展示我党我军的辉煌历程、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丛书编辑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二○一六年八月

后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参考资料》(1)(2)(3)(4),是在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调整、修订而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参考资料》,是陆军指挥学院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共同编纂的。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成都军区、兰州军区、中国文史出版社,以及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军区和省档案馆、雅安地区档案局的大力支持。池黎明、何辉儒、陈集忍、杜小燕等给予了大力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红二方面军战史修改委员会办公室、红四方面军战史修改委员会办公室、北京档案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卷其他各册编辑组,在审定工作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编委会办公室主任仲兆良对本书编纂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本书通编由李孝民、金新果负责完成,金新果完成文字和注释校订。《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张东霞、特邀编审古灵参加书稿审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参考资料》调整、修订过程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李平编审牵头,军事科学院徐占权、康月田,军委联合参谋部政治工作局李艳梅,军委政治工作部办公厅蔡向东等专家参加了审稿工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参考资料(1)(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72798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72
CIP核字 2016183773
中图分类号 K264.406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