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的爸爸妈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
内容
编辑推荐

许多不在红岩托儿所的朋友们,他们的父母也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想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来表达他们父母的经历,所以投稿人的范围越来越大。包括在南方局机关,《新华日报》,地下工作者,外派组织机构,交通情报等等方面的人员,所以现在的书名改成《我们的爸爸妈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近30位作者撰文,童丹宁主编的《我们的爸爸妈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收录了27篇文章,并配发近百幅新老照片。托儿所的旧照片,是由南方局机要科长童小鹏拍摄的。

内容推荐

童丹宁主编的《我们的爸爸妈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由原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方局机关,重庆新华日报,外派组织机构,交通情报系统等方面的工作人员的子女,为了缅怀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革命前辈的历史功绩,继承红岩精神而撰写的30余篇文章。《我们的爸爸妈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的内容既有当年父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怕牺牲,不畏困难,在复杂的环境下,克服艰难险阻,作出卓越的历史功勋的经历,又有生活在红岩村孩童们度过的艰苦、顽皮、快乐的童年时光的点滴记忆。

目录

代序/在纪念中共南方局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周副主席关爱我们家

在周副主席身边做警卫

一天两次空中遇险

我的父亲与周恩来

母亲边爱莲

我们的母亲——机要战士郭云轩(郭颖新)

爸爸妈妈的红岩情结

在重庆的日子

红岩儿女情系红岩

红色电波——亲在南方局工作的点滴回忆

红岩村——我童年的情结

在重庆,她完成了从大家闺秀到革命战士的美丽蜕变

童年往事

雾都六年(1940—1946)

霜打枫红——在南方局的日子

中航中共党员在陪都

父母在南方局领导下工作的经历

父亲的歌

红岩——我的人生起点

我的大哥龙小虎

重庆来的娃娃

难忘的往事

我的红岩情怀

动荡的童年生活

红岩回忆

重庆——难以忘怀的地方

附录一:人物简介

附录二:张德碧《我的回忆》之《附》

附录三:乐天一族

附录四:“红岩儿女红岩行寻访团”记事

 一、重回重庆

 二、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三、魂归红岩

 四、畅苏大姐的书

 五、林力的“见面礼”

 六、寻访《新华日报》旧址

 七、看照片忆父母

 八、“潼南”行

 九、烈士的遗训

 十、记住红岩所有的爱

 十一、长江见证的历史

 十二、寻访“大武汉”

 十三、红安行

后记

试读章节

红岩村的孩子们最津津乐道于回忆他们在红岩托儿所的难忘的日子。已经有很多人写文章怀念那段令人倍感温暖的金色童年。

我来讲一下我们没有住过红岩托儿所的红岩孩子身上发生的事。

我和我的大妹袁青是标准的红岩孩子,因为我们两人都生在红岩。虽然我们的姑妈严慕苏在邓颖超妈妈的授意下创建了红岩托儿所,但我们并没有住进托儿所,原因是那时我们刚出生,太小,随后办事处东迁,托儿所撤销,我们只能待在爸爸妈妈身边。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和红岩的其他孩子一样,时时刻刻感受到红岩大家庭,特别是周恩来夫妇带给我们一家的温暖。

从爸爸妈妈在革命队伍里的成长,到他们相识相爱,再到结婚组建家庭,直到我们两个红岩孩子的出生,始终得到周恩来夫妇的呵护照顾与关爱,使我们一家人对这一段经历倍感珍惜。

我爸爸袁超俊早在南京时,就是八办的成员了。

爸爸在沈钧儒先生旗下的上海工人救国会任主席时曾被捕,关押在国民党苏州监狱。1937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经过和国民党高层百般交涉,营救关押在国民党监狱中的共产党员和政治犯,他被释放了。这是周副主席第一次救爸爸。

当时,一同出狱的200多名难友都争着要求分配到延安。经组织审查,只批准他一人赴延安。到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办理手续时,叶剑英、李克农得知他是陶行知南京晓庄师范的学生,便将他留在八办,打算充实正积极筹办的《新华日报》。没想到国民党言而无信,《新华日报》的申请迟迟批不下来。这一段时间,他就在叶剑英、李克农手下开展宣传工作。工作中发现,他不但有文化,还会开汽车,会修手表无线电,会画画拉小提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正式将爸爸编在办事处,任副官,后任副官长。从1937年武汉办事处开始,一直跟随在周副主席身边。

我妈妈钟可玉是印尼归国华侨,15岁离开父母,千里迢迢回到祖国大陆,求学报国。抗战爆发后,她入了党,考入延安鲁艺读大学。由于身患重病,又被延安的苏联医生抽脑脊髓抽坏了,在延安无法救治,组织上决定让她返回印尼治病。中央社会部知道了这个消息,派人用担架将她抬到枣园社会部,给她交代到南洋开展秘密工作的联络方式。她和叶剑英参谋长是老乡,叶担心这一路沿途军警盘查,多有险恶,就让她以自己侄女的身份上路,名字改称阿叶。没想到在她南下途中,太平洋战争爆发,海上交通中断,南洋去不成了,这时她的组织关系已经转到南方局,只好到重庆红岩办事处报到。

他们两人同时在周副主席身边工作,时时受到周副主席夫妇的关心和呵护。

从1938年下半年开始,周副主席安排爸爸筹建湘乡、衡阳、贵阳等地八路军办事机构,并担任负责人。1941年1月一天深夜,时任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爸爸突然接到周副主席急电,要他即刻返回重庆。可到了重庆,周副主席却只说住下待命,等了几天也没有消息。到11日晚,才知道发生了皖南事变。心系站上同志安危,他急着向周副主席要求返回贵阳,撤回站上的同志。周副主席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说:“不行,你被抓过两次,早已是国民党黑名单上的人了。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你必须留在重庆,贵阳的同志我们再想办法。”

不出周副主席所料,1月21日,贵阳国民党当局查封了贵阳交通站,逮捕了站上的六名同志。

周副主席明察秋毫,谙悉国民党顽固派的险恶用心,提前采取措施,这是周副主席第二次救了爸爸。虽然经过几个月的奔波交涉,被捕的同志终被营救出狱,但周副主席深知,一旦爸爸被捕,要想营救那是难上加难。P1-3

序言

1999年5月,在纪念中共南方局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随父亲童小鹏到重庆参加纪念活动,政治局委员宋平同志也出席了。在重庆我遇到了“小火车”——许嘉陵,当时我们有个想法,联络当年在红岩村出生的孩子,成立一个联谊会,一定会很有意思。我还询问过李冠华、杨力平阿姨,收集了在红岩托儿所住过的孩子们的大小姓名、工作单位、联络方法等。但是,当时我正在厦门火炬公司任副总经理,回厦门以后没有时间再进行下去,而且大多数同龄人也都在工作,所以这个事就放下了。一直到2005年,我退休回到北京定居后,才重新启动此事。

2006年,我随沈北雁去西苑医院看望他的母亲,原红岩托儿所所长张德碧阿姨,当时她送给我一本书《我的回忆》,在附记上才知道她为我们写的成立“红岩第二代联谊会”的倡议书。后来,我们20来个托儿所的孩子,在沈北雁的家里举行了第一次聚会,筹备成立红岩托儿所联谊会。

2009年1月,为纪念中共南方局成立70周年,重庆《红岩春秋》杂志社,向在南方局工作过的老同志的子女征集文章,希望能提供我们的父母在南方局工作的经历。

同年,2月9日元宵节,部分老同志的子女,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李忠杰副主任召集的座谈会。李副主任详细汇报了南方局的研究成果和当年的工作计划。

为了缅怀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革命前辈的历史功绩,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我们组织了“红岩儿女红岩行寻访团”,于5月8日到重庆,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的热情接待,市委宣传部,党史办,红岩纪念馆,红岩联线,市委接待办等单位给予热情的支持和帮助。我遵照父亲的遗愿,将一部分骨灰撒在嘉陵江,另一部分骨灰与妈妈的骨灰合葬在红岩村土地上。我们还祭扫了红岩公墓,参观了红岩八办,《新华日报》旧址,周公馆,桂圆,祭扫歌乐山烈士墓,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到潼南参观杨尚昆故居,杨闇公烈士陵园。向红岩村纪念馆捐赠了父辈的遗物和有关书籍,与党史办召开了座谈会。红岩托儿所的孩子们,在托儿所的旧址回忆当年的幸福时光。在托儿所的老照片上,寻找自己幼时的身影。

寻访团乘船游览大小三峡,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雄伟工程感到自豪。

在武汉受到了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的热情接待,参观了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指挥部旧址,毛泽东旧居,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到红安参观了董必武和李先念故居,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在东湖宾馆举行联欢会的时候,巧遇航天英雄聂海胜,为我们的行程带来了快乐。

紧张而有意义的11天的寻访,使我们感受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者,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怕牺牲,克服艰难险阻而作出的卓越的历史功勋。

2009年6月10日,由熊畅苏、钱幼康、赖庆来、孙岩、童丹宁组成的编委会,向红岩第二代联谊会发出《红岩托儿所的故事》的征稿通知。

但是,许多不在红岩托儿所的朋友们,他们的父母也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想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来表达他们父母的经历,所以投稿人的范围越来越大。包括在南方局机关,《新华日报》,地下工作者,外派组织机构,交通情报等等方面的人员,所以现在的书名改成《我们的爸爸妈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近30位作者撰文,本书收录了27篇文章,并配发近百幅新老照片。托儿所的旧照片,是由南方局机要科长童小鹏拍摄的。

宋平同志非常支持我们弘扬红岩精神的行动,以93岁高龄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在纪念中共南方局成立7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作为本书的序言。  我们谨以此书,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同时献给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童丹宁

2011年5月

后记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征集了29位作者,写的25篇文章,并附上一些历史照片。

虽然,我们对当年红岩办事处孩子们的照片进行了辨认,但是,仍有一些孩子们没有认出来是谁?现在何方?所以,我们用问号“?”表示他(她)的名字,希望本书出版以后,本人或知情者能与我们联系,以便再版时,将这些孩子们的姓名补上。

在书稿的录入和校对、照片的扫描和注释中,张月、周铁男做了大量的工作。

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刘劲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热情的支持。

北京金璇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法纯,全力赞助本书的出版,并为以后的宣传出谋划策。

中共党史出版社郭宏副编审,具体负责本书的出版事宜。

对以上同志和单位的热情支持和鼓励,我们表示真诚感谢。

红岩儿女联谊会编辑小组

2010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的爸爸妈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丹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14291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