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林、徐胜利著的《苏门词人群体概论》试图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苏门词人群体创作的描述和分类把握,以揭示出北宋词史的风貌和审美特质,并结合“元韦占更化”、“元祐党争”和“元祐学术”等历史、文化现象,进一步阐释苏门词人群体的形成,以及其词作的文化蕴涵,勾画出它在中国词史上的位置。本书的目的是在于揭示苏门词人群体那种生机勃勃、元气淋漓的景象,使之成为可感可知的具体对象,成为今人愿意走近、能够有所借鉴的历史“标本”。
图书 | 苏门词人群体概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中林、徐胜利著的《苏门词人群体概论》试图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苏门词人群体创作的描述和分类把握,以揭示出北宋词史的风貌和审美特质,并结合“元韦占更化”、“元祐党争”和“元祐学术”等历史、文化现象,进一步阐释苏门词人群体的形成,以及其词作的文化蕴涵,勾画出它在中国词史上的位置。本书的目的是在于揭示苏门词人群体那种生机勃勃、元气淋漓的景象,使之成为可感可知的具体对象,成为今人愿意走近、能够有所借鉴的历史“标本”。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元祐更化 一、元祐更化的起源 二、反对王学与力辟柳词 三、振拔士节 与提高词格 第二节 元祜党争 一、人事的变迁:个人升沉与词学中心 二、党争的无奈:浮生之嗟和贬谪之叹 三、精神的港湾:家园之乐和渔父家风 四、矛盾的心态:诗祸影响与言志功能 第三节 元韦占学术 一、苏门词人群体的学术成就 二、元祐学术精神与苏门词人群体风貌 三、元祐学术对苏门词人创作的双面影响 第二章 结群因缘 第一节 结群因缘 第二节 群体形成 一、苏门词人群体的形成 二、苏门词人群体形成的决定因素 三、苏门词人群体的主要成员 第三节 群体特征 一、苏门词人群体特征的考察角度 二、苏门词人群体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词学生活 第一节 词坛概况 一、北宋前期 二、北宋后期 第二节 词人雅集 一、西园雅集 二、前后六客词会 三、《坡门酬唱集》 第三节 词学批评 一、苏门词人群体词学批评的基本情况 二、苏门词人群体词学批评的显著特点 三、苏门词人群体词学批评的文化启示 第四章 词学观念 第一节 词体观念的确立 一、诗裔说 二、诗余说 第二节 词学功能的认同 一、歌唱娱宾 二、遣兴自娱 三、寄意抒情 第三节 词人意识的强化 第五章 词学理论 第一节 词学本体论 第二节 作家创作论 一、黄庭坚的作家论 二、张耒的创作论 第三节 词体风格论 第四节 审美理想论 一、“韵”的理论内涵 二、“韵”的人文精神 三、“韵”的美学意义 第六章 词学创新 第一节 词学背景 一、“以诗为词”的词学背景 二、“以诗为词”的共同倾向 第二节 内涵特点 一、“以诗为词”的词学内涵 二、“以诗为词”的审美追求 三、“以诗为词”的本质特点 第三节 词史意义 一、“以诗为词”的诗学基础 二、“以诗为词”的必然趋势 第七章 主题开拓 第一节 男女情爱的净化 一、题材分布 二、形象类型 三、词史意义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诗化 一、题材内容 二、美学内涵 三、文化意蕴 第三节 幽隐心灵的物化 一、创作概况 二、审美特征 第四节 士人情怀的俗化 一、天上人间的相思:七夕词 二、白发黄花的风流:重阳词 第八章 形式探索 第一节 拓展词体内涵 一、提高词品 二、扩大词境 三、推进词律 第二节 借鉴诗歌作法 一、回文 二、集句 三、隐括 四、其他 第三节 应用曲艺体式 一、《调笑》转踏词 二、《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第九章 艺术个性 第一节 群体风格 一、苏门词人群体风格的主要类型 二、苏门词人群体风格的多元特色 第二节 东坡家法 一、从正面表现活动主体 二、以数字构筑艺术世界 三、善于选用风、云、月等自然物象 四、炼铸富有个性化特征的动作动词 第三节 淮海词心 一、假设以现情 二、反跌以见情 三、设问以抒情 四、加倍以表情 第四节 山谷本色 一、以健笔写柔情 二、寄豪放于婉约 三、于丽情中议论 四、用对立性意象 第五节 归来情结 一、咏叹“归来” 二、行吟“东皋” 第十章 词史影响 第一节 东坡词与豪放派 一、苏轼词对后世的影响 二、苏轼词影响的深层原因 第二节 淮海词与婉约派 一、写景铺陈,融情于景 二、化用成句,使事用典 三、音韵谐美,格律精严 第三节 山谷词与骚雅派 一、倔强之气 二、生硬之格 三、旷逸之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门词人群体概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中林//徐胜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823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2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2014090508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