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律探索集》里收集的多是作者左思民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十多年来陆续发表的汉语语法方面的论文,内容大都直接或间接与体范畴有关。作者善于从理论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语言当然也联系实际,但并不限于普通话,也兼及方言。对于体的性质、类别以及标记都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体范畴表示的是事件存在或活动的类型,理应属于句子而不仅仅属于动词。传统语法把体当作动词的次范畴,这是因为许多印欧系语言的动词的形态变化能突现句子所具有静态或动态的特点。汉语缺少词形变化,作者打破传统的限制,提出新的见解,所论是合乎实际的。
图书 | 语言规律探索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语言规律探索集》里收集的多是作者左思民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十多年来陆续发表的汉语语法方面的论文,内容大都直接或间接与体范畴有关。作者善于从理论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语言当然也联系实际,但并不限于普通话,也兼及方言。对于体的性质、类别以及标记都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体范畴表示的是事件存在或活动的类型,理应属于句子而不仅仅属于动词。传统语法把体当作动词的次范畴,这是因为许多印欧系语言的动词的形态变化能突现句子所具有静态或动态的特点。汉语缺少词形变化,作者打破传统的限制,提出新的见解,所论是合乎实际的。 内容推荐 这本左思民所著的《语言规律探索集》选收论文19篇,它们陆续完成于1997年至2012年之间,多数以现代汉语的时、体问题为论述主题,少数探究其他语法问题或语用问题。其中3篇未正式刊发过,包括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体的再认识》和两篇会议论文其余16篇或者刊发在国外的论文集、杂志之中,或者所刊论文集、杂志等虽在国内出版,但未被中国知网作为资料收录来源,读者面不广此次将它们合为一集出版,是为便于同好阅读,增进学术交流 目录 现代汉语体的再认识 话语语法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对象 关于“着”的几个问题 上海话时态助词“仔”的语法意义 论“(正)在”和“着” 论语气词“呢”的基本语法意义 动词重叠和时量 上海话中后置“辣海”的语法功能和性质 语法研究中应正确处理意义的分界问题 时间补语和“了、着、过” 论汉、英、日语中一些体标记聚焦特性的差别 普通话基本语气词的主要特点 论吴方言的持续体标记 虚词和词缀 论动词与“有终的/无终的”之关系 再论上海话的“仔 再议上海话的“辣海” 预设是什么 上海话的“VV结果补语”和“VV看”格式及相关问题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规律探索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左思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0844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2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2014185946 |
中图分类号 | H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68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