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熬过(1 1949-1976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
内容
编辑推荐

寒川子编写的长篇小说《熬过(1949-1976)》完整讲述了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翻开这部小说,逐一走过镇反(1950)、土改(1950)、合作化(1953)、大跃进(1958)、大炼钢铁(1958)、大锅饭(1958)、大旱灾(1959)、文革(1966),以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1976)……了解一个村庄里的国家缩影,几个人物身上的民族历史。

整部小说分2册出版,本书是其中第1册。

内容推荐

寒川子编写的长篇小说《熬过(1949-1976)》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讲述河南西南部的四棵杨村,近百户人家和整个中国一起,在将近三十年里经历的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

张家地主在土改中被枪毙,一家人死的死,疯的疯;村民们分到田地,还没来得及高兴,全国掀起了合作化风潮,开始吃“大锅饭”;大食堂紧跟着大跃进,村民们又被迫砸锅砸瓢投入到大炼钢铁的行列中;疏于农耕,粮食减产,偏偏又刮起高产风,虚报粮食产量,大饥荒如影随形,成家老有林在床榻上活活饿死;饥荒未远,文革来袭,砸龙庙,平坟头,孙家老烟薰护坟被打死,家破人亡;直至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把残破不堪的四棵杨村彻底冲毁……

荒唐、疯狂、人祸、天灾,带您重返那段尚未远去的真实历史现场。

整部小说分2册出版,本书是其中第1册。

目录

序言 引窝蛋

第一章 天雨雪

第二章 河坡地

第三章 合作社

第四章 高产田

第五章 四棵杨

第六章 秋庄稼

试读章节

结束一条生命竟然这般轻易!

天珏如痴呆一般,大睁两眼望着这一切。

整个过程没有宣判。埋他爹的土坑是平的,几乎没起坟堆。

“走吧!”拧他胳膊的两个人将他一把扯起,松开手,声音温和一些,低声命令。

天珏没有动。有人推他。在外力作用下,天珏机械地迈着两腿,跟在一长溜穿军装的人后面,几步一回头地走回双龙镇。

万秃子几乎是一路跑回四棵杨的。望见白龙庙时,他的心突突直跳,靠在双龙河堤边的一棵大槐树上大口喘气。

歇有一刻钟,气总算匀下去,万秃子思忖起下一步行动。盘算半个时辰,万秃子打定主意,快步回到家里。

万秃子的院落比风扬家的还要破败。万秃子~进院子就大声叫道:“妈,在哪儿?快倒盆水,我要洗一把,脏死了!”

秃子喊一阵儿,不见应声,低声嘟哝两句,径直走进堂屋,翻箱倒柜,摸索出一件过年时才肯穿的好衣服,穿上,扭捏几下,扣好扣子,走到院中,将头上的旧军帽脱下来,啪啪几下甩去灰土,又朝一只破瓦盆里舀些水,将脸仔细洗过,拿起帽子戴上,将脏水泼掉,倒盆清水,在水中照一会儿,将帽子扶正,满意地站起来,快步走出院子。

刚出院门,秃子看到瞎子妈拿根棍子,一路打探着走回来,叫道:“妈,你哪儿去了?”

瞎子妈应道:“寻你哩!召儿,人家早吃过了,锅里饭也凉了,赶快吃!”

万秃子呵呵笑着,边走边说:“妈,这阵儿我不饿,你先放回锅里捂着!”

“召儿,你又去哪儿?”

“村北头,一会儿就回来!”万秃子走有十几步,顿住步子,扭头说道,“妈,差点忘了,今黑儿你做的啥饭?”

“苞谷(玉米)糁煮红薯干!”

万秃子眉头一皱:“妈,饭得重做,吃白面条!”

“没白面了!”

“到磙子叔家借一碗,多擀点,待会儿有稀客,少了不中!”

不及瞎子妈回话,万秃子已跑到沟边,沿着沟沿的小路朝庙里快步走去。

庙门关着,万秃子登上台阶,上前拍门。

进才一手端着饭碗,一手开门,见是万秃子,笑着招呼:“是风召呀,真是稀客!吃过没?”

万秃子走进门:“吃过了!”目光在庙里四下抡,“张家的人关在哪儿?”

进才跟进来:“在殿里。邓姐儿病了!”

万秃子急问:“病得咋样?”  进才应道:“发高烧。后晌我熬些姜汤,天旗也捎来药,我都熬了,可她不肯喝!唉,这邓姐儿,病成那样了,还死撑个啥?”陡然注意到万秃子的衣着,有点惊讶,“咦,风召,你穿的咋跟过年一样,有啥喜事儿?”

万秃子有些尴尬,笑了笑:“没啥子,今儿去镇上闲逛,刚回来。”目光望向大殿,“迎黑时,我在街上碰到天珏,他托我给他婆娘捎句话,是急事儿,我顾不得别的,直奔庙里来了!”

进才走到殿门前,轻轻敲几下,叫道:“邓姐儿,万家风召来了,他说天珏有话捎给你!”

芝娴在内急切地说道:“快,让他进来!”

万秃子走进殿门,眼珠子四下乱瞄。白龙爷的神像前亮着灯,没有焚香。邓芝娴跟她儿子乔娃相互偎依着,靠在神像脚下的干麦秸上,身上盖着进才的道袍。进才送来的两碗稀粥依旧放着,谁也没喝。

看到是生人,乔娃直盯过来,眼睛里充满敌意。万秃子瞄一眼,对进才道:“道爷,天珏托我捎的是私话儿,娃子不方便听,你领他外头玩一会儿。”

进才看一眼芝娴,没有说话。芝娴想了下,松开怀里的孩子:“小宝贝儿,妈跟人说句话,你随道爷外头玩去,妈喊你了,再回来!”

孩子盯万秃子一眼,点点头,起身走到进才跟前。进才拉上他的小手走出殿门,万秃子跟到门口,将门轻轻掩上,返回来,在芝娴对面坐下,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她。

“你见到天珏了?”芝娴问道。

万秃子摇头。

芝娴急了:“方才你咋说见到他了?”

“是骗进才的!”万秃子实话实说,“不过,我在街上见到磙子叔,他跟我说了些话,我想让你知道。”

“他……他说啥子?”

万秃子放缓声音,把握住说话的尺寸:“磙子叔说,你公公张宗庵,还有你家相公张天珏,活不过今黑儿!”

“你说啥?”芝娴急了。

万秃子扭头,朝殿门看一眼,轻叹一声:“唉,就这阵儿,人怕是没了!”

芝娴脸色煞白,说不出话来。

万秃子瞄她一眼,声音越发缓慢:“磙子叔说,是枪崩!咱村里去迟了,没赶上,其他村的地主,后晌早没了。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看得清清楚楚,有几十个,挨成一排,全跪着,砰砰砰一阵盒子炮响,全没了。”

芝娴似是没听见,人整个傻了。

P30-32

序言

引窝蛋

连绵不绝的八百里伏牛山在其南麓造化出一块南北长三十里、东西宽不足十里的狭长福地,鸟瞰起来,像是一个北高南低的独木舟。无数条溪流从北山交错起伏的峰峦中潺潺流出,长蛇似的沿山势蜿蜒南下,在舟的北端汇出两条小河。两条小河沿舟底一道不太高的沙石岭两侧并肩而流,在中间岭尽处相交,汇成一条稍大点儿的河流,没入成片错综复杂的矮山低岗之中。坡岗再南是一望无际的涅襄平原,也是伏牛县的重要粮区。

谷中人管从东北游来的长蛇叫黑龙河,管西北游来的叫白龙河。二龙并流之后的稍大河流,自然叫做双龙河。

双龙河自双龙镇开端,扭来折去地南流十里,河床陡然开阔,形成一大一小两处河谷,状如一只倒挂的葫芦。在葫芦的大肚子两侧,各立一座庙堂。河东的叫黑龙庙,河西的叫白龙庙,庙里各供一个龙爷。

这年深秋,解放军一个正规团和伏牛县大队近两千人开进谷地,合力清剿国军上校王金斗残部,谷地上空几乎天天都有枪炮声。

一日后半晌,双龙河的大肚子葫芦里枪声大作,杀声震天,在附近干活儿的村人无不抱头鼠窜,四处躲藏。

及至傍黑,喧闹声稀落下去。河西白龙庙的正殿里,白须飘飘的老道长身着道袍,神态安详地端坐于由蓑草编成的蒲团上,面前盘坐一个居士,瘦高个子,手拿一根特长的烟杆儿,靠玛瑙烟嘴处挂一只五色布绣出的烟袋子,远看像是端午节姑娘们绣的香囊。

一大群人从双龙河谷里走来,听声音有几十人,脚步声很是整齐,由东而西,渐渐靠近白龙庙。居士的耳朵连动几动,睁眼望向老道长,见他神态依旧,渐也安定下来。

这群人并未进庙,只是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看到他们走远,一直守在庙门口的年轻道士长出一口气,抬腿走向殿门,见天色暗了,径直走到烛台前,吹亮火绳,点燃台上的两根香烛,返身正欲走出,老道长说道:“进才,甭忙活了,坐下吧!”

叫进才的道士顿住步子,在居士身边的蒲团上坐下,望着老道长小声禀道:“师父,方才路过的是解放军和县大队,他们又打胜了!”

老道长没有接腔,而是将一双老眼缓缓移向居士:“鼎立,为师叫你来,是有大事相托!”

“弟子谨听吩咐!”叫鼎立的居士沉声应道。

“为师要走了!”老道长一字一顿。

“师父——”鼎立、进才皆是一震,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叫。

老道长缓缓闭上眼去。

一脸憨厚的进才哽咽了:“师父,您……面色红润,气色如旧,一切都是好端端的,咋……咋能说这话哩?”  老道长没有应话,大殿里静寂如死。许久,鼎立小声问道:“师父,依您修持,当可寿及天年,为何此时就要飞升?”

“树叶落了,天气变了,为师也该动身了。”老道长的声音依旧缓缓的。

“师父几时飞升?”鼎立紧凝眉头。

“明日午时一刻!”

“师父——”进才、鼎立改坐为跪,双双悲泣。

“鼎立,进才,你二人听好,”老道长启目敛神,久久凝视二人,“为师九十有九,三十九岁弃家修行,前三十年于伏牛山中辗转流浪,后三十年蜗居于此,本欲继续修持,以证道果,不想气候有变,为师不敢拂违天意,选择明日飞升。为此良辰吉时,为师已经斋戒、辟谷三十五日,及至明日午时一时三刻,届满天罡之数。”将头转向白龙爷塑像右侧,指着一口上釉的陶缸,“待为师吉时坐化,你二人可将为师肉身置于此缸,移开神像,在白龙爷座下掘地成穴,穴深七尺七寸,周围铺干灰两车,干蒿三十六斤,夯土实之,而后移回神像,不可晓谕他人!”

鼎立、进才双双叩首于地,泣道:“弟子谨遵师命!”

老道长闭目端坐。

候有一阵,鼎立问道:“师父行将仙游,可有开示弟子之处?”

老道长微微点头,睁眼说道:“人生修为,在明道德。这里有两部经书,你二人当可早晚捧读。”从身边摸出两套书,一是太上老君的《道德经》,二是真人鬼谷子的《阴符经》,递予二人。

二人双手接过,拜讫,叩道:“弟子谨遵师命!”

老道长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这两本书,前者可使你们明天地之理,后者可助你们修身养真!”略顿一下,目光扫过二人,“为师早年得传一部奇书,近年来有所参悟,今日晓谕你二人,未来或有助益!”

“师父,是何奇书?”进才急问。

“此书叫《推背图》,是唐时奇书,据传为唐太宗时天相家李淳风所作。李淳风堪为大唐第一奇人,神鬼助之。贞观年间,此人上观天象,下审地理,中度民情,运神推算天下时运,一发而不可收,一气后推三十甲子共一千八百年气运,得六十象。李淳风沉迷其中,聚神运神,正欲往后再推,同行袁天罡在后推其背道,‘天机不可再泄了!’李淳风乍然醒悟,遂将所推之象定名为《推背图》!”

“如此奇书,师父可否授予弟子?”鼎立小声恳求。

“不可!”老道长轻轻摇头,“此书占候天下吉凶,若节契然,自唐迄今,共历三十九象,无不应验。因其屡试屡验,自唐以来,历朝历代无不将其列为禁书,严禁天下传阅,得之者祸,传之者殃,因而你等不可习之!”

“师父,”进才两眼直盯老道长,“眼前之事,唐朝人怎能推得出来?”

老道长微微一笑:“我可画出一象予你,能与不能,你自忖度!”伸手摸出纸笔,随手画出一象,视之,是山顶站立一鸟,旭日出于海中,“你们先看此象,再听两句谶语,‘鸟无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

鼎立、进才忖度半晌,谁也没悟。有顷,鼎立问道:“弟子愚钝,请师父开悟!”

“你们看,”老道长指着所画象图,缓缓说道,“这是《推背图》第三十九象,先听第一句,‘鸟无足,山有月。’鸟字去一足,为月状,立于山顶,为一‘岛’字。‘旭初升,人都哭’,旭即日,日本为岛国,其旗为太阳旗。此谶是说,日本岛国崛起,太阳旗所到之处,万人悲泣!”进才、鼎立惊得合不拢嘴来。

“这还没完,”老道长接道,“与此象、谶相配的另有一颂,‘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沈沈日已过!’你们谁能说出此颂的意趣?”

二人思忖有顷,竞相摇头。鼎立应道:“弟子愚钝,请师父开示!”

“起初,此颂为师也是不解,直到前几年,日本人投降,为师才算恍悟。‘十二月中气不和,’十二月中分,当指六月。那年六月,卢沟桥事变,日本人侵华。‘南山有雀北山罗,’日本人先得北,后图南,势如破竹,如罗网扑雀。‘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沈沈日已过。’‘金鸡’在五行属金,当指鸡年。日本人投降于乙酉年,恰属‘金鸡’,因而也就‘大海沈沈日已过’了。”

鼎立、进才联想到几年前过老日的事,内中如拨云见日,不禁称叹。

“师父,”鼎立思忖一会儿,抬头问道,“听您方才说,此为第三十九象,弟子敢问四十象为何?”

“就目下而言,前三十九象,均为过去时运,皆得证验。自第四十象起,至六十象终,为未来时运,是否能得证验,为师不敢妄断。不过,就眼前而言,为师可示二象,你二人若能参悟其趣,或有助益!”

“恭听师父开解!”

“先看此象!”老道长先取一纸,复画一象,是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在玩飞盘,中间一个在观摩。画完,指它吟出一首谶语,“一二三四,无土有主,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进才看一会儿象图,茫然无解,抬头说道:“请师父详释!”

老道长没有理睬,顾自说道:“此为第四十象,附加一颂:‘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不及二人问话,老道长在象图旁又画一个新的象图,是一好武之人昂首而立,足踏一球,指象图说道:“此为第四十一象,有谶语道:‘天地晦盲,草木蕃殖,阴阳反背,上土下日!’再附一颂:‘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

鼎立、进才二人凝眉聚神,观看、思虑许久,仍不得趣。鼎立抬头望向老道长:“师父,弟子愚昧,一时悟解不开!”

“一时解不开,你就用二时!”老道长微微一笑。

“师父可有参悟?”鼎立忖知师父早已参破,有意问道。

老道长又是一笑:“李大师所推既为未来时运,可待未来验之。不过,为师可以开示一句:第四十象,当为民国未来一个甲子之气运。至于第四十一象,你们自去悟解!”

闻听此言,鼎立吸气运神,再审象图,反复吟咏谶言及颂词,似有悟,又似不悟,全心凝眉推猜。进才原本憨实,见状对鼎立道:“师兄,师父说的是,此二象既为天下大运,我当徐徐猜之才是,一时急切不得!”转向老道长,“师父,还请您开示近身之事,我们也好有所提防!”

“好!”老道长点头,“我就先为你说四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委屈三十年,再植长生树!”

“弟子记住了!”进才叩首拜谢,“谢师父指点!”

老道长缓缓转向鼎立,也吟出四句:“天有寒气来,地有暖意埋;莫弃降魔杖,功成岗上柏!”

鼎立拜道:“弟子谨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熬过(1 1949-1976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寒川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58439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429251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33
16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