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封黄河轶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易成伟所著的《开封黄河轶事》,人们还可以感知中华民族艰辛的发展历史、艰苦卓绝的治黄历程,尤其是可以从中领略党和国家对治黄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以,本书的编撰出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弘扬和发展黄河文化,增强人们治理开发黄河的责任感、使命感,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内容推荐

《开封黄河轶事》的作者易成伟将发生在柳园口附近的诸多故事收集、整理、出版,对于人们了解开封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非常有益。

目录

前言

一、仓颉造字圣人猜

二、黄袍加身陈桥驿

三、河道迁徙陵谷变

四、水上长城黄河堤

五、天堑古渡柳园口

六、镇河铁犀育婴儿

七、柳园进宫当皇后

八、明末决河大揭秘

九、周堪赓开封堵口

十、朱恭枵柳园口逃生

十一、祭大王河风日下

十二、下红料党柱含冤

十三、乾隆稳过柳园渡

十四、张湾决口属失职

十五、王定九河岸查访

十六、林则徐东河效力

十七、黄河夜叉惊人胆

十八、慈禧太后渡黄河

十九、冯玉祥试办水利

二十、柳园口狐魅害人

二十一、河徙修筑汴新路

二十二、悬河景观天下奇

二十三、和尚庄上没和尚

二十四、回回寨里无回民

二十五、滚滚激流抢大险

二十六、纵横古今话引黄

二十七、古老黄河变新貌

二十八、窗口建设展新图

试读章节

正月初三,赵匡胤统大军出征。一路上旌旗招展,军威赫赫,烟尘滚滚,遮天避日。百姓夹道相迎,供应酒食饭菜。将近黄昏,行军45里,到达陈桥驿。

当时,陈桥在黄河南岸,是东京开封府至河北大名府的第一个驿站。到了陈桥,赵匡胤传令三军:停止前进,就地宿营。帅帐就扎在东岳庙内。又传令:摆宴,犒赏三军。

赵匡胤巡视军营以后,回到大帐,与军师、部将商议军机。大家交口称赞:点检南征北战,东拼西杀,这次又要建立盖世奇功了。赵匡胤长叹一声说:“黄河决溢为害,中原父老饥寒交迫,大丈夫不能救民于水火,只晓得杀杀砍砍,算什么英雄!”跟随他多年的部下深知其意,纷纷劝他废后周称帝,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赵匡胤沉默不语,良久叹道:“谈何容易!非真龙天子岂能平白坐天下?”这时归德军书记、经常在赵匡胤内书房行走的心腹谋士赵普,不失时机地进言:“某有一计,可使大功告成!”赵匡胤忙说:“请讲!”赵普不慌不忙附耳低语。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

夜幕降临,文武官员纷纷四处活动。

赵普推出军校苗训,说苗精通周易,善辨六壬,瞻乾坤遍知天文,观地理明知风水。五星深晓,决吉凶祸福如神;三命秘谈,断成败兴衰似见。把苗训吹得神乎其神。

苗训找到自己的好友、赵匡胤的亲吏楚昭辅,声称:“某夜观天象,已察天机。帝星黯淡,摇摇欲坠,后周气数已尽,陈桥分野,紫微垣光芒四射,上天示警,点检为天子。”

楚昭辅随声附和:“昨晚我在大将军帐前值夜,亲见一条三尺长的神龙,驾祥云腾空而起。大将军仪容有龙之姿,天日之表,必是真龙天子。京中盛传‘点检为天子’实是天意。既然上天示命,时机万万不可错过啊!”

二人一唱一和,摸营串连,先造舆论。

赵匡胤的胞弟赵匡义(后来的宋太宗)、赵匡胤的妹夫高怀德等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密谋策划。

会场外戒备森严,军士剑拔弩张,杀机四伏;会场内笼罩着诡秘而紧张的气氛。

首席座位上的赵匡义脸色阴沉,突然高声发言:“主上年幼无知,太后妇道人家,宰相懦弱无能,朝廷内部危机四伏,外有强敌压境。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何人能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赵匡义分析形势以后,停顿了一下,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机会。然后,不等回答又接着说:“只有点检!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事成之后,诸位都是开国元勋。到时论功行赏,可永享富贵。”

都押衙索处耘首先响应,他站起来指手画脚地说:“点检为天子,实是天意,天意不可违。顺天者昌,应天者吉。”说罢,他“嗖”的一声抽出宝剑,“唰”一下劈去桌案一角,然后厉声高叫:“敢怀二心者,罪同此案!”气氛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这时高怀德、王彦升、慕容延钊等相继发言拥护。到会者纷纷表态:应顺天意,立点检为天子。誓死效忠点检,赴汤蹈火,舍命相随,永无二心。

“啪”的一声,赵匡义手拍桌案说:“好!我要的就是这句话。现在分头行动,大事不成,谁也不能睡觉。”军事首脑会议落下帷幕。

文官行营也不轻松。赵普一面抓舆论导向,一面派心腹牙队军使郭延赞,立即驰骑返京,密约赵匡胤的把兄弟殿前部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等卧底,控制京城局势,监视敌对分子,有轻举妄动者,格杀勿论。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赵匡义、赵普、高怀德率众将直趋赵匡胤卧室进行兵谏。

众将行至大殿前,槐树上拴的枣红马正打着响鼻,用一只前蹄扒地,赵普灵机一动,借题发挥:“想当年点检未得帝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结拜弟兄罗彦瑰、张光远在开封城隍庙骑泥马、持木剑、斩石龙,就有天子福分,后来砸御勾栏,大闹御花园,触犯了汉末帝,而逃难天涯。到关西护桥杀董达,得了这匹宝马赤麒麟。”他用手指指马说:“这宝马很有灵性。看!它在指引我们,这地下有宝。”忙呼唤:“陈名,快拿锨挖出。”

P9-P10

序言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在这里栖息繁衍、发展壮大,肇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黄河因而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象征。

然而黄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由于复杂的水沙条件的影响,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严重,成为地上悬河,在北至津沽、南达江淮的2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频繁地决口、改道,酿成了一幕又一幕人间惨剧,因而千百年来,黄河又被称为“中国之忧患”。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开创以来,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初步建立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才扭转了黄河频繁决口迁徙的险恶局面,实现了岁岁安澜,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了显著贡献。

黄河岸边的河南开封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然而又灾难深重,见证了黄河的苦难与繁荣。得益于黄河水的滋润,开封水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春秋战国以来曾有七个王朝把这里定为都城,是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更是举世闻名,一幅《清明上河图》将当时的盛世美景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其后,开封又长期成为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历史上开封又是黄河水害的重灾区。自金明昌五年黄河南徙夺泗入淮之后,黄河在开封地域流经了700余年。从那以后至新中国成立,黄河在开封地域内曾决口338处,开封城15次被水围困,4次被洪水淹没,多次造成惨绝人寰的灾祸,也形成了今天开封“城摞城”的地理奇观。现在,黄河距开封城约9公里,仍高出开封地面13米之多,是黄河“悬河”特征表现最显著的地方。

正是由于开封这样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开封附近有关黄河的文物古迹、历史掌故很多。开封北郊的柳园口,是昔日黄河上著名的渡口之一,古往今来,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大河风光、名人志士和文物胜迹的动人故事,不少传说更与文献记载相吻合,所以更显珍贵。走近柳园口的悠悠岁月中,我们发现,仓颉造字的传说、林则徐黄河堵口筑堤、冯玉祥引进吸水机开创黄河下游水利等诸多影响我们民族历史进程和黄河治理进程的重要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就亲临黄河视察,就黄河治理开发作出重要指示,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期间,曾专程到柳园口查看黄河高悬于黄河南岸地面的情况。正是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新中国的黄河治理才取得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成就。

《开封黄河轶事》的作者将发生在柳园口附近的诸多故事收集、整理、出版,对于人们了解开封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非常有益。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本书,人们还可以感知中华民族艰辛的发展历史、艰苦卓绝的治黄历程,尤其是可以从中领略党和国家对治黄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以,本书的编撰出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弘扬和发展黄河文化,增强人们治理开发黄河的责任感、使命感,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编撰本书,作者参阅了一些有关黄河、有关开封的书报、杂志等资料,由于资料众多,难以一一注明作者,在此谨向他们以及为本书提供资料和帮助的同志深致谢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封黄河轶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成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909977
开本 16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2014295460
中图分类号 I277.3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5
17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