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让歌德在德国几乎一夜成名的小说。本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来的成功给歌德的一生带来了名誉和财富。本书的初版属于狂飙突进运动的风格,而修订版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维特——他的行为仅仅取决于他的感觉——是感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内容推荐

歌德编写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目录

译本序

第一部

第二部

补录

编者致读者

试读章节

随后我跟她握了握手,我们商定,跳华尔兹时让她的舞伴和我的姑娘去跳。

开始跳舞了。我们俩喜滋滋地做了各种各样钩臂旋转的动作。她的动作多么轻盈,多么迷人啊!这时我们才真正开始跳起华尔兹来,每对跳舞者都相互环抱着像流星一样地快速旋转。因为会跳的人很少,开始时难免有些混乱。我们很机灵,先让别人乱跳个够;等那些笨手笨脚的退场,腾出地方,我们便开始毫无阻碍地翩翩起舞,与奥德兰和他舞伴那一对一起,毫不畏怯地坚持到舞曲终了。我从来不曾感到我跳得如此轻松愉快。我简直已经飘飘欲仙了。臂中轻轻地拥着最迷人的尤物,带着她像风,像闪电,满场飞舞,周围的一切全都化为乌有——威廉啊,老实告诉你吧,当时我心中暗暗发誓,除了我,我决不让别人跟我所爱的、我有权得到的这个姑娘跳华尔兹,为此我宁肯粉身碎骨。你是理解我的!

为了喘口气,稍稍休息休息,我们在大厅里慢步走了几圈。随后她坐了下来,我带来放在一边还剩下的几个甜橙,倒真有解渴的奇效。只不过她出于礼貌把切好的一片片橙子分给邻座一位毫不谦让的姑娘,我见了不免心疼。

跳第三轮英国舞时,我和绿蒂是第二对。当我们翩然穿过队列时,天晓得我是多么喜悦。我挽着她的胳膊,时刻不离地望着她的眼睛,那双眼睛再真实不过地流露着最坦诚最纯洁的欢乐。我们从一个女子旁边经过,她那不太年轻的脸上现出的卖俏表情十分引我注意。她皮笑肉不笑地望着绿蒂,在我们飞快地经过时,她伸出一个手指,以威胁的口吻,语意闪烁地提了两次阿尔贝特的名字。

“恕我冒昧问一句,”我对绿蒂说,“阿尔贝特是谁?”

她刚要回答,恰巧我们必须分开,去做一个大“8”字交叉队形。当我们彼此交叉而过时,我看出她在思考着什么。

“我没有必要瞒您,”在她伸过手来让我牵着她漫步向前时,她说,“阿尔贝特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我跟他可以说已经订婚了。”

这在我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因为在马车上姑娘们就告诉过我了),但我觉得这还应该算是全新的消息,因为当时我并没有把这层关系与此时此刻的绿蒂联系在一起想,在几次短暂的接触以后,此刻的绿蒂于我已经变得无比珍贵了。总之,我心乱如麻,失去了自制,竟错插到另一对舞伴中间去,搅乱了整个队列,幸亏绿蒂镇静,赶忙拉我拽我,才很快又恢复了队形。

舞会还没有结束,电闪雷鸣越来越急,隆隆的雷声压倒了舞会的音乐。那闪电我们早就看到它在天边闪过了,当时我还一直把它解释成远方没有雷声相随的电光呢。三位姑娘从队列里跑出去,她们的男伴紧随其后;秩序大乱,音乐也停了。不用说,在尽情欢乐时一件不幸或令人震惊的遭遇,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总是比平时更加深刻。一是因为情况正好相反,两相对比,人的感受一向栩栩如生;再则,是因为我们的感官尤其变得更加敏锐,能更快地接收某种印象。我看见不少姑娘脸上突然露出怪相,一定就是这个原因。那个最聪明的坐到角落里,背对着窗,捂住耳朵。另一个姑娘跪在她面前把头藏在她怀里。第三个钻到她俩中间搂着两个姐妹哭了起来。一些人想回家。另一些人更差劲,简直不知如何是好,她们吓得只顾向上帝祈祷,无心去管那些青年的鲁莽行为,任他们在她们诵读祈祷词的嘴唇上亲吻。有几个男客到楼上去休息,趁机吸几口烟。其余的人都不反对女主人的好主意,愿意听从她的安排,到一间有百叶窗的屋子里去。我们刚走进屋,绿蒂就忙着把椅子摆成一个圆圈。等大家应她之请坐下以后,她便提议玩一种游戏。

我看见有的人努起嘴,伸展四肢,希望在游戏中赢得一个结结实实的吻。

“我们来做报数游戏,”绿蒂说,“请注意了!我从右到左绕着圆圈走,走到谁跟前谁就依次报数,数必须报得像野火蔓延一样快,谁要是停顿了或者报错了,谁就得挨一记耳光,一直报到一千为止。”

这回真有热闹可看了!她伸着胳膊转圈走。头一个人开始报一,第二个报二,然后报三,依次报下去。随后她就加快了脚步,越走越快;这时,一个人报错了,啪的就是一记耳光,下一个人大笑起来,啪的又是一记耳光。她越走越快,我自己也挨了两个大嘴巴子。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发现她赏给我的两记耳光比赏给别人的重。还没数到一千,全场便大笑不止,喧声震天了,游戏只好告终。这时雷雨已经过去,我随绿蒂走进大厅。她对我说:

“挨了耳光,他们就把雷雨和别的一切都忘了!”

我找不出什么话来回答。

“我本来是最胆小的一个,”她接着说,“为了给大家壮胆,我故意地装出胆大的样子,结果我倒真的变勇敢了。”

我们走到窗前。雷在远方滚动低鸣,大雨哗哗地打在地面,清爽芬芳的气息通过温暖的空气向我们袭来。绿蒂把臂肘撑在窗台上,凝视着窗外的景色。她抬头望望天,又低头看看我,我看见她眼里满含着泪水。她把手放在我的手上,说了一声:“克洛普施托克!”我立即想起浮现在她心头的那首壮丽的颂歌,并沉浸在因她这一声呼喊而涌来的感情激流里。我忍不住伏下身来,热泪盈眶地吻了吻她的手。我又抬起头来凝视她的眼睛。高尚的诗人啊!但愿你能在这目光里看到她对你的崇拜,但愿我永远不再听到别人亵渎你名字的声音!

P20-23

序言

歌德的书是应当读的。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歌德的作品,思想深邃,艺术完美,像不落的星辰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读歌德的作品,有别于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那就是:读其他作品可以不甚了解作家本人的经历和思想感情脉络,而读歌德的作品就必须比较清楚地了解歌德本人。因为歌德的每一部作品,哪怕是一首小诗,都是他一生巨幅自白的一个片断。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于一七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就当时的德国而言,正当封建主义逐渐没落、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时期。就世界范围而言,那正是大动荡、大变化、大发展的时代。正如歌德在一八二四年所说:“我出生的时代对我是一个大便利。当时发生了一系列震撼世界的大事,我活得很长,看到这类大事一直在接二连三地发生。对于七年战争、美国脱离英国独立、法国革命、整个拿破仑时代、拿破仑的覆灭以及后来的一些事,我都是一个活着的见证人。”歌德把十八世纪后半叶和十九世纪初叶的时代特点结合起来,思考人生,观察世事,孜孜不倦地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文学创作活动,为人类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歌德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法学,一七七一年八月获法学博士学位后返回家乡。一七七二年五月,依照父亲的建议,歌德到韦茨拉尔城做帝国最高法院的实习生。来到此地不久,他便结识了已与他人订婚的夏绿蒂·布甫。歌德对夏绿蒂的感情发展成疯狂的爱情。九月,歌德接受友人的忠告,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韦茨拉尔。后来得悉:韦茨拉尔城的一个熟人、公使馆秘书耶路撒冷,爱上了朋友的妻子,在绝望中自杀了。这一事件成了歌德一七七四年构思《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直接原因。随后,歌德仅用四周时间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主人公维特是一名出身市民阶层的青年。他来到了一个乡村小城,在一次乡村舞会上,结识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少女。他爱上了绿蒂。但绿蒂已与他人订婚。维特看出已不能赢得绿蒂,毅然离去,接受了充任公使秘书的职务。公使的迂腐鄙陋和官僚恶习以及当时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给维特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他便辞去这项公职,应邀前往一位侯爵的庄园。然而在侯爵那里,维特发现自己的才能照旧无法施展。爱情破灭了,等级森严的社会抛弃了维特,而维特也厌弃了那黑暗的社会。最后,在绝望中维特自杀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于一七七四年秋季问世。它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最大成果。作者以书信体小说的体裁,借维特之口,写出他在社会生活和爱情遭遇中的爱和恨,欢乐和烦恼。作品表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憧憬和苦闷,反映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转变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普遍要求。这是时代的呼声,是血泪的控诉,是对自由的号召。这部作品给歌德带来了世界声誉。

一七七五年,歌德应魏玛公国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之邀前往魏玛。在魏玛公国,他曾先后担任枢密参事、枢密顾问和税务署的领导工作。一七八八年六月,歌德辞去一切政务工作职务,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创作。他一生辛勤耕耘,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

一八三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歌德在魏玛逝世。在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两千五百余首抒情诗和其他体裁的短诗,两部长篇叙事诗,八部重要诗剧和剧作,如《浮士德》《铁手葛兹·封·贝利欣根》《哀格蒙特》《塔索》《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岛》《普罗米修斯》等,四部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亲和力》《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三部自传体著作《诗与真》《意大利游记》和《随军征法记》等。

正因为歌德的业绩如此巨大,他才被称为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是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歌德不仅是一位天才的诗人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学者,他研究过建筑学、矿物学、解剖学和颜色学、光学,写过许多篇自然科学论文,特别应指出的是他在一七八四年三月发现了人的颚间骨。

因此,我们说,歌德的作品不可不读。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读者朋友们便可以进一步阅读歌德的诗歌和其他作品了。

读书吧,读好书吧!你会在读书中找到更多的乐趣,获得更大的教益。

书评(媒体评论)

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少年维特之烦恼》),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

——[丹麦]勃兰兑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国)歌德
译者 关惠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52553
开本 16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5169186
中图分类号 I516.44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7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