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生街(上下)
内容
试读章节

引言

成语云:国计民生。

国计:政治家的大政方略,强国富民。

民生:老百姓的夕餐晨饮,安枕乐居。

国计是高深的天,人众的期冀敬畏。

民生是阔远的地,生灵的归顺依存。

这高天阔地,造就了一条民生街。

1

西宁市里,民生街是条小街。昔年,民生街地处西南城角,城内几座叫得响的私家花园,花红柳绿地夹在街面与城墙之间,称得上城里一块幽雅净地。及后,砖包土城被时光淘澄进历史,西宁市曰渐胖壮起来,壮壮阔阔地卧在河湟谷地,左手伸出小峡口,右手握住多巴镇,头枕大通老爷山,脚蹬湟中鲁沙尔。不起眼的民生街被三挤两挤成了城区心脏地带,与内城南北中轴的南大街,号称西宁小北京的天堂巷连成一体,成了省城居民、外埠游人频繁涉足的地域。

及今,西宁市的丰采日新月异,凭着傲踞高阔旷远的地理位置,青海省首府的尊贵身份,以及塔尔寺、青海湖、土族和撒拉族等旅游绝张品牌,在西部大开发格局中,与近的兰州、银川,远的西安、成都,更远的新疆、云南、西藏互为依托,遥相呼应,共乘改革开放的长风,同兴市场经济的巨澜。那时时开走的火车,日日飞来的航班,送走的,何止高原大陆的蓝天白云、豪情壮歌;收进的,岂限江南沿海的小桥流水、海鲜椰果。共和国的棋盘上,西宁市这枚棋子,有了卧槽马、当头车、隔山炮的气势。这市里市外,无论绕城高速路上鱼贯的车流,开发区里高耸的塔吊;也无论滨河路上戏嬉的稚童,会议中心喧哗的掌声,哪一样不连着天南、不接着地北?

这天南地北的大交汇中,来自澳大利亚,在青海大学哲学系留学的女青年瑞莉,以社区文化传承为母题,老龄化社会群体在现阶段的生存情状为子题,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市里新建的康乐、金牛、宁信、湟乐等新型社区被瑞莉排除,唯独对民生街产生了浓厚兴趣。调查中得知,这条命名民生的小街,昔年称作衙门街。瑞莉兴味陡增。从昔年的府台衙门所在地演变为今日的民生街,顾名思义,其中有多少是非曲直青红皂白可供探索?

外籍学生非官方的社会调查,被国家安全部门限制而中途天折。民生街却因此在媒体和民众眼目中敏感起来。

步行商街,西宁市并非民生街一条。城东区的为民巷,城西区的商业巷,城北区的建设巷,都有人气。比起民生街,却少了一种内容。什么内容?就是长年累月形成于人们心目中的那个认识习惯。这个习惯的基础是民生街开了西宁市个体市场的先河。如今,个体经营的“星星之火”已燃遍全市,私营企业商户的数量规模,远非当年民生街里几十个个体摊位可比。然而民生街最初形成的商气,并没在这种大规模的扩散转移中散失。它把人们特别是中下收入群体的视线和购物热情钉牢在民生街。几乎是出于习惯,三教九流的芸芸众生,哪一个不有意无意地到民生街走一走,有事无事地来民生街看一看?像那些馋嘴的大姑娘小媳妇,隔三差五直奔天堂巷吃一份麻辣烫,喝一碗豆腐脑,吃饱喝足,餐巾纸抹嘴,花手绢擦手,望一望水果摊上的芒果荔枝开心果,瞅一瞅小吃店里的锅贴麻花油炸糕,因为口袋里还有几个闲钱,心里还涌动一些余兴,便自然而然拐入民生街,继续观看挂在墙上的衣裳,摆在路旁的皮鞋……那甜蜜的恋友,缠绵的情侣,新婚的夫妇,在大十字商场选购了时尚新装、品牌皮鞋、新潮化妆品,心满意足走出来,觉得还有点多余的时间,零碎的小钱,足可以在小市场买一双廉价袜子,选几条减价手绢,也就自然而然甩着秀发扭着腰胯进民生街。加上一条民权街,热热闹闹地搭在民生街中腰;一条丰生巷,光光鲜鲜地吊住民生街肩头,去那里买了床单被罩枕头套的远乡近郊的村姑农妇,买了蓝大褂黑雨鞋白线手套的打工仔外来妹,也溜溜达达地转入民生街,想吃的找那爱吃的吃,想看的寻那好看的看,而后出东口乘3路公交车远去城南区,或者返穿天堂巷去西门十字乘车东去西往……

如果把傲踞市内黄金地段,上规模上档次的超市商厦专卖店比作“阳春白雪”,专为白领服务,那么民生街市场无疑就是“下里巴人”。因了它具备的平民氛围,聚散的货物品种繁杂,价格低廉,切合百姓的消费需求,这里的繁华是乱纷纷的繁华,这里的凌乱是活活泼泼的凌乱。说它凌乱,卖衣裳的,把衣裳支在店铺门外,横支竖支随心所欲;卖衬衣皮鞋童装皮带毛线的,把货摊架在街边,架高架低不考虑美观,不讲究整齐。更有卖麻团烤红薯炸土豆的,把推车停在路中……步入这样的商街,人心就简单起来,平常起来。民生街两边的住户,清晨外出上班,傍晚收工回家,早早晚晚被街道上浓厚的商业气息浸染,日日夜夜听着喧嚣的市声,自觉成了这商街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即便不做生意,也有了不少的生意头脑,经商的心机,一个个变得精明起来。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个多云天,流经天宇的薄云缓慢忧郁。漏出云隙的阳光,用淡黄的低热抚摸西门十字街口高拔的楼厦,公交车站吞吐乘客的大轿中巴。二十世纪最后一天,把莫名的失落和兴奋混合着注入西宁市市民心灵,在旧梦和新梦的变化中辨别和整理凌乱的心思。

下午四点起风了。无定向的乱风,从林立楼宇的间隙中拂掠着街面行人,扫卷起滨河改造工地的浮尘,扬起街上的残破纸头、彩色小食品包装、轻薄的或白或绿或红的塑料袋,在行人脚前卷飞,贴着道牙旋转。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民生街》是陈元魁先生《风流河湟》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历时三年杀青。第一次出版于2008年,作品主要以新千年初始为时代背景,以某省日月市一条步行商业街为典型环境,围绕世居民生街田氏家族三代人的喜怒哀乐,全景式描绘了高原古城普通百姓的生活,提示了精神与物质、美与丑等之间的哲学演变。作品高原语言风格独特,地域风情浓郁,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引发心灵震撼。

编辑推荐

陈元魁是本土文化自觉的挖掘者和表现者,他的“风流河湟”系列是上世纪80年代青海文学所倡导“河湟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风流河湟”系列之《麒麟河》与《民生街》,陈元魁浓墨重彩地描摹了以西宁为中心的河湟风情图,创造性地勾勒了“文学西宁”的形象。

如果说《麒麟河》是复活了一个已然在现实中消失的西宁,《民生街》则以进行时态描述经济高度发展,城市极度扩张所呈现出的充满了躁动和喧嚣却又不失活力的新世纪西宁的城市景观,这个高原内陆城市高楼林立、店铺鳞次栉比,膨胀的人口在大街小巷摩肩擦踵,在“现代性”强有力的冲击下,城市的个性开始模糊,呈现出与当下所有中国都会相似的面目。将两部作品串联起来看,就构成了西宁大半个世纪城市形态衍变的形象化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生街(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元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5050089
开本 16开
页数 7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38
CIP核字 2015201293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47
印次 2
出版地 青海
230
170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