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精)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儿童的心理

普通的小孩子生来虽有种种不同之点,然大抵是相仿佛的。饿则哭、喜则笑;见好吃好看的东西就伸手拿来,见好玩好弄的东西就伸手去玩。

然何以到后来有的会怕狗怕猫,有的敢骑牛骑马;有的身体强健,有的身体孱弱;有的意志坚决,有的意志柔弱;有的知识丰富,有的知识缺乏;有的专顾自己,有的体恤别人;有的多愁病,有的多喜乐;有的成为优秀公民,有的变为社会败类?推其原因,不外先天禀赋之优劣与后天环境及教育之好坏而已。

若从小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虽生来怕狗猫,到大来也敢骑牛马的;虽生来不甚强壮,到大来也会健康的。若家庭教育不好,小孩子本来不怕动物,大来会怕的;本来身体强健的,大来会瘦弱的。

至于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然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所以我略略地把儿童心理述之如下,以资施行家庭教育者之参考。

(一)小孩子好游戏的

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弄。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进嘴里去。到了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推推,那里拉拉,不停地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他的动作更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我们成人像他动了两个钟头,那一定疲乏不堪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智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总起来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做父母的应有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有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二)小孩子好模仿的

小孩子未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别人洗面刷牙,也要洗洗看刷刷看。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倘若他看见他母亲扫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倘若他看见他父亲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

总而言之,小孩子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三)小孩子好奇的

小孩子生来好动的,生来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一日同他的母亲去探望他的小朋友,看见他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蜜蜂,他拿了一根棒头把蜂巢敲敲看,不料一敲蜜蜂出来刺他了。

又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天天把园里所种的红萝卜掘起来,看它怎样生长的。又有一个小孩子把一只钟拆得粉粉碎,要看看这个钟究竟为什么会敲的。小孩子不但有这样的动作,也发种种问句。他常要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那个东西怎样做的;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要来问你。这些问句也是一种好奇的表现。P12-14

书评(媒体评论)

最使我们敬佩的是陈鹤琴先生的仁爱坦白的性格。郑宗海先生称他“行年五十尚婴儿”,俞子夷先生称他为“永远微笑的儿童教育家”,我亦常尊他为“斑白的儿童”。原来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尝自称为“斑白的儿童”,因为他有儿童般天真烂漫的性格。陈先生原有“中国的裴斯泰洛齐”的尊号,其仁爱的性格亦极相似。只有爱儿童而又为儿童所爱的教师才是理想的儿童教育家,才配称为“中国的裴斯泰洛齐”。

——邱椿(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的父亲是一位好脾气的老师。他不仅对自己的孩子脾气好,对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因此,在南京开办鼓楼幼稚园期间,孩子们都管他叫“校长妈妈”。

——陈一心

目录

编选说明

上篇家庭教育

 评陈著之《家庭教育》——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家庭教育

 序

 自序

 再序

 第一章 儿童的心理

(一)小孩子好游戏的

(二)小孩子好模仿的

(三)小孩子好奇的

(四)小孩子喜欢成功的

(五)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

(六)小孩子喜欢合群的

(七)小孩子喜欢称赞的

 第二章 学习之性质与原则

(一)学习的性质

(二)学习的原则

 第三章 普通教导法

原则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原则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原则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原则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原则五: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如果已经说出,则不应当曲从小孩子的意思而再行更改。

原则六: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之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和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原则七: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而予以适当的做事动机。

原则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原则九: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原则十: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

原则十一:游戏式的教育法。

 第四章 卫生上的习惯

原则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原则二:小孩子应当天天洗牙齿。

原则三: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内做的,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

原则四: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

原则五: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

原则六: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

原则七: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揩手。

原则八: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

原则九: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

原则十: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

原则十一: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十二:应当叫小孩子独自先吃饭。

 第五章 卫生上的习惯(续)

原则十三:对于食物不准小孩子自己随便乱拿。

原则十四: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

原则十五:做父母的不宜将食物随便乱摊。

原则十六: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

原则十七: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该有适当的娱乐。

原则十八: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

原则十九: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

原则二十: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

原则二十一: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

原则二十二: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

原则二十三: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二十四:婴儿不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

原则二十五: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的。

 第六章 游戏与玩物

原则一:小孩子须要有适宜的伴侣。

原则二:小孩子应有与动物玩弄的机会。

原则三:小孩子平时宜穿运动套衣。

原则四:小孩子东西玩好以后应当整理好放在原处。

原则五: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机会。

原则六:小孩子玩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

原则七:玩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之欢心,乃是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的机会。

原则八:凡凶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弄。

原则九:小孩子应当有适当的地方以储藏他的所有物。

原则十:小孩子的玩物应当合乎几种标准的。

 第七章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原则一: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

原则二:小孩子应有看图画的机会。

原则三:小孩子应有剪图的机会。

原则四: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

原则五:小孩子应有着色的机会。

原则六:小孩子应有穿珠的机会。

原则七:小孩子应有锤击的机会。

原则八:小孩子应有浇花的机会。

原则九:小孩子应有塑泥的机会。

原则十:小孩子应有玩沙的机会。

 第八章 小孩子为什么怕的,为什么哭的

原则一: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

原则二:小孩子的惧怕有时要迁移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格外当心,使小孩子不致发生惧怕。

原则三:不要以“父亲”的名义来恐吓小孩子。

原则四:小孩子发生惊慌时,须要慎防其他重大的声响,免增他的惊慌。

原则五:小孩子常常哭泣是不好的,我们应当设法把它免除才好。

原则六:小孩子疲倦了,或是要哭的,或是容易发脾气的。

原则七:小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

原则八:当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做父母的或“用人”不应当去暗示他哭。

 第九章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原则一: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

原则二: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

原则三: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原则四:要打破一个坏习惯的时候,留心不要养成一个新的坏习惯。

原则五:做母亲的不要叫小孩子打骂他的父亲以取乐;做父亲的也不可那样。

原则六:切不可欺骗小孩子。

原则七:做母亲的不应当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小孩子。

原则八:小孩子作伪是由父母养成的。

 第十章 小孩子怎样学待人接物的

原则一:教小孩子要从小教起的。

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教训小孩子顾虑别人的安宁。

原则三: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非有特别的关系,做父母的应当使小孩子得着与病人表同情的机会。

原则四:应使小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好习惯。

原则五:我们应当教小孩子对待长者有礼貌。

原则六:不可准小孩子对待“用人”有傲慢的态度。

原则七:做父母的须禁止小孩子作伪。

原则八:不准小孩子打人。

原则九:小孩子在家里应当帮助他的父母做点事情。

原则十:做父母的应当教训小孩子爱人。

 第十一章 我们应当怎样责罚小孩子的

原则一:“诱导”比“恐吓”、“哄骗”、“打骂”来得好。

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探索小孩子作恶的原因。

原则三:做父母的打骂小孩子以前,应当平心静气考察他究竟有甚过失。

原则四:不应在别人面前责罚小孩子。

原则五:早上和晚间都不宜打骂小孩子。

原则六:做父母的不应当迁怒于子女。

原则七:小孩子弄坏东西,做父母的去责罚他,并不是因

  为可惜东西,是因为要改正他的行为。

原则八:做父母的,当小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应当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原则九:父亲或母亲打骂小孩子的时候,旁边人不宜

  来帮着说“可怜!可怜!苦呀!”这许多话。

原则十:不宜痛打小孩子,以致打后懊悔不及。

原则十一:当小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应当为要博小孩子的欢心,就去责备别人。

原则十二:做父母的不要常常去骂他们的小孩子。

原则十三:做父母的不应当以一己之喜怒来支配小孩子的动作。

 第十二章 怎样可以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

原则一:做父母的应当常常带领小孩子到街上去看看。

原则二: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

原则三:叫小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的。

原则四:不应当禁止小孩子去试验物质。

原则五:做父母的应当利用儿童的好问心,以作教育儿童的一种良好动机。

 家庭教育课程标准草案

下篇 父母教育

 《现代父母》发刊辞

 在儿童节告全国成人们

 儿童教育的根本问题

 (一)健康和发育

 (二)父母教育与儿童教育

 以现代人的眼光谈谈家庭教育

 为儿童造良好的环境

 (一)游戏的环境

 (二)劳动的环境

 (三)科学的环境

 (四)艺术的环境

 (五)阅读的环境

 家庭娱乐

 中华现阶段父母教育

 怎样教小孩

 (一)教小孩的方法

 (二)教小孩服从

 (三)教小孩爱人

 怎样做父母

 序

 (一)怎样使小孩子不哭

 (二)怎样培养小孩子的良好习惯

 (三)怎样使小孩子到处受欢迎

 (四)怎样消除小孩子的惧怕心理

 (五)怎样培养小孩子的勇敢精神

 (六)怎样激发小孩子最后五分钟的勇气

 (七)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话

 (八)怎样指导小孩子求学

 (九)小孩子不是出气筒

序言

此书问世以来,不过五月,到今日又要再版了。这可见得国人对于家庭教育关心很切,我因乘此再版的时候,补充几句话以解释阅者对于本书容易发生怀疑的地方。

第一,这本书大概是根据我个人之经验与学识说的,所以有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因为我没有经验或学识,并没有谈到;阅者请不要误会,把这本书当作一种包罗万象的家庭教育大全。

第二,对一鸣、秀雅说话,总是用英文的。我的意思是要他们从小听惯说惯,免得大来难学。可惜我不能说别国的言语,若是我能够说,我一定要教他们的。至于中国的言语我可不必担忧,他们所听的除了听我说英文之外,都是中国的方言,所以我不教他也不要紧的。然竟有人以为一鸣所听见的只是我的英语,一鸣所说的也只是英语,并以为一鸣就要变成一个外国人,且以为我太看轻国语而重视英文了。这种测度未免有些过分。

第三,书中所举的实例关于一鸣的多,而关于秀雅的少。这不是我有“重男轻女”之见,乃是因为编著那本书的时候,秀雅尚小,乏例可举。

以上三点因容易引起阅者怀疑,故特在此说明。

内容推荐

陈鹤琴编著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精)》分“家庭教育”、“父母教育”两篇。上篇的《家庭教育》是一本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单本著作。此次选用的是1925年商务印书馆重印的版本。下篇“父母教育”中的“《现代父母》发刊辞”、“在儿童节告全国成人们”、“以现代人的眼光谈谈家庭教育”、“家庭娱乐”、“中华现阶段之父母教育”是陈鹤琴先生的后人新近发现的没有收录到全集的几篇文章。他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根据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主要以自己的孩子陈一鸣为研究和实践对象,总结了家庭教育的101条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包括儿童的吃喝拉撒睡,而且包括待人接物和做人,面面俱到,堪称家庭教育的“宝典”。他主张应在儿童的自然和自由发展中,匡正儿童的行为和习惯。他在约一百年前倡导的这些家庭教育的原则仍适用今日的家庭和父母,这部名著的魅力依旧。

编辑推荐

陈鹤琴编著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精)》由上下篇组成。上篇“家庭教育”以“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全新形式,精心选述了儿童心理的基本特点,儿童学习的性质和原则,实证呈现了家庭教育的101条原则,“供负教育子女之责者之参考”,为中国的父母们提供了第一部现代的家庭教育通俗读本。下篇“父母教育”所反映的思想是上篇家庭教育的扩展和延伸,致力于提倡家庭教育,推进与之相辅相成的现代父母教育的思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鹤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34409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5282014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54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