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了孩子的缘故(夏洛特·梅森的教育观念)/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是《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丛书的总结篇。《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丛书与其他儿童养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它题材广泛,研究翔实。读她的书,读者将会发现自我,知道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本书总结了作者的教育哲学,向父母和其他教育者传授了应该怎样给孩子实施广博的、激励的和令他们兴奋的教育等内容,为我们提供教育能做什么、应该是什么的视野,并对我们忽视、滥用责任和权威提出警告。

内容推荐

本书是《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丛书的总结篇。她的核心观点是,儿童是一个具备所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把儿童置于与自然生活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接触中。梅森在本书中总结了她的教育哲学,向父母和其他教育者传授了应该怎样给孩子实施广博的、激励的和令他们兴奋的教育。

目录

1.自我教育

2.儿童生而为人

3.儿童善恶的天性

4.权力和顺从

5.神圣的个性

6.三种教育手段

7.如何使用意识

8.意志与理性的培养

9.课程

10.初等学校中的自由教育

11.中等学校中的自由教育

12.业余补习学校的范围

13.基于国家立场的自由教育

14.巨大的网络

试读章节

儿童教育主要应是自我教育

“孩子生而为人”乃教育的第一信条。孩子们(6-18岁)的反应令我惊讶,虽然他们只是显示了注意力集中、渴求知识、思想清晰、对书本具有辨别力和学习多学科知识等能力——我首先让他们相信他们自己能做到这些。关于“知识”,我无需重复在别处已经提出的主张,只增加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实验:朗读一段对某一事件的描述给一位6-10岁的孩子听,语言简洁并且配有图表,这个孩子就会将他所听到的一点一点联系起来,虽然还做不到一字不落,但他会添加令人兴奋的原创灵感。另外,数月之后他会将整个段落联系起来,因为到那时他已经可以再现有关场景并且掌握相关知识。孩子们对刊载于新闻杂志上的文法严谨的文章段落毫无印象,若我们对他反复阅读某段文字,他可能会变得斟词酌句,但在这样的练习中他的精神、个性却失去了。我们训练出来的少男或少女会去读培根的随笔或者德·昆西中的某一段落,他们能清晰地写出或说出其大意,并且具有一定的风格,这一点他们当场或者数月之后就能做得到。我们都知道福克斯怎样在一次大学的晚餐聚会上背诵了伯克的整本小册子,虽然他可能只读了一次。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注意力集中,对作品深感兴趣,熟悉其写作风格,词汇丰富,热爱书本和擅长演说,这些都是我们认为教育应该给予的,它起始于学校,贯穿人的一生。如何获得这些我们都渴望拥有的东西?这正是我努力发掘的“为公众所用”的公开秘密中的一部分。

当我们以威严的口吻宣告:“教育必须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如果将它搞得有趣一点的话”,在这一时刻我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在公众面前给出一种相当成功的教育实例。对家长、孩子和教师来说,这样的教育有如艺术一样既有趣又令人着迷。

在过去的30年里,成千上万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成长为热爱知识、“对所有事物都能正确判断”的人,因为广泛的课程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我让孩子们在学习机械的阅读和写作技巧之前学会朗读,他们学得非常愉快。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所读段落或篇章,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将事情一点一点地讲述出来。但是他们需要学习经典的语言,因为沿用这样的一种感性无法学会朗读。为此,他们在6岁时从26个字母开始他们的“学校生涯”,同时开始学习机械的阅读和写作。一个孩子在这些方面花上几年时间不会令他失去什么,因为他同时也在熟悉历史、地理和民间传说,他聚精会神地聆听,尽力再现或者更进一步译成自己的语言。他因此获得丰富的词汇,并且养成出口成章的说话习惯。简而言之,他一开始就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他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和同时学习几门课程的能力都与日俱增。

但是孩子们并非一模一样,他们之间的差别和大人之间的差别一样大。据报道,两三个月之前,有一个6岁还不到的小男孩已经上学读书了。他创下了能用5种语言阅读的记录,目前正在自学希腊字母,能够在《欧洲火车时刻表》上找到他要去的地方。他是个圆脸蛋的虎虎有神的小家伙,当然,他是一个天才,他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成人拥有这样的才能也可称为天才了。但是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不为他们教师所认识的诸多才能,其中首要的是他们的智力潜能(总是优于他的运动能力)。我们倾向于采用“被洪水淹没”这样的解释,或者打消了其成为“没有优势的无用劳动力”的疑虑。

有些人喜爱阅读和思考,有些人不喜欢阅读或思考,学校的职责就是从前一类人中培养出学者来。认识思考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很重要,阅读是对所读内容的了解,而非仅仅知道字面意思。

我所谈论的孩子对实际事物的了解和他们的书本知识一样丰富,因为“教育是关系的科学”是我们设置课程的首要依据。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带着他的许多潜能来到学校,他要在这里实现这些潜能。因此,他会学习许多科学知识,因为对孩子而言,理解各项科学原则毫无困难,尽管一些技术上的细节会使他们困惑。他会练习各种各样的手工技巧,从而了解木头、泥土、皮革的不同质感,并且体验运用工具带来的快感。也就是说,他运用各种材料建立起一种预期的关系。但是,通常他所想的是书本、知识、泥土、小鸟或花朵,而不是自己的排位、自己的进步。

也许我们所提出的一些理论知识对教师打开思路很有必要,他们将为我们的实践提供尝试,因为课堂里的每一细节都是在某一原则指导下产生的结果。比如,人们通常不会想到要尝试新的使用书本的方法;但在教育领域,动机非常关键,一个为了“好分数”而读书的男孩会变得擅长言辞,却没有领会所学内容。这些原则都足够简洁明了,并且鉴于目前教育对统一的理论体系的迫切需求,恰好这一领域又没有其他遵循现代思想、适用于任何场合的综合性的理论,我们何妨尝试一种立即可行、具亲和力并且已经培养出诸多能干、具服务意识和责任心的男女学生,从而证明了自身价值的理论呢?

在给孩子们提供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替代原来盛行的代理性的教育方法时,我想强调的是这一方法给我们那些自我牺牲、身负重担的老师们所带来的巨大解放。其间的差别正如驾驭一匹马是轻松的,而身为一匹马却是沉重的。在前一种情形中,马儿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在欢快地奔跑,驾驭者也非常轻松。教师允许他的小学者们在书城里畅游,而他成为他们的导游、顾问和朋友,不再是他们获取智力养分的惟一工具。P8-11

序言

有时候,当我们审视过去时,会挖掘出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珍宝。夏洛特·梅森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之家”创始人,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教育界的“斯波克博士”。她的著作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上层社会的儿童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年代里,梅森的见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她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发展创设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起点,给许多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带来了生机。

这套丛书与其他儿童养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应是儿童、父母、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我们发现了自我,知道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

夏洛特。梅森是一束明亮的光,为我们照亮了儿童思维的艺术。她的思想是面向实际的,她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经得住检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她为我们提供了教育能做什么、应该是什么的视野,并对我们忽视、滥用责任和权威提出警告。

尽管梅森的著作写于几十年前,但她勇敢地向我们今人提出了挑战。许多父母对家庭教育一片茫然,许多教师、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踉跄挣扎。这个体系仍在寻求如何排除父母和文化的影响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这个体系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考试而不是学会生活。

变化的社会使我们对混乱的、陈腐的、狭隘的教育感到失望,其中“首要的失败”是生命教育和儿童性格的养成。现在难道不是我们寻求教育失败根源以及重新开始的时候吗?

经过艰难的找寻,这些原著终于重见天日,传世之作再一次被发现。这些作品对父母、教师、学校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相信我们需要再度思考生命、文化和历史,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被生命的养料而不是锯屑所滋养。

夏洛特·梅森,亲爱的导师,欢迎你回来,我们的孩子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你!

希望这套丛书能给予父母、教师和儿童希望和生命,正如夏洛特所说:“为了孩子的缘故”!

陆有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作品对父母、教师、学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相信我们需要再度思考生命、文化和历史的意义,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被生命的养料而不是锯屑所滋养。夏洛特·梅森,亲爱的导师,欢迎你回来,我们的孩子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你。

——苏珊·马克琳(世界著名教育家)

“孩子生而为人”乃教育的第一信条。

——夏洛特·梅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了孩子的缘故(夏洛特·梅森的教育观念)/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夏洛特·梅森著//张亚军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76967
开本 32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3-12-01
首版时间 2003-12-01
印刷时间 200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