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朝的家底(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波音所著的《王朝的家底(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从经济学的视角,以轻松通俗的文字,分析粮食、食盐、土地、货币等经济要素对于历史走势的影响,解读历史上丝路争夺战、三国并立、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鸦片战争等重大事件的幕后经济动因,并探讨了长城、大运河等古代工程的经济价值。

内容推荐

对历史的解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历史这间大房子,经济就是它的地基。仔细倾听大房子里面铜钱、银锭落地的叮当之声,我们会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清醒的认识。波音所著的《王朝的家底(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通过对先秦至清中期金融史的梳理,来为广大读者解读货币对推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用简单通俗方式来诠释货币与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目录

卷首 国之大事

第一篇 三千年的粮仓保卫战

 用狗尾巴草填饱肚子

 西方的小麦改变了东方的历史

 力不从心的小麦

 水稻接棒小麦

 感谢玉米棒子,感谢印第安人

第二篇 爱生命,爱盐巴

 充满咸味的华夏神话时代

 春秋战国的幕后导演

 私盐贩子掀翻大唐

第三篇 长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马可波罗见过长城吗?

 长城建在哪儿,得听老天的

 秦始皇算了一笔经济账

 万里大墙没啥用?

 长城被经济学打败了

 两边人诅咒的围墙

第四篇 争霸西域不为钱

 貌似滑稽的“天马战争”

 汉朝对卖丝绸没兴趣

 脆弱的绿洲压力山大

 匈奴被一记勾拳打懵了

 西域是中原王朝的一杯苦酒

第五篇 三国群雄斗地主

 东汉王朝的财政困局

 曹阿瞒:唯才是举,大兴屯田

 刘玄德:根红苗正又奈何

 孙仲谋:坐断东南靠平衡

第六篇 大运河打通王朝经脉

 大河向东流,不是好兆头

 天上掉下个隋炀帝

 大运河:一个文艺青年的惊天力作

 傍上大运河,京城有饭吃

 当皇家海军掐住了大运河

第七篇 别说宋朝不差钱儿

 富甲全球的大宋

 宋兵乙:我曾是个无业游民

 扯几尺布就打发了北方胡人

 逼急了,破铜烂铁都当钱

第八篇 早产的纸币惹人唉

 从飞钱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大宋开始对纸币上瘾

 三大王朝被一沓纸币撂倒

 在通货紧缩与膨胀间徘徊

第九篇 三个梦碎的阿土仔

 王莽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

 经济学家王安石的两大创新

 放牛娃皇帝的羡慕嫉妒恨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

第十篇 郑和下西洋的秘密任务

 找个逃跑的废帝,用得着七下西洋?

 差钱,还是差钱

 嗨,听说非洲有金子!

 郑和海外贸易网的敌人

 郑和的第三张牌

 沉舟侧畔干帆过

第十一篇 大海有多宽广,郑氏海盗就有多犀利

 木头要了宝船的命

 后郑和时代的“海商王”

 郑氏家族:东亚版“加勒比海盗”

 郑成功赶跑蔗糖救台湾

第十二篇 白银让明朝不明不自地死去

 一枚铜钱引发的走私大案

 美洲白银砸中大明的头

 看白银潮来,看白银潮去

 百万两银子逼死崇祯帝

第十三篇 谁偷了康乾盛世的馒头

 什么康乾盛世,那都是浮云

 盛世危局:从马可波罗到马嘎尔尼

 达尔文家族砸了景德镇的场子

 要人命的蚕宝宝

第十四篇 鸦片战争:一个“烟鬼”和一个“茶鬼”闹翻了

 大英帝国被茶叶攻陷了

 鸦片拯救了太平洋岛屿

 “茶鬼”觉得被“烟鬼”侮辱了

 种植园里的烟茶暗战

 “烟鬼”在当铺里彻底沉沦

尾篇 钱眼里的历史风景

试读章节

粟、黍和菽,是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作物,它们的现代说法分别是谷子、黄米和大豆。从读音上看,这三种作物名称很相近,为什么古人会如此称呼这些农作物,是件有趣而令人费解的事情。三种作物最重要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耐旱和耐贫瘠植物,而且生长期又比较短,非常适合中国北方旱地种植。而且,先秦时期农业技术很原始,可谓是刀耕火种,所以这三种非常皮实的作物就率先从百草中脱颖而出,被古代中国人筛选出来,作为当时的主要食物。

夏朝和商朝曾被人们称为“粟文化”的王朝,可见这种家养狗尾巴草的重要地位。不过,当时人口还比较少,人口密度很低,天底下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沼泽,人们可以获得的食物来源是相当多的。有人统计过先秦的诗歌集《诗经》,305篇诗歌中,有141篇492次提到动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许多动植物都是当时人们的食物。就拿《关雎》一文来说,就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句子。所谓“温饱思淫欲”,吃不饱肚子,怎么能有力气唱歌弹琴追美女呢?

这种田园诗般的时代注定要远逝,就像童年很美好,但终究要流逝一样。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必须开垦更多的荒地,专门种植那些产量比较大的作物,以满足大量人口的食物需求。

这其实就是有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观点,人口数量是以几何级数上升的,1、2、4、8、16……而从环境中获得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数量,是以算术级数上升的,1、2、3、4、5……人口总是增长得更快,英国这位经济学家悲观地认为,只有战争和疾病才能干掉多余的人口,解决人口和资源之间增长速度不一致的矛盾。

但是,如果打不赢别人,抢不到更多的地盘;又没有暴发瘟疫,非战斗减员80%,人们总不能像北欧的旅鼠那样,在鼠口爆炸的压力下纷纷跳海自杀吧?尤其是土地变成了私人财产之后,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了。除非远遁山林之中,否则人们必须琢磨,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如何获得更多的粮食,装满自己的粮仓。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人口数量的上限其实掌握在农作物的手中,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决定着人口数量的多寡。面对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粟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西方的小麦改变了东方的历史

就在这时,小麦横空出世,以其良好的口感和稳定的产量,席卷了中国北方地区,各地农民纷纷成为小麦的狂热粉丝,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减少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

然而,小麦却不是我国人民驯化的作物,它的故乡在遥远的西亚,那里也是人类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

小麦诞生于亚洲大陆的西海岸中纬度地区,那里是一种特殊的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势力范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那里的夏季对于植物生长是严峻的考验。为了熬过夏季,野生小麦进化成了一年生植物,让自己的种子在冬季来临之前萌发,以幼苗的形式过冬,到了春季迅速生长,开花结实,等到夏季到来时,野生小麦已经死掉,留下种子在土壤里休眠,等待秋冬季节的再次来临。

P2-P3

序言

管窥历史,就如同在转动一支万花筒,每转过一个角度,欣赏到的是不一样的绚丽,这正是历史让人沉迷的魅力之处。同时,面对同一个角度,也即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却会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说关于政权的根本,《左传》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祖先和守土开疆,的确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两件大事,前者让国民拥有共同的信仰,后者给国民带来安全感。而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那里,乐才是国之根本,当崩乐坏之日,就是国家将要灭亡之时。

然而,即使是王侯与圣人,也是要吃饭穿衣的。没有衣食的保障,他们所强调的祭祀祖先、攻防军事、乐文化都无从谈起。在古代社会,与军事、祭祀和乐这些国之大事相比,钱与粮是更为底层、更为本质的国之大事。粮食的生产受到自然条件比如气候和土壤的强烈影响,同时耕种者的勤劳进取也会带来更好的收成,比如通过培育和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通过改良农具,来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粮食的消费则与人口数量息息相关,粮食产量的增加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在古代社会,特别是冷兵器时代,人口数量是衡量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人口002王朝的家底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减少和饥民遍野,会让一个曾经强盛的王朝陷入不稳定的危局。中国古代的钱主要是铜钱和白银,古代经济的发展受到这些金属货币供应量的强烈影响。当经济总量扩大的时候,王朝管理者渴望有与之相配的货币供应量,要么想办法提高金属货币的供应量,要么采用其他一些有价证券,比如纸币或者盐引来作为货币等价物。金属货币的短缺曾经令许多王朝的财政痛苦不堪,有的王朝不惜铤而走险,用劣质货币或泛滥的纸币来度过危机,最终不过是饮鸩止渴。

本书从钱粮等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希望在历史的王侯将相、善恶忠奸等视角之外,从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出发,提供给读者一些关于历史的新颖解读。如果读者在读完本书后,能够对古代王朝的国之大事有新鲜的认识,这将是笔者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与古代不同了,中国也不例外。

虽然现代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整体上粮食过剩和纸币飞舞的新时代,但古代那些决定国之大事的经济规律并未完全过时。如果我们把古代的粮食、盐等物资替换成现代的矿产等资源;把古代的铜钱和白银构成的金属货币体系替换成现代以国家信用为依托的复杂的金融系统,那么现代各国政府的家底,其实和古代王朝的家底有共通之处。最近一些年来全球经济深陷泥潭难以自拔,究其原因,是此前过高的金融杠杆率脱离了各国家底的实际情况,此情此景与中国古代一些王朝脱离家底基础,滥发劣币和纸币的行为,曾相识。  国之大事,不可儿戏。所以,本书虽然谈论的是古代历史的钱粮故事,古代王朝的仓廪虚实,并不涉及现代社会,但如果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对理解当今世界经济有所裨益,这会让本书具有了一点点现实的意义,笔者003前言国之大事深感荣幸。感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们,包括群言出版社的编辑和相关制作人员,为本书撰写推荐语的各位师长,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同时,也感谢对历史有杰出贡献的历朝历代的人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朝的家底(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波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300944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6080035
中图分类号 F832.9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