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少年骨子里的商业火种
许家印的父亲是位老革命,他16岁参军,参加过八年抗战,火线入党,做过骑兵连的连长。光荣负伤后,不得已复员回到家乡太康县聚台岗村,低调地在自己的村子里当了一名仓库保管员,负责保管公家的用品、记工分等事务。1951年,中央政府还颁给许家印父亲一枚毛主席像章,老人一直以此为荣,将这枚像章珍藏了一辈子。由于他性格耿介、正直,为人正派,见过大世面,又曾经屡立战功,做事非常细心,对工作又很负责,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父亲的性格,对少年许家印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可以说,许家印可谓是一个“根红苗正”的人。
在许家印还不到1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不幸得了一种非常可怕的病——败血症,因为家境拮据和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所限,匆匆离开了人世,许家印成了没娘的“娃儿”,这是一件对许家印一生影响巨大的事件。若干年以后,在许家印已经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之后,他曾私下里坦言,自己的性格之所以如此独立和倔强,不怕失败不畏挫折,应该和从小就缺少母爱有很大关系。
所幸,许家印的奶奶替代了母亲的位置,给许家印温暖和抚慰,养育他长大。许家印的奶奶有一项本领,那就是酿醋。空闲时候,奶奶就自己做醋,然后拉到集市上卖,换些微薄的收入,以贴补家用。在那时的太康农村,醋很便宜,根本卖不上好价钱,一瓶两三分钱,老百姓的需求也非常有限,不像盐那样是生活必需品。醋生意的收入虽然不多,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一点儿钱,可以在逢年过节时,买一两斤猪肉,再买点儿点心、干果等零食。肉太少,太金贵,于是放在冰天雪地的屋外“冷藏”或者用盐腌制,到过新年的时候,把肉炖出来,可以一直吃上两个月。从这个角度说,制醋是许家印家的生命线。在每天放学后、星期天或者放假时,许家印也会给奶奶搭把手。
除了做醋以外,许家印家还有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卖树和树苗。许家印的父亲在房前屋后和自留地里种了很多柳树,有的柳树早年就种下了,在艰难的岁月里,它们倔强地长大,于是,便有一些成材的树被砍下来,有时由许家印父亲拉到集市上卖,有的则把收树的人唤到家里来,这是一类已经成材的柳树;而有的柳树是年年种,等它长得可以当树苗时,也拉到集市上卖。当时,一根小柳树卖不了多少钱,大概一两毛钱的样子,但多少也是钱啊。这样的话,一车也能卖上几块钱。这可以说是一项“重大”的收入了。许家印不上学时,有时候也跟着父亲到集市上去,顺便也可以见见世面。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他亲眼看着父亲与人讨价还价,亲眼看着自家的柳树换成一张张钞票,再换成家里需要的日用品,心里美滋滋的。
这便是少年许家印对商业最朦胧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他日后从事的行业和取得的成就有什么影响,那个时候,没有谁能看得出来。
然而,不甘心与贫困一生为伍的许家印,心里早已种下了一颗战胜贫困的种子,这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越长越大,越来越茁壮。最终,当机会突然来临时,早有准备的许家印就能凭着直觉牢牢抓住,一步步走向成功。
少年许家印心灵手巧,从小,他就自学过绘画,不管是年画还是小儿书,都可以拿来作为模仿的素材。虽没有名师指点,甚至也没见过人家是怎么画的,但聪慧过人的他都学会了。许家印曾给奶奶画过一张素描,这张素描曾挂在许家老宅的墙上,现在他们从老屋搬出以后,还挂在现在的屋子的北墙上。许家印不仅给奶奶画过肖像,还画过很多花花草草、池塘小溪之类的画,这些画,不仅惟妙惟肖,竟然也颇有意境。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从未学过美术的人的杰作。
关于无师自通,许家印还不止于绘画这一方面。他还有个特长——搞小发明。上小学时,他自己做过小家电,可以用来照明:用块铁片做开关,把废旧电线、铁丝连在一起,连接到被丢弃的手电筒电池上。原理其实很简单,但在那个时候,对于少年时的许家印来说,则集中体现了他过人的动手能力。
除了画画和“发明小家电”之外,许家印其实还有喜欢沉静的一面。(P2-3)
河南作为古代中原腹地,商业文化积淀很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商业起源地。几千年商业文化传承至今,新一代豫商随中国经济大潮起舞,人才辈出。近年来,横跨地产、体育、娱乐三大事业线的恒大董事长许家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从孤寒少年到新一代大学生,从处级干部到深圳打工仔,从房企老板到中国巨富,许家印为我们上演了一段眼花缭乱的成长史、创业史。而他带领恒大从一匹地产黑马成长为中国最赚钱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并一手打造了令人艳羡的体育帝国,将足球生意玩得炉火纯青,则让世人见证了他非凡的商业韬略和决策智慧。
许家印有着奋进、向上的个性。早年,他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和闯劲,走出小山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带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到外面的大世界闯荡,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旅程。机关生涯的历练,辞职打工的经历,创办恒大的努力,都凸显出许家印精于干事、勇于决断的特性,而这是经营者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
1992年,是中国商业史上极其重要的年份,邓小平南巡讲话,拉开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序幕;同样是在这一年,34岁的许家印南下深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经商之路。显然,他日后的成功与这个急剧转型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恒大从1997年才开始正式运营。许家印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对这条路充满希望。他为自己的事业命名“恒大实业”:古往今来连绵不绝,曰“恒”;天地万物增益发展,曰“大”,希望做成一个永续发展,且实力强大的企业。许家印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半,就带领着“恒大”一举进入广州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排名前十,到了2003年恒大成功跻身中国房地产十强。在房地产行业,许家印独树一帜,有“冒险家”之称。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恒大的成长,于是我们看到这家房地产企业狂飙突进的发展,成为当时业内的一匹黑马。不过,在快速成长的背后,恒大也曾主演中国房地产史上最悲情的一幕。2008年,当全球金融危机让恒大的首度上市计划受挫时,许家印也曾面临四面楚歌,甚至被竞争对手和个别舆论诋毁、抹黑。不过,许家印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最终于2009年底成功上市,成为内地在港上市的最大非国有企业,迎接了一场迟到的王者加冕礼。恒大,恒强,许家印做到了。
尼采说:“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这一点,在许家印身上得到了精准的验证。他不仅给恒大打上了深深的许氏思维烙印,改变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格局,还在后续商业投资上出奇制胜,令世人啧啧称道。
从恒大地产狂飙猛进式的发展,到恒大足球的迅速崛起,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许家印“敢拼敢干”的必然结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许家印的这句话并非说说而已,2010年初他出资1亿元高调入主广州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的注册资金不过只有2000万而已,而他却开出了1亿元的天价,可见其气势之大。面对着蜂拥而至的媒体,许家印面不改色地再次重申:“入主广州足球,不是小打小闹,要做就要做大。”无疑,金元闪电战是恒大足球的致胜法宝,从引进外援到聘请教练,许家印从来都是大手笔。许家印从来都认为该花的钱一定要大胆地花、勇敢地花,不该花的一分也不能浪费。
中超夺冠,亚冠称王,这被球迷看作是中国足球的励志片,而这样豪华大片的导演,无疑是地产大亨许家印,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观察,辉煌战绩的背后都有着许家印运筹帷幄的付出和努力,即使是时任主教练李章洙也毫不犹豫地将功劳归于许家印,众多球员对此更是毫无异议,或许这正是许家印的个人魅力所在。
任何奇迹的背后必然有着一支战斗力超群的队伍,许家印作为恒大的核心人物,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拼命三郎”,一个“拼”字,让他在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地产江湖中稳居霸主之位。“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这是许家印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一个人需要梦想,一个企业同样也需要信仰,而恒大的精神无疑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足球场上,为胜利而战,为荣誉而战,这不仅仅是恒大足球俱乐部的信仰,更是整个恒大集团包括许家印在内的所有人的精神体现和追求。
如今贴在恒大董事长许家印身上的标签有很多: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广东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但更多人愿意称他为地产枭雄。
所谓“枭雄”,骁悍雄杰,强横而有实力,至少作为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许家印没有辜负这一称谓。
恒大的许家印在房地产行业是有名的铁腕人物。集团内部大小事宜,从上市融资到设计图纸,所有的事他一个人说了算。据说他曾经亲自给公司定下6000多条规章制度,涉及从员工修养到衣着打扮的方方面面,细致到令人觉得有些严苛。
许家印的管理是无情的,他在恒大地产进行过“四大运动”肃清企业蛀虫,也曾花费50万捉回一个贪污企业公款的人。他说,没有无情的手段就管不好企业,人情管理那是小企业才做的事。
梳理许家印与恒大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位当家人采用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许家印是恒大唯一的大脑,其他人则如同手足。这套刚性化的管理体制,恰恰与房地产行业准金融、决策点集中的特点合拍。而足球也是先烧钱、再挣钱的生意,因此才有了许家印不断地复制自己、复制恒大的成功。 许家印的毅力和勤奋,他抓取成功的眼光和能力,似乎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事实上,许家印在商界的大手笔、大动作,是以经营者高超的决策艺术为依托的。如果不认清这一点,就无法从他身上学习到有价值的经验、技巧,也就无法理解恒大帝国卓越成长的核心机密了。
值得一提的是,许家印不仅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还是一个行大善、敢担当的社会公民。多年来,他反哺家乡、热心公益事业、救助失学儿童、关注弱势群体,扮演了一个负责任者的角色。从中,不难领略其对财富、成功的认知,对后来者而言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许家印,但许家印的智慧和经验值得所有人借鉴。而追本溯源,研习许家印决策恒大的强者智慧,还需从微观入手,跟随其成长经历一窥究竟。本书全景勾勒出了许家印带领恒大成长、发展的重要节点和事件,主要内容涉及他带领团队的方式,比如危机时刻的决策,还原了当事人的所思所想,剖析了恒大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许氏智慧,希望带给读者更多的启发与思索。
江华著的《恒大恒强——许家印的强者智慧》全景勾勒出了许家印带领恒大成长、发展的重要节点和事件,主要内容涉及他带领团队的方式,比如危机时刻的决策,还原了当事人的所思所想,剖析了恒大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许氏智慧。通过对许家印与恒大发展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位当家人采用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许家印是恒大唯一的大脑,其他人则如同手足。这套刚性化的管理体制,恰恰与房地产行业准金融、决策点集中的特点合拍。而足球也是先烧钱、再挣钱的生意,因此才有了许家印不断地复制自己、复制恒大的成功,才成就了恒大恒强的创业神话。
性格即命运,看冒险家许家印给恒大打上了怎样的烙印?全面洞悉恒大帝国快速崛起的商业秘密!
运营12年成功上市,16年后闯入千亿军团,4年夺得亚冠冠军,30天57亿的矿泉水快消品传奇,一个订货会斩获119亿元订单……江华著的《恒大恒强——许家印的强者智慧》为读者解密许家印管理智慧,揭开恒大“神话”背后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