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桂林教育史
内容
目录

绪论

上编:桂林古代教育

 一、官学

(一)桂州学、桂林府学

(二)桂林的县学

 二、书院

(一)桂林及各县的书院

(二)书院的山长与生徒

(三)书院的教学与管理

 三、私塾、社学、义学

(一)私塾

(二)社学

(三)义学

 四、科举

(一)唐代桂林科举

(二)两宋时期桂林的科举

(三)元代桂林科举

(四)明代桂林科举

(五)清代桂林科举

 五、明靖江王宗室的教育

 六、古代桂林办学兴教的名宦硕儒

(一)唐代文教名人

 曹邺 曹唐 赵观文 张九龄 李渤 戎昱 李商隐

(二)宋代文教名人

 王世则 柳开 高登 蒋允济 范成大 张栻 吴儆 王正功 张孝祥 张维

(三)元代文教名人

 史格 臧梦解 也儿吉尼

(四)明代文教名人

 陈琏 蒋冕 姚镆 屠楷 吕调阳 黄佐 谢少南 张鸣凤 曹学俭 包裕 孟洋 周进隆

(五)清代文教名人

 郝浴 王如辰 高熊征 陈宏谋 刘定卣 谢启昆 阮元

 梁章钜 张鹏展 池生春 吕璜 李佩蘅 程庆龄 陈继昌

 朱琦 龙启瑞 王拯 曹驯 周璜 唐景崧 唐景崇 于建章

 张建勋 王鹏运 况周颐 刘福姚

(六)宋元明清桂林府学、州学教授、训导

下编:桂林近现代的教育

 一、桂林旧学的终结和新学的兴起

(一)桂林旧学的终结

(二)康有为与桂林新学的发端

(三)桂林新学的兴起

 二、桂林近现代的初等教育

(一)清末桂林小学堂的设置和教学

(二)民国时期桂林小学的设置和教学

(三)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的小学教育

(四)新中国成立前桂林的小学教育

 三、桂林近现代的中等教育

(一)清末桂林中学堂的设置和教学

(二)民国时期桂林中学的设置和教学

(三)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的中等教育

(四)新中国成立前桂林的中等教育

 四、桂林近现代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

(一)桂林近现代的师范教育

(二)桂林近现代的职业教育

 五、桂林近现代的高等教育

(一)清末桂林开办的新式高等教育

(二)民国时期桂林的高等教育

 六、近现代旅桂及桂林本土的教育家

马君武 靳汝端 李任仁 雷沛鸿 白鹏飞 林励儒

梁漱溟 曾作忠 张廷甫 唐现之 黄现璠 杨东莼

附录:广西科举与三元及第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朱方?编著的《桂林教育史》分上下两编,分别对桂林的古代教育和近现代教育做了系统梳理,详细介绍了桂林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概况,包括办学形式、师资来源、教学内容以及涌现出的文教名人等;尽可能完整地列举了桂林市、县历朝历代科举考试及第的进士名录,勾画出了桂林教育清晰的发展脉络。

编辑推荐

朱方?编著的《桂林教育史》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桂林从汉初有文献记载以来至近现代约两千年的教育概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桂林各个历史时期的办学形式、师资来源、教学内容以及涌现出的文教名人和教育家,纲目清楚,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另外,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注重考察不同历史阶段桂林教育所受到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本地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论述教育的同时,对于这些背景因素多有涉及,内容既显充实,逻辑又显完整而清晰。对于了解桂林的教育史来说,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桂林教育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72939
开本 32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5244395
中图分类号 G527.673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 13: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