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牙遁
内容
编辑推荐

卢胜祥著的《龙牙遁》讲述的是: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一个腥风血雨的日子。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太子和他的四个儿子以及相关的党羽亲信,被残酷杀害,太子妃机智地救下最小的儿子巨鹿王承义。承义由太子府詹事卫护,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南方的一个小山村,从立誓报仇复辟到皈佛得禅,身心从磨难中解脱,智慧自磨难中升华,真性在磨难之后显现。

那个杀害自己亲哥哥——太子的秦王,也是情非得已,时势所迫。“弑兄逼父”篡位以后,一直战战兢兢、勤勤恳恳,一是想弥补对父兄的亏欠,二是想有所作为,做一个好皇帝。若论治国强邦他确实做到了。然而,他内心一直为玄武政变之事自责彷徨,神魂不安。因此,他一生都在思考大位的继承问题,但仍跳不出历史的怪圈,留下终生的遗憾。

在治世后期,他更因立嗣之事备受煎熬。终于有一个机会让这位如日中天的盛世皇帝走入乡间,与乡野文化接触,与宗教圣人面谈,留下了这些别开生面的故事,有些事情对皇帝本人,甚至对当时的朝廷,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推荐

卢胜祥著的《龙牙遁》这部小说选材独特、视角新颖,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语言优雅、富含哲理,是一部把玄武门事变与桃花江美丽传说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十分优秀的原创长篇小说。

目录

上篇 遗孤

萁豆相煎,死于执着

临危托孤,兄弟异命

中篇 洗心

盛世沉疴,生于忧患

智洗洗心,皇孙改姓

下篇 隐遁

释落尘埃,忏心寻亲

侍母南居,龙牙归遁

试读章节

上篇 遗孤

萁豆相煎,死于执着

临危托孤,兄弟异命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卯时,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奉诏上朝,后面有太子府护卫薛万彻将军等一行紧随,兄弟俩身骑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穿过北正街,通过玄武门禁卫,示意薛万彻等随护返回,然后,像往常一样正准备往临湖殿拴马,再徒步穿过玄武殿进太极殿面见父皇。斜剌里一骑猛冲过来,说时迟,那时快!齐王大叫一声“不好!”忙抽箭来射,不料对方出手更快,一箭已射中太子,太子应声落马。齐王的箭却射在那人外套上,那人闪电间甩掉外套,露出护身马甲,定神看时,那人正是自己的二哥,秦王李世民。只见他从马上滑下,向太子扑去。齐王气急手发抖,正欲再射,却瞬间冒出个黑脸大汉,来人正是秦王的贴心爱将,候任征突前锋尉迟敬德将军,尉迟将军挥剑砍来,齐王便一命呜呼。

玄武门守将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一刻钟前,先是捕司张公谨一班人由值守总管常何带进门来,说奉旨前来捉拿叛党,卫兵正等宣旨,一见秦王进来,立即行礼,不一会儿又见太子等进门遭射,其势不及掩耳,正欲发作,张公谨手举令牌,喝道:“秦王奉旨查办叛党,谁敢造次。”众将被喝住,惊魂未定。薛万彻等被拒之门外,急得刀剑乱舞,秦王站起来,喊道:“尉迟将军,宿卫皇上!”尉迟将军会意,提了齐王头颅,拖刀向太极殿跑去。

皇宫内,唐皇被昨天的事搞得心烦意乱,今早特意比早朝提前一个时辰诏左右两相——心腹裴寂、萧璃来谈一谈,以便在早朝时对诸事做定夺。为了避人耳目,特意选在太极殿后面的海池中的龙船上谈话。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前几天接报突厥来犯,唐皇自己正在估摸谁可以挂帅。太子极力推荐齐王,唐皇也觉得不错,正好可以锻炼一下齐王,再者不能让秦王屡立头功,以免居功自傲。太子建议调秦王麾下尉迟敬德、秦琼、段志云等将军悉数听令于齐王,并拟命尉迟敬德将军为先锋,唐皇觉得这样做有些过分,但也准奏了。毕竟上次想调尉迟将军外出当刺史,都没有调动,这次有军情在此,估计秦王也不敢反对,国家是大家的国家,天下是李家的天下嘛,拥兵自重,怎么能行?不料下旨后,出现很多怪事:一是秦王府出现异动,有的骂骂咧咧不肯跟齐王出征,有的说要回家种田。秦王倒没有说反对调兵的话,但说了一件让自己更加无法容忍的事,说太子淫乱后宫。岂有此理!二是太史傅奕密奏:外传“太白现秦分,秦王有天下。”莫非最近真的有什么变故?唐皇正要与二位大臣商议,听听这两位大智囊的意见,突然听见前殿一片哗然,心里想:“不好!”欲下船询问,只见黑脸大汉尉迟敬德已到身边,手中提着还在滴血的大刀和人头,唐皇吓得一哆嗦:“闯……闯殿者何人?”

“微臣尉迟敬德,奉秦王命前来宿卫皇上。”又说,“太子、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讨伐,唯恐惊动陛下!”

“太子安在?”

“已被诛杀。”

“大胆!”唐皇惶恐中面向裴、萧二人,“不料今日竟生此乱!现将如何是好?”

裴寂默不作声,萧璃见状,对唐皇进言道:“太子齐王已被杀,秦王又平定天下有功,不如就立秦王为太子,委以大事,将不会再起祸端。”

唐皇失声道:“也只有这样了。”

P1-3

序言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当反复咀嚼那些被润色过的历史时,我有时候就觉得在文字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个更为真实的故事,抑或就活生生地看到一个个冤魂!感谢民间故事和民歌把一些真实的历史传承下来,或许,这才是上苍的声音。

当我刚刚可以咿呀学语的时候,就听爷爷辈的说书人在村中说“传书”,内容是什么尉迟恭、秦叔宝、护主守门、和尚治病等,似乎能听懂的就是这些了。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家门口,连我们村子的名字“三堂街”也与这个故事有关,村子里的老人们就是这么说的。

后来长大一点,我就成了放牛娃。小伙伴们沿着那条清澈的小溪,唱着含混不清的儿歌,把牛赶到后山。那山叫“黄旌山”,是村里的圣山。据老人们说,山上古时候驻过天下第一英雄。到了山上,真的能看见深深的战壕和筑砌的台地,奇了怪了!这黄旌山真的驻过兵吗?真的如老人们所说,是那个遥远的大唐英雄的兵营遗址吗?山的另一侧,一个古庙的残墙断瓦,在残阳中折射出历史的灵光。“龙牙寺”就是传书中那个故事的发生地吗?这种疑惑始终残留在我的心中。

后来,我就出村读书、从业、谋生去了。接触到那一段历史,尉迟恭、秦叔宝,历史上还真有其人,并且是堂堂盛世大唐的旷世英雄。但是他们真的在这儿驻扎过吗?这破败的古庙真与那大唐天子有过邂逅吗?不可能吧?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念头。鬼使神差,以后无论是身在政府机关,还是游走市井社会,无论是游旅于隋唐故地,还是静坐于书市茶坊,一遇到与那段故事相关的资讯我就兴致盎然。

历史是胜利者的自传,但是,在史书的某个夹缝中,在民间的传说中,还是会显露出一些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那个距今约1400年的遥远时空,发生过些什么故事呢?2015年,当我再回到残留着童年记忆的那个小山村时,沉淀在脑海中的画面,一幕幕放映出来,是那么清晰,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不已。我放下手头的衣饭活,提起连高考时写作最长的文章也只写过三页纸的笔头,把脑海中的画面,用时间之线串了起来,于是成了后面这个故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一个腥风血雨的日子。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太子和他的四个儿子以及相关的党羽亲信,被残酷杀害,太子妃机智地救下最小的儿子巨鹿王承义。承义由太子府詹事卫护,历尽干辛万苦,来到南方的一个小山村,从立誓报仇复辟到皈佛得禅,身心从磨难中解脱,智慧自磨难中升华,真性在磨难之后显现。

那个杀害自己亲哥哥——太子的秦王,也是情非得已,时势所迫。“弑兄逼父”篡位以后,一直战战兢兢、勤勤恳恳,一是想弥补对父兄的亏欠,二是想有所作为,做一个好皇帝。若论治国强邦他确实做到了。然而,他内心一直为玄武政变之事自责彷徨,神魂不安。因此,他一生都在思考大位的继承问题,但仍跳不出历史的怪圈,留下终生的遗憾。

在治世后期,他更因立嗣之事备受煎熬。终于有一个机会让这位如日中天的盛世皇帝走入乡间,与乡野文化接触,与宗教圣人面谈,留下了这些别开生面的故事,有些事情对皇帝本人,甚至对当时的朝廷,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书稿完稿我都在拷问自己,有无亵渎正神?在终于鼓起勇气交稿之际,我感恩已往生的父母,是他们凝聚了我的精神,让我把传承一个故事视作神圣的使命;感谢我的妻子,在我迷茫落魄时给我坚定的支持;还要特别感谢郭辉、主陶、仕林老师给予我鼓励和帮助,让我有勇气坚持踽行在陌生泥泞之中。打开心中的问号,是我孜孜不倦的缘由。

作者

于2016年7月7日

农历丙申年六月初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牙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胜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56744
开本 32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9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2016185798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