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清转道禅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转道出生的时代、地域与少年生活

 一 时代背景与近代佛教

 二 “泉南佛国”与“紫云传芳”

(一)出生地域

(二)家族渊源

 三 童真出家与法脉传承

第二章 转道的青年时代:云游参学与担当大任

 一 云游参学苦修晤道

 二 崭露头角担当大任

(一)中兴厦门金鸡亭

(二)维护养真宫寺产

(三)住持厦门南普陀

第三章 因缘际会越洋弘法

 一 转道抵星前的新加坡宗教形态

(一)闽粤移民南来与华人神庙的建立

(二)华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华僧南来

 二 转道南渡与住持星洲华人庙宇

第四章 开山建寺为南洋圣教之渊薮

 一 “弘化南洋之砥柱”——新加坡普陀寺创办过程及启示

 二 新加坡十方丛林之始——光明山普觉禅寺之创办过程及启示

 三 转道和尚开创新加坡普陀寺、普觉禅寺之意义

第五章 倡办社团成星洲四众之联合

 一 创设新加坡中华佛教会

(一)创设缘起:迎请中国高僧与联合南洋佛徒

(二)使命与愿景:振兴中华民族与振兴中华佛教

(三)临危受命:出版佛教刊物与普及正信佛学

 二 发起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一)发起背景:受中国风气的影响而发起

(二)创办过程:自行筹备与参考中国经验

(三)深远影响:联合居士精英与关怀社会

 三 倡办(英文)佛教会

(一)倡办背景:土生华人民族主义及文化认同变化

(二)创办过程:转道对土生华人成立自组织的支持

(三)产生效果:南北佛教共存与扩大中华文化传播

第六章 重兴泉州开元寺创办开元慈儿院

 一 发愿重兴受请住持

 二 “此间欢送彼欢迎”

 三 重兴古刹变革制度

(一)重修建筑庄严佛刹

(二)制度变革十方丛林

(三)团结缁素倡建组织

(四)重视律学传承戒律

 四 养老慈幼兴学育才

第七章 住持漳州南山寺开办佛化小学校

 一 中兴祖庭住持漳州南山寺

 二 教育救国办南山佛化学校

(一)佛化教育与国民教育

(二)爱国教育与革命教育

(三)停办原因与深远影响

第八章 古道热肠助力中国高僧

 一 协助虚云和尚中兴祖庭

(一)助虚云和尚请藏

(二)助虚云南洋化缘

(三)援助鸡足山寺僧

 二 道阶遗愿与中华寺重建

 三与太虚法师“声气相通”

第九章 被误读的“恩怨”:与圆瑛的交往

 一 邀请圆瑛来星及同兴开元祖庭

 二 慈儿院风波与圆瑛法师的离开

 三 正确解读二人关系及重要意义

第十章 首创星洲佛教刊物开启南洋佛教义学

 一 首创佛教刊物宣扬正信佛教

(一)星洲首份佛教刊物《觉华》的创办.

(二)“一灯能除千年暗”:《觉灯》的问世

(三)《佛教与佛学》开中英文合刊之先河

 二 筹创佛教学院开启佛教义学

(一)筹建星洲佛学院

(二)开办转道佛学园

(三)转道办学的意义

第十一章 转道和尚的佛教革新思想

 一 改革佛教的动因

(一)佛教内部的腐败——非改革无以救佛教

(二)悲心救世之宏愿——改革佛教以救世界

(三)爱国与民族主义一一改革佛教与救国救民

 二 倡导“僧伽生产”

(一)“生产”之必须

(二)“生产”之内容

(三)“生产”之实践

 三 主张“佛化教育”

(一)教育要明确僧伽责任

(二)普及僧伽教育的办法

(三)推行僧伽教育的实践

 四 “精神当确定手段当温和”

结语

转道法师年谱

参考文献

 一 工具书

 二 清末民国中国报刊及东南亚报刊

(一)中国报纸与期刊

(二)东南亚报纸与期刊

 三 其他中文(包括中译文)资料

(一)专著

(二)期刊

(三)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2)内部资料、文史资料、调研报告等

(四)电子文献和现代报纸

 四 外文期刊

后记

内容推荐

张文学著的《海清转道禅师》综合运用国内、外大量田野与文献资料,在19世纪末以来中国和新加坡的社会发展脉络,及中国、新加坡、东南亚乃至世界变迁的大背帚下,从多元的视角考察了一代华侨僧人——转道的生命史。从转道法师对中、新两地佛教贡献的角度切入,全面、深入地研究了20世纪上半。十汉传佛教由中国传入并在新加坡扎根和形成体系的历史过程。该书是国内首部关于新加坡华人佛教的研究力作,不仅填补了空白,且有助于拓展中国佛教、华侨华人、公益慈善等诸多领域的研究。

编辑推荐

张文学著的《海清转道禅师》将考察佛教高僧转道和尚(1872—1943)的事迹。他是一位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地佛教界都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师。

在中国,他曾住持厦门南普陀寺,修建放生池,并数次为寺中所办僧伽教育事业筹款;他曾中兴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厦门金鸡亭、厦门养真宫等闽南古刹,并亲手创办泉州开元慈儿院、佛教安养院、漳州南山佛化学校等近代影响深远的教育和慈善机构;1931年冬,他应闽南各界缁素人士之请,传三坛无量寿佛戒,七众弟子得以登坛受戒者七百五十六人,坛上诸阁黎外,尚有护戒缁素数百人,并同时举办干人大法会,使荒湮已二百八十余年的泉州开元寺戒坛得以恢复,泉州开元寺也由他改制为十方丛林。1929年4月12日,第一次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在上海觉园召开,成立了全国性的佛教组织——中国佛教会。转道和尚虽然长年侨居海外,他本人也几番推辞,但仍然被中国佛教会公举为名誉财政委员和监察委员。是故,在中国近代佛教发展中,他有着重要的地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清转道禅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文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01848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2017080956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