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文集,大体上呈现出作者个人的一些学史心得。文章涉及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史料考辨、理论思考等诸多方面,反映了作者三十年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轨迹与心得。而这些“学史”文稿的丛编,以“朗润”命名,既是因为作者歆慕学人治史的清朗润泽、温和蕴藉气息;也是因为大概可以说,作者的学史生涯自北京大学的朗润园开始,也在朗润园得到延展。
图书 | 朗润学史丛稿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部文集,大体上呈现出作者个人的一些学史心得。文章涉及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史料考辨、理论思考等诸多方面,反映了作者三十年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轨迹与心得。而这些“学史”文稿的丛编,以“朗润”命名,既是因为作者歆慕学人治史的清朗润泽、温和蕴藉气息;也是因为大概可以说,作者的学史生涯自北京大学的朗润园开始,也在朗润园得到延展。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邓小南教授史学论文一一十三篇、回忆文章一篇。文章涉及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史料考辨、理论思考等诸多方面,反映了作者三十年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轨迹与心得。因为作者歆慕学人治史的朗润气息,且长期生活、工作于北京大学朗润园,故名《朗澜学史丛稿》。 目录 自序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 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试谈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关于“泥马渡康王” 试论北宋前期任官制度的形成 试论宋代资序体制的形成及其运作 关于宋代政绩考察中的“实迹”:要求与现实 “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 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 六至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特别是她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 宋代士人家族中的妇女:以苏州为例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局:兼谈宋代士大夫对于 《周易·家人》的阐发 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 北宋苏州的士人家族交游圈:以朱长文之交游为核心的考察 龚明之与宋代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 交游与沉浮 追求用水秩序的努力:从前近代洪洞的水资源管理看 “民间”与“官方” 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辨伪 熙宁四年铨试法史料的比较与校正 校点本《宋史·余天锡传》补校一则 宋代历史再认识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 点滴思考 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再出发” 父亲最后的日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朗润学史丛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小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41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0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2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