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上善编著的《黄帝内经太素(附黄帝内经明堂)》是分类编纂、研究、注解《内经》的早期典籍,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本书为其点校本,由中医文献专家,精心选择底本,对十部经典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点校,将原繁体竖排经典原文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对经典原文中冷僻字词释义,辅助读者理解。
图书 | 黄帝内经太素(附黄帝内经明堂)/中医十大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上善编著的《黄帝内经太素(附黄帝内经明堂)》是分类编纂、研究、注解《内经》的早期典籍,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本书为其点校本,由中医文献专家,精心选择底本,对十部经典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点校,将原繁体竖排经典原文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对经典原文中冷僻字词释义,辅助读者理解。 目录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一 摄生之一 [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 摄生之二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 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四 四时 [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 人合 天地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六 藏府之一 五藏精神 五藏命分 藏府应候 藏府气液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七 藏府之二 [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八 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病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 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 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 输穴 本输 变输 府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二 营卫气 营卫气别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 身度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四 诊候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 诊候之二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六 诊候之三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七 证候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八 证候之二 [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九 设方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 [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一九 针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二九 针之二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 九针之三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四 补泻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五 伤寒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 寒热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七 邪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八 风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 气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十 杂病 [附]黄帝内经明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帝内经太素(附黄帝内经明堂)/中医十大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杨上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28521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4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2007048973 |
中图分类号 | R22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