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勒·柯布西耶--为现代而生(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安东尼·弗林特在《勒·柯布西耶:为现代而生》讲述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剖析了一位天才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充斥着关于异域风情、性、名人和高风险项目的故事。弗林特笔下的柯布西耶不仅是现代建筑的鼻祖,他凭借无穷的创造力重塑了这个世界,用前所未有的创意取代了维多利亚风格。对于那些有兴趣了解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个人生活扑朔迷离,同时又极具开拓性的艺术家的读者而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内容推荐

  安东尼·弗林特在《勒·柯布西耶:为现代而生》一书里,生动刻画了这位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形象:一位天才,一个花花公子,永远的领结+圆黑框眼镜的绅士装扮。他想要把住宅变成“居住的机器”,从马赛公寓、朗香教堂,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早期方案再到印度昌迪加尔新城,他杰出的发明包罗万象。通过对档案资料的细致爬梳、对当事者的深入访谈以及亲身体验柯布伟大的建成作品,弗林特描绘了柯布一生的雄心壮志,带我们一起经历他的成功与失败。

目录

序 初涉尘世

壹 小试啼声

贰 技惊四座

叁 有客东来

肆 明珠暗投

伍 东山再起

陆 海角天涯

柒 圣女玛丽

捌 昌迪加尔

玖 重返美国

拾 鼎成人去

跋 空谷回声

注释

译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但是,哪里有大破坏,哪里就有大重建。与战争相伴随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利用时代的技术去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而不是去浪费它。勒.柯布西耶把这次战争看成是一次机会,一个许诺,充满了新的观念,迎来了新的起点。

在巴黎永久定居之后。柯布的第一项收入来源说起来一点都不浪漫:设计并经营一家砖厂和一家屠宰场。他又成了孤家寡人,靠读书画画打发日子,不断写信,时常买春。他心中一直挂念着还没有成型的现代建筑理想,可是,他需要一个事业上的同路人。正当此时,阿梅代.奥曾方出现在他的视野里。此人是一家建筑公司的继承人.也是一位画家和一家服装设计沙龙的经理。奥古斯特.佩雷介绍他们认识。“那小子是个怪物,”佩雷对奥曾方说,“但可能对你的胃口。”

两个人聊了聊,居然一拍即合,都认为必须与往昔来个彻底的决裂。奥曾方发誓要放弃自己全部的财产,同布尔乔亚生活方式做个彻底了断。柯布则抛弃了夏尔一爱德华.让纳雷的名字。他们开始将这件事命名为“纯粹主义’,一次大扫除,把多余的部分毫不留情地干掉,无论是建筑上的装饰物还是绘画上华丽的细节。他们也为这次运动撰写了宣言.题目就叫“立体主义之后”,旁敲侧击地宣告了他们前进的路线:科学与艺术,向前进,手拉手。一本新的刊物,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新精神》,成为这个二人小团体向现代转变的记录,封面上的名称采用简单的工业字体,内容则关于如何拥抱战后工业时代的最重要和最大胆的思想观念。作为联合编者,他们在创刊号上这样写道:“新精神已经近在眼前,这是重建的精神,是统一的精神,它的指导思想是关于事物的清晰观念,一个新纪元就要开始了。”‘他们用滚筒印刷机印小广告给杂志做宣传,又用自己和其他人的文章、绘画与诗歌填充了版面。

柯布内心热情似火,奥曾方也毫不逊色,两人的友谊一时变得如胶似漆。奥曾方与他的俄国妻子离婚后如释重负,说这样他就可以跟同胞多多待在一起了。勒.柯布西耶投桃报李,挥洒着他对于这段友谊的热情。在拉夏德芳,柯布连个土豆都没煮过,有一天在巴黎寓所,他却为奥曾方准备了一次丰盛的晚餐,餐桌上有烤牡蛎、带骨猪排和圣艾米利翁红葡萄酒,菜肴都是柯布亲手烹制。’他们一起去罗马,他们一起到一家照相馆,站在热气球布景的道具筐子里拍合影。但正像人们都知道的那样,这种友谊维持不了多久。第一道裂痕出现在绘画方面。柯布到了巴黎之后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热切地投身其中,他的绘画也从那种事无巨细的描绘现实的水彩,转向了描绘最基本几何形体的抽象风格。柯布和奥曾方肩并肩坐在画室中.集中精力描绘诸如壁炉上的书本、花瓶、玻璃水罐或吉他这类简单的物体,希望借此表达纯粹主义的价值追求。但当这些作品公开展出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他俩资质平庸,根本无法与毕加索、马蒂斯、塞尚等人相提并论。他们在一位赞助人的画廊里为了如何摆放这些绘画恶语相加,后来又为了到底谁是纯粹主义和《新精神》的创始人争论不休,闹得很不愉快。友谊的纽带松弛了。他们从最亲密的友人,变成在报刊上画漫画攻击彼此的敌人。

柯布一生都没有停止绘画。他设计的房子里到处都是绘画,他后来用矩形的挂毯和复杂的雕塑来装饰房间。但是,与奥曾方的决裂让他回想起当初是为了什么来巴黎的:不是画画,而是建筑和城市规划呀。当年莱普拉特涅曾经说过,那才是他的天分所在。而那其实也是他的天命所存。柯布把画作留在了自己的房间里,不再跟毕加索和其他大师们较量。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斯坦贝克重新定义了小说,T.S.艾略特重新发明了诗歌。在这个大破坏、大混乱伴随着大创造的年代,柯布的角色是什么呢?他想,我的使命在于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一一那就从每天置身其间的这座城市开始吧。

P30-32

序言

他一连几个小时凝视着她,看她的胸脯起起伏伏。在他们身下,远洋巨轮正在穿越大西洋,船身亦随着波涛起起伏伏。两个人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之后,从里约热内卢返回巴黎。在这艘名为“路特西亚号”的邮轮的头等舱中,他们依偎在舒爽洁白的床单里,舷窗之外,是滚滚的黑色波涛。大船正在逼近赤道,此时此刻,时间只是个相对概念。这是在1929年。喧嚣的20年代渐渐隐没在人们的视野里,接踵而至的将是资本市场的大崩溃。然而眼下,这一切对这两位头等舱中的乘客来说都是那么遥远。他用一只手肘撑起身体,望向身边的她,不敢相信自己竟会有这样的好运气。几天之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他与这位名为约瑟芬。贝克的女子不期而遇。在里约,他们啜饮着凯匹琳纳鸡尾酒,漫步在依帕内玛海滨,她是那么迷人,他拿出为工作准备的彩色铅笔给她画像,画了一幅又一幅。在岸上,他们一起参加了一场精美绝伦的化装舞会。他扮成一位勇武的印第安战士,围着一条波尔卡圆点丝巾:而她则扮成一个陶瓷娃娃。她假作嗔怒:“真遗憾,你居然是一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先生!要不然,你该是一位多么绝妙的伴侣哦!”’

他笑了,心想: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虽不尽相同,两者之间的距离也没那么遥远吧。这一点,他的头等舱室友其实清楚得很:他可不是建筑界的张三李四、某个普普通通的画图员。

在这次旅行之前,南美大陆像欢迎大明星一般期盼他的到来,而他也的确表现得像个大明星。这位来自巴黎的客人身着熨帖的西装,胸前口袋里稳稳地插着方巾,脖子下面扎着领结,站在南美洲各大城市报告厅的讲台上,下面黑压压挤满了热心的听众,他们急切渴望聆听他的教诲,接受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激进思想的洗礼。勒。柯布西耶(后文有时用昵称“柯布”)用他平滑的雕塑感、洁白的墙面和简洁高效的建筑形体,正在砸碎禁锢在家庭生活甚至整个人类城市上的往日生活的枷锁,就像巴勃罗.毕加索在绘画领域、厄内斯特.海明威在文学领域中所做的那样。这样的建筑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柯布告诉他们,有了混凝土,人可以把木头、砖头和石头统统都扔掉。他用旋转楼梯和坡道代替了原来的楼梯间,将建筑立面用水平带状的黑框玻璃窗环绕起来,在屋顶平台上营造花园。他的建筑处处与众不同。他把他的建筑置于坚固又不失优雅的混凝土立柱之上,他管它叫“pil。t√,这项发明解放了建筑的底层,使之成为开放空间,也可当作车库来用。自从有了底层架空柱,坚固的建筑形体看上去就像漂浮在半空中一样。而且,他的建筑原则容易模仿、方便复制一一不管是三层高的独栋别墅,还是以宽阔的高速路连接的、未来还可以通过飞机和直升机到达的、散布在公园中的巨型塔楼,都可以通过低造价的施工方法完成,成为城市中的高效居住区。20世纪伴随着机械时代一同到来一一汽车、火车、飞机、大规模批量制造着商品的工厂,而人类生活的基础功能,也就是家庭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也同样需要经历类似的现代化改造.在人们心中,这位衣着体面、头发油光可鉴、带着圆圆黑框眼镜的远方来客,正是一位全新生活方式的代言人。

……

这一天,伊冯娜就一心期待着柯布乘坐路特西亚号返回法国。此时他们还未结婚。而他正在船上与约瑟芬.贝克郎情妾意。这成了日后的某种常态,在他们的整个婚姻期间,他屡有各种各样的不忠行为。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分手的时候也不怎么牵挂。爵士歌手约瑟芬比他还看得开。她当时的男友佩比托.阿巴提诺当时就在路特西亚号上,此人本是西西里的一个石匠,把自己打扮成贵族模样,为约瑟芬担任经纪人。勒.柯布西耶在船上也跟他见过面。约瑟芬和佩比托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让她自行其是,保持自由。只要她乐意,不管是跟男人还是跟女人过夜都无所谓。

大船一路前行,不舍昼夜。晚餐时间一到,人们聚到餐厅,桌布浆洗得一尘不染,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开始享用鸡尾酒和巴西烤肉,然后又三三两两地返回自己的房间。她为他举办了一场私人的音乐会,弹着尤克里里琴引吭高歌:“我是一只小黑鸟.寻觅着我的小蓝鸟。”

一切都那么美好,但终将过去。也正因为此,才格外值得珍惜。他对时光的流逝特别敏感,好像拉夏德芳怀表的分针一直在他的脑海深处滴答滴答走个不停。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新的竞标,新的图纸,他从未停止过思考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这艘大船本身就激发了他的想象:这里,所有的便利设施都组织得简洁高效,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座公寓大楼。那么,是否可以在陆地上建造一座远洋巨轮呢?

她的胸脯起起伏伏,大船也在海面上起起伏伏。他似乎能够感觉到船身之下螺旋桨剧烈的转动,搅动水浪,把他们送往法兰西的海岸。等一登陆,他就要返回他改造世界的事业中去了。一种感觉在他的胸中满满酝酿,他感到自己正驶向某个重大历史时刻的边缘。此时大船正在汹涌广阔的黑色海面上穿越时区,破浪而行。

书评(媒体评论)

大凡有些建筑史知识的,对于柯布的作品,无不耳熟能详。然而,若不能了解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周边的社会关系,便总有隔靴搔痒之感。本书以轻快的笔调和略带戏谑的笔风,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柯布,为读者理解其作品深潜的意蕴,提供了一个清晰且广阔的背景。

——黄居正,《建筑学报》执行主编

要了解谜一般的柯布,接近这位伟大的建筑师,需要读很多书,也要去拜访他的作品。这本书无疑是非常重要而且生动有趣的一本。感谢翻译过另外一本柯布重要著作《光辉城市》的金秋野,再次通过他精彩的翻译把柯布介绍给中文读者。

——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关于柯布,人们爱恨交加。确实,没有比柯布的一生及其作品更能体现现代建筑的精髓和真谛,它的辉煌以及遭受的责难。然而,是什么吸引了两位致力于探索中国古典园林之当代建筑学意义的学者在汗牛充栋的柯布论著中选择翻译这本书?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希望读者能够在中译本妙趣横生的阅读中找到答案。

——王骏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勒·柯布西耶--为现代而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安东尼·弗林特
译者 金秋野//王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860862
开本 32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9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52
CIP核字 2015284494
中图分类号 K835.656.16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8
15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