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培根散文选/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培根随笔》,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的经典之作。此书与蒙田的《随笔集》、帕斯卡尔的《沉思录》,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但无论在思想的深刻上,还是在文笔的优美上,这本《培根散文选》都高于后两者,是培根历28年写成,其间多次增订,于1625年定稿,凝聚了培根一生的思想和感悟。

《培根散文选》是哲学和文学的美妙结合。其对智慧和美的有机融合这一特点历来为各国学者所赞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赞之:“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因其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说理方式,《培根散文选》也深得世界各国知识分子的喜爱。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最受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内容推荐

本书可以说是人生诸多问题的百科全书,在书中作者用浅显精炼的语言探讨人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于婚姻家庭的,有关于人生过程的,有关于人生遭际的,有关于人性品德的,有关于信仰的,其中流传最广的也最受读者青睐的就是那些关于人生中的永恒的话题,如“论美”、“论爱情”、“论死亡”、“论友谊”、“论读书”。

全书的每一章节中都充满着哲学家的睿智和通达。他对人生诸多问题的精到见解和缜密细致的行文风格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智慧而且使我们得到阅读的愉悦。且全书文字优美,习惯在精简的言辞中传达出深刻的哲思,其中很多语句在广为流传的过程中已被定为格言。

目录

论真理/1

论死亡/4

论宗教一统/6

论复仇/11

论厄运/13

论作伪与掩饰/15

论父母与子女/19

论结婚与独身/21

论嫉妒/23

论爱情/28

论高位/30

论勇气/34

论善与性善/36

论贵族/39

论叛乱/41

论无神论/48

论迷信/51

论游历/53

论王权/56

论议事/61

论延迟/66

论狡猾/68

论自谋的智慧/72

论革新/74

论敏捷/76

论小聪明/78

论友谊/80

论消费/88

论邦国的真正伟大之处/90

论养生/100

论猜疑/102

论辞令/104

论殖民地/106

论财富/110

论预言/114

论野心/118

论宫剧与盛会/121

论人的天性/123

论习惯与教育/125

论高利贷/127

论青年与老年/131

论美/133

论残疾/135

论建筑/137

论花园/142

论交涉/149

论追随者和朋友/151

论请托者/153

论读书/156

论党派/158

论礼节与仪容/160

论称誉/162

卡珊德拉与预言/164

提丰和造反者/166

恩底弥翁与受宠者/168

巨人的妹妹与谣言/170

卡卢姆与物质起源/171

普洛透斯与物质/174

提托努斯与腻味/176

朱诺的求婚者与卑贱/177

丢卡利翁与重生/178

涅墨西斯与世事无常/179

阿喀琉斯与战争/182

阿塔兰特与利益/184

伊卡罗斯,斯库拉与中庸之道/186

普罗塞皮娜与精神/188

墨提斯与商议/191

试读章节

论嫉妒

人的各种情欲之中,没有一种可以比恋爱和嫉妒更令人着迷入魔了。这两者都有很强烈的愿望,很容易引发虚妄的幻想和暗示,而且都通过人的目光表现出来,尤其是当对象在场的时候,这些都是蛊惑形成的原因——假设有益惑这回事的话。由此,《圣经》中将嫉妒叫做“凶眼”,而占星家把星宿的坏影响叫做“恶象”,所以有人认为,嫉妒的言行似乎像目光一样可以投射出去。不但如此,还有一帮好事之徒,竞说嫉妒者的目光最伤人的时候,正是受嫉妒那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因为这种情形让他那颗嫉妒的心越绷越紧。再者,在这种时候,那受嫉妒者的得意之情往往溢于言表,因而他受到打击也是必然的了。

现在暂且撇开这些奇谈怪论(虽然在某些恰当的时候,它们并非毫无道理),先来谈谈哪种人最容易嫉妒;哪种人最容易受人嫉妒;以及公妒与私妒之间的区别。

首先,那些无德之人常常嫉妒有德之人。因为如果一个人心灵之营养不能取之于自己的好处,就要取之于他人的坏处,并且缺乏这二者之一的人一定要设法使得两者兼备。要是有人根本没有希望达到他人美德的高标,他就一定要设法压抑别人的幸福,以此来求得内心平衡。

凡是爱打听消息的好事之徒每每善妒。要知道,他之所以劳心费力地刺探他人的情况,不是因为这些劳碌与自己利害相关,而是因为他通过观察别人的祸福而得到一种看戏般的快感。而且,一个人如果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就不会一心为嫉妒搜集素材了。因为嫉妒是一种追求刺激的欲望,像在大街上徘徊而不肯回家的人,正所谓:“没有好管闲事而不心怀恶意的人。”

对于那些新晋们的飞黄腾达,生来就是贵族的人常常心怀嫉妒。在新晋们腾达之时,一般贵族中人常常流露出嫉妒之情。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好像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一样,他们认为别人在前进,而自己早已落后了。

身有残疾者、宦官、老人与私生子都很善妒。因为自己的一切已经于事无补,就要竭力损毁别人所拥有的,这样才能抬高自己。除非这些缺陷落在一个英勇伟大的人身上,这样一来,他与生俱来的缺陷就会成为荣耀的一部分。他们希望别人说一个宦官或一个跛子竞作了这样的大事,那就是一种传奇般的荣耀了。例如宦官拿尔西斯和跛人阿盖西劳斯及帖木儿即是如此。

同样的,经过大灾大难而再东山再起的人也富于嫉妒心,因为这些人与那些不合时宜的人一样,以为如果别人受到损害,自己的痛苦也就得到了赔偿。

那些浮躁虚荣往往想在各种领域都出人头地之辈,他们的嫉妒心也很强。在他们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强,肯定会有人超过他们的,既然如此,他们就很容易能找到嫉妒的缘由。这就是埃德烈安皇帝的特性,他非常嫉恨诗人、画家与能工巧匠。因为在这些领域,皇帝本人的确是有些过人之才的。

最后,亲戚、同事、与一起长大的发小,原本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一旦有人飞黄腾达,就会催生嫉妒之心。因为这些发达者的幸运更加衬托出他人的平庸,让他们受到伤害。而且,这些发达者经常在同辈的记忆之中挥之不去。同样,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这种嫉妒之心更会因人们的交口称赞而一发不可收拾。该隐对他的兄弟亚伯的嫉妒是很卑劣和恶毒的,虽然亚伯的供品被上帝看中时并没有人在场旁观,也不至于太丢面子,但是该隐还是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以上内容是关于容易嫉妒别人的人的。

现在姑且来谈那些多多少少会遭人嫉妒的人。第一,对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品德越是高尚,受人嫉妒的几率就越小。因为他们的幸福似乎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人们不会嫉妒偿还债务的人,但是却会嫉妒那些得到过当的赏赐和报酬的人。再者,嫉妒总是在与别人攀比的过程中产生的,没有比较的地方就没有嫉妒,因此皇帝除了受皇帝的嫉妒外,不受他人的嫉妒。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芥微之人在崭露头角的时候最受人嫉妒,时间一长,这种嫉妒才会消歇。反之,功勋卓著的人在福祉绵延时最受人嫉妒。因为那个时候,虽然他们的德行仍在,但其光芒却不如从前了。要知道,后起之秀们早已使他的这些德行黯然失色。

生来就是贵胄的,在腾达时不怎么受嫉妒。因为那好像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并且他们的显贵不见得在他们的幸福上增色多少。嫉妒之心有如阳光,照射在危岸沙滩或高地上,比射在平地上要炙热得多的。因为同样的缘故,那些逐渐发达的人们较之那些突然腾达,一跃而跻于贵显之列的人们是少受人嫉妒的。

如果他们的荣耀是非同寻常的劳苦、忧虑、或危险换来的话,这些人是少受嫉妒的。因为人们认为这些人的荣耀来之不易,并且有时还可怜他们,而怜悯永远能够治疗嫉妒。因此你可以看到那较为深沉庄重的政界要人,虽然地位显赫,但他们总是自嗟自叹,说他们过着何等不快的生活,唱着“我们是何等地受苦”之类的歌曲。这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感受,而是要防止被嫉妒的锋芒所伤。但是这种嗟叹所指的要是别人给他们加上的负担才行,不可以指向自己孜孜以求的事业。原因是,再没有什么比野心勃勃的揽事之人更增别人的嫉妒的了。再者,一个大人物如果能使所有居于下位者保持所有的权利和适当的身份,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消灭嫉妒的了。因为这种办法将他与嫉妒远远地隔开了。

最甚者,有些人在大富大贵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的态度。这样一来,他们最容易成为受嫉妒的对象。这些人总要彰显自己的伟大才会心满意足——或通过外表的奢侈浮华,或者通过克服一切反对与竞争;而智者则宁可做自己的事情,也不去嫉妒别人。甚至在自己不怎么关切的事件中,他们故意让人阻挠或压倒。然而,说真的,若以一种朴素坦然的态度来处尊荣(那就是不带丝毫的骄矜与虚荣),比起那种狡诈多黠的态度来,要少受人嫉妒一些。因为在后一种举止里,那人简直就是表明他不配享受那种幸福,并且还好像也很明白自己毫无价值,这就像是教导别人来嫉妒自己。

最后,来总结一下这一部分:我们一开始就说嫉妒行为具有一点儿巫术的性质,那么要治愈嫉妒,除了“祛魅”之外再没有别的方法。也就是除去人们所谓的“妖气”,使之落到别人身上。为了这个目的,绝顶聪明的智者总会让他人粉墨登场,这样一来,那本要落到智者身上的嫉妒心转到那些人身上去。有时这嫉妒会落到下属或仆役身上;有时落到同事或朋友身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有一些莽撞的好事之人,只要能够得到权利和职务,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哪怕是受人嫉妒这样的事情。

现在且来谈谈公妒。公妒至少还有一点好处,而私妒则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公妒好似一种古希腊的流刑,会在一些人位高权重时压制他们。因此,公妒对于大人物来说是一种制约,可以使他们不至于跨越雷池。

这种公妒,拉丁语叫做Invidia,今天称之为“公愤”;关于这个,我们将在《论叛乱》中再说。对国家来说,这仿佛是一种疾病,其结果和感染了病毒一样。因为正如病毒可以侵袭本来健康的肌体,并使之饱受痛苦。国家如果激起了“公愤”,将会感染国家最好的举措,使之变得臭不可闻。所以,如果为政者分不清怎么做会得民心,怎么做会失民心,那样绝少会取得成功。因为那样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一种对嫉妒的畏惧,这对国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正如人们通常感染病毒的情形一样。你要是怕它们,就千万不要招惹它们上身。

这种公愤好像是主要针对那些重臣高官的,而不反对帝制本身。但这是一条可靠的定律,就是假如某位大臣激起了很大的公愤,但却很少是因为他本人的缘故。或者这种公愤是遍及于国中之每一位大臣;那么这种公愤(虽然藏在冰山之下)对国家真的很不利。以上谈的是关于公妒或公愤及其与私妒的差别,一关于私妒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  关于嫉妒这种情绪,我们总的再来说几句:就是在一切的疾病中,嫉妒是最胡搅蛮缠和最历久弥新的。因为对别的情绪来说,其起因不过是非常偶然的,而激发嫉妒的原因每时每刻都有。因此古人说得好:“嫉妒永不休假”,因为它老是在这人或那人心上活动。此外还有人注意到恋爱与嫉妒会使人消瘦,而别的情绪则不会这样,因为它们不如恋爱和嫉妒那样持久。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绪,所以嫉妒是魔鬼本来的特质。魔鬼被叫做“那个夜间在麦子中种下稗子的嫉妒者”。嫉妒永远都是这样:使用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暗中损坏好的东西,正如田里的稗子之于麦子。

P23-27

序言

《培根随笔》,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的经典之作。此书与蒙田的《随笔集》、帕斯卡尔的《沉思录》,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但无论在思想的深刻上,还是在文笔的优美上,这本《培根散文选》都高于后两者,是培根历28年写成,其间多次增订,于1625年定稿,凝聚了培根一生的思想和感悟。

培根一生坎坷,前半生负债度日,曾供职于英国驻法使馆,做过律师,晚年担任过司法部次长,又因卷入一宗巨大的经济案件而离职。在他极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培根对人生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有过深刻的思索。《培根散文选》就是这种思索的结晶。这本书可以说是人生诸多问题的百科全书,在书中作者用浅显精炼的语言探讨人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于婚姻家庭的,有关于人生过程的,有关于人生遭际的,有关于人性品德的,有关于信仰的,其中流传最广的也最受读者青睐的就是那些关于人生中的永恒的话题,如“论美”、“论爱情”、“论死亡”、“论友谊”、“论读书”。

全书的每一章节中都充满着哲学家的睿智和通达。他对人生诸多问题的精到见解和缜密细致的行文风格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智慧而且使我们得到阅读的愉悦。且全书文字优美,习惯在精简的言辞中传达出深刻的哲思,其中很多语句在广为流传的过程中已被定为格言,如“对世人来说,真理犹如珍珠,它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种红玉或钻石,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色缤纷的浮光。”“死亡无法征服那种伟大的灵魂。这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始终如一不失其本色。”“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培根散文选》是哲学和文学的美妙结合。其对智慧和美的有机融合这一特点历来为各国学者所赞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赞之:“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因其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说理方式,《培根散文选》也深得世界各国知识分子的喜爱。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最受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培根散文选/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培根
译者 刘慧//周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4455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3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8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