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犯罪学与文化学之间的交叉研究为主线。作者选取文化规范性作为交叉研究的连接点。首先,在方法层面,以文化规范性为视角,有助于倡导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使犯罪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其次,在理论层面,以文化规范性为视角,有助于加强对中国本土犯罪问题的关注,有助于探索适合中国转型社会的犯罪学知识。最后,在实践层面,以文化规范性研究为视角,有助于推动学界更多地对犯罪原因和犯罪治理模式进行文化反思,能够理性评判社会生活中各种具体犯罪防控活动的利弊得失,进而促使人类犯罪治理模式的改进和完善。
图书 | 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犯罪学与文化学之间的交叉研究为主线。作者选取文化规范性作为交叉研究的连接点。首先,在方法层面,以文化规范性为视角,有助于倡导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使犯罪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其次,在理论层面,以文化规范性为视角,有助于加强对中国本土犯罪问题的关注,有助于探索适合中国转型社会的犯罪学知识。最后,在实践层面,以文化规范性研究为视角,有助于推动学界更多地对犯罪原因和犯罪治理模式进行文化反思,能够理性评判社会生活中各种具体犯罪防控活动的利弊得失,进而促使人类犯罪治理模式的改进和完善。 目录 第一章 文化规范性解读/1 第一节 背景性知识:文化的概念与文化研究的特性/2 一、文化的概念/3 二、文化研究的特性/11 第二节分析工具:文化的规范性/15 一、规范与规范性/16 二、文化规范性的形成/20 三、文化规范性的本质与意义/26 第三节 研究路径:关于分析工具的说明/31 一、价值观念中的文化规范性/32 二、生活方式中的文化规范性/34 三、社会制度中的文化规范性/36 四、文本和话语中的文化规范性/37
第二章 犯罪与文化关系研究连接点确定/39 第一节历史回顾:犯罪学的发展与困境/4J0 一、犯罪学的发展与传承/40 二、犯罪学的困境/47 第二节 交叉研究:犯罪学与文化学的邂逅/54 一、犯罪学对文化问题的关注与借鉴/54 二、以往研究的局限与不足/70 第三节 连接点确定:文化规范性研究/73 一、犯罪的文化规范性研究之内容/73 二、文化规范性研究的犯罪学意义/84
第三章 文化规范性之实然考察:中国犯罪问题的文化冲突解析/94 第一节文化冲突:当代中国犯罪问题的基本动因/95 一、文化冲突的含义与发展/95 二、文化冲突: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代价/101 三、犯罪学视野下文化冲突的重新审视/119 第二节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解析/122 一、背景:城乡二元结构/122 二、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与严重失业/126 三、农民工犯罪亚文化:文化差异下的游民与游民意识/130 四、农民工犯罪:游民意识与主文化的冲突/141 第三节 矿难中农民工被害的文化冲突分析/144 一、分析路径的选择/144 二、农民工被害亚文化/146 三、富人犯罪亚文化对农民工被害亚文化的宰制/151 四、文化冲突:也是刑事被害的原因/153 第四节 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化冲突洞悉/155 一、背景: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155 二、生活方式:文化冲突的考察场景/157 三、差异交往:生活方式中的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164 四、失范状态:生活方式中的文化冲突/168
第四章 文化规范性之应然考量: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反思/171 第一节犯罪治理模式概述/172 一、犯罪治理模式的含义/172 二、犯罪治理模式的特征/173 第二节 中国运动式治罪模式的式微/175 一、运动式治罪模式概述/175 二、运动武治罪之利与弊/179 三、运动式治罪的文化规范性分析/190 第三节 日常性治理犯罪模式的兴起/202 一、日常性治理犯罪模式概述/202 二、日常性治理之文化规范性分析/206 三、日常性治理之完善与发展/214
第五章 从文化规范性到犯罪文化学/220 第一节 犯罪与文化关系新诠/22l 一、犯罪与文化关系认识述评/221 二、犯罪与文化关系探析/225 第二节 犯罪文化学的提出/229 一、独立研究对象的具备/230 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231 第三节 犯罪文化学的学术意义/234 一、犯罪文化学——更为理性的犯罪学/234 二、犯罪文化学——生活中的犯罪学/239 三、犯罪文化学——方法创新与知识整合的犯罪/244 结论/246 参考文献/248 后记/2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单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043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9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印刷时间 | 2010-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17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